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SQL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平台,将转基因产品外源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成果与利用英特网等手段收集的国内外有关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研究技术与产业化状况、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检测方法与标准及科普知识等信息与数据,构建成数据库,含承担单位情况简介、留言本与8个子库,共54个栏目,约12500条记录,总容量达100兆字节(MB)以上。本文主要介绍该数据库的系统开发、构建过程、内容、功能等。  相似文献   
2.
用含20%抗草甘膦转基因豆粕的饲料喂养鸡蛋,通过检测其内脏、肌肉、血液、粪便及肠道微生物的豆粕转基因成分,探讨饲料中转基因成分在鸡蛋体内的代谢残留状况。以定性PCR检测含20%转基因豆粕的饲料及蛋鸡的8种内脏样品(肠、胰腺、食道、肝、腺胃、肾、心脏、肌胃)、肌肉、血液、蛋品、粪便、肠道微生物的转基因豆粕的工具基因CaMV35S启动子与NOS终止子以及目的基因CP4-EPSPS等外源基因成分。PCR检测结果表明:除了含20%转基因豆粕的饲料外,蛋鸡的8种内脏器官、肌肉、血液、蛋品、粪便及肠道微生物中均未检出转基因豆粕的CaMV35S、NOS、CP4-EPSPS等外源基因成分。检测结果表明:长期喂养含20%转基因豆粕饲料的蛋鸡的8种内脏器官、肌肉、血液、蛋品、粪便及肠道微生物中均未发现有转基因成分残留,说明饲料中的转基因成分,通过肠胃消化降解后吸收,不会在鸡的组织器官内残留。  相似文献   
3.
以转基因水稻科丰6号不同含量的水稻种子为样品,对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前处理措施,包括样品研磨颗粒细度与DNA提取过程中样品CTAB裂解缓冲液温育时间等,进行分析筛选.结果表明,样品颗粒细度与CTAB缓冲液温育时间的不同处理组合对提取的DNA含量影响极显著,其中,样品颗粒细度100目与CTAB缓冲液温育时间8 h(过夜)处理的样品DNA提取效果与荧光PCR检测结果均最佳.采用最佳前处理组合,样品的主要转基因成分(Ca MV 35S、NOS、Cry1Ab)检出限从通常的转基因含量质量分数0.01%降到0.001%,使得水稻种子转基因成分荧光PCR检测灵敏度提高10倍,大幅度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近年中国各地大规模流行的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的主要病原,本研究针对GenBank中登录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气溶素基因(hlyA)、溶血素基因(aerA)以及为气单胞菌属所特有的内参照基因16S rRNA保守区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进行多重PCR反应体系优化,多重PCR产物的测序鉴定与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试图建立一种检测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对8株嗜水气单胞菌、16株相关菌株进行多重PCR检测,结果显示,非致病性分离株均未扩增出毒力基因hlyA和aerA,而致病性分离株则至少含有hlyA基因;对40份送检的水产动物样品进行多重PCR检测,结果与常规微生物学检测符合率为97.5%。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最低可检测模板量为10 ng的样品。该方法的建立对水产动物嗜水气单胞菌病的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动植物、食品等检验检疫与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外源基因检测中的应用,展望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检验检疫中应用的信息化、网络化前景.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玉米EPSPS蛋白适体的筛选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体外合成长度为70个碱基的随机ssDNA文库,采用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SELEX)技术,以转基因玉米EPSPS蛋白为靶目标进行16轮筛选,将筛选到的适体群进行克隆、测序,初步获得与转基因玉米EPSPS蛋白特异性结合的适体。并用Macaw2.05和DNAMAN软件对每个适体的保守序列和二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级结构分析序列同源性可分为四大群,其中A群有11条序列含有67个保守碱基;二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茎环状和口袋状等结构可能是适体与转基因玉米EPSPS蛋白结合的结构基础。利用SELEX技术获得与转基因玉米EPSPS蛋白特异结合的适体群,其一级和二级结构与亲和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自2002年以来,印度成了发展中国家引进转基因作物并进行商业化种植的领头羊之一,它不但批准了转基因棉花的商业化种植,还计划到2004年左右引进至少6种的商业化转基因作物.印度生物技术部(DBT)的主任顾问Prasanta Kumar Ghosh以及其中一位主要成员认为只要能证明转基因作物的引进对人民和环境是安全的,那么就应该去欢迎这些转基因生物(GMOs).  相似文献   
8.
动物产品中牛、羊源性成分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以肉骨粉、鱼粉、猪肉干和鱼肉干为研究对象,异硫氰酸胍法提取总DNA,18S rDNA片段的扩增结果表明提取到的DNA中不存在抑制PCR的物质。应用梯度PCR技术对牛、羊源性成分检测的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在单一PCR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18S rDNA片段和牛、羊源性成分的多重PCR分析,得到了预期的结果。试验表明,本文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特点,对动物产品牛、羊源性成分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转基因水稻科丰6号含量0.1%(m/m)与0.01%(m/m)的水稻种子为样品,对影响检测结果的DNA提取过程中样品CTAB裂解缓冲液常规温育与超声波温育处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样品颗粒细度的样品中,无论温育时间10 min、30 min还是1 h,CTAB缓冲液超声波温育处理与常规温育处理比较,获得的DNA质量浓度有明显提高,转基因成分NOS、Cry1Ab、Kf6(Ub-C)的荧光PCR检测Ct值差异达到极显著,超声波温育处理30 min、1 h可基本达到常规温育处理4 h或8 h的样品荧光PCR检测效果,使得水稻种子转基因成分荧光PCR检测时间至少节省3~7 h,大幅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0.
将食用菌转基因研究用的p301-bG1质粒DNA,添加到19种常见食用菌样品中,作为模拟阳性样品,从中提取出DNA用于多重PCR分析,建立了食用菌模拟阳性样品中4个大小分别为165、398、545和600 bp的外源基因(NOS、BAR、GUS与NPTⅡ)的特异性DNA片段的5组二重PCR与2组三重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