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8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分子生态网络分析技术,研究连续施用化肥及秸秆还田对细菌群落结构和种间互作关系的影响,为黄淮海潮土区秸秆资源化利用与土壤肥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长期定位试验位于山东德州,始于2010年,土壤为典型潮土,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2021年从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和秸秆还田配施化肥(NPKS) 3个处理小区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养分、酶活性、细菌群落等指标。  【结果】  与CK处理相比,NPK和NPKS处理pH均降低了0.06个单位,土壤有机质分别提升了23.19%和34.82%,细菌多样性分别降低了0.90%和0.91%,均匀度均显著降低了1.11%。与CK相比,NPK处理土壤中β-葡糖苷酶(β-GC)和碱性磷酸酶(ALP)分别显著升高47.91%和50.35%,NPKS处理β-GC、ALP和脱氢酶(DHA)活性分别升高78.31%、46.53%和50.91%。CK处理的优势菌群为寡营养型细菌(酸杆菌门和浮霉菌门)和固氮菌(生丝微菌科和伯克氏菌科),NPK处理的优势菌群为可降解顽固有机质的变形菌门(草酸杆菌科、红丹杆菌科和黄单胞菌科)、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NPKS处理的优势菌群为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厚壁菌门(芽胞杆菌科)。网络分析发现,不同施肥处理优势菌群分属于不同网络模块,与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呈显著相关关系,其中NPKS处理中富集的芽胞杆菌通过强烈的共生关系形成特定物种集群,并且与β-GC、ALP和DHA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结论】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有利于黄淮海潮土区土壤肥力的提升,并可通过调节细菌种间互作关系,优化细菌群落组成,提高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提取物水果保鲜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在水果保鲜中的利用情况,总结了中草药提取物在水果保鲜中的应用效果,对目前天然中草药水果防腐保鲜剂研究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新型、绿色、无污染、安全型水果防腐剂的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采用DGGE和Biolog两种方法, 研究了五种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和功能的影响。采用UPGMA对DGGE试验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小麦季中不施肥对照(T1)和常规氮磷钾肥(T2)聚为一类,相似性为41%,常规氮磷钾肥+秸秆还田(T4)和常规氮磷钾肥+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T5)聚为一类,相似性为52%,而70%常规氮磷钾肥+有机肥(T3)单独聚为一类;玉米季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只是T1和T2的相似性为68%,T4和T5相似性达78%,而T3依然归为一类,这说明不同施肥处理间土壤微生物区系存在相似性。经过切胶测序及BLAST比对,发现大多为不可培养细菌,可培养细菌中多为芽孢杆菌属和类芽孢杆菌属。Biolog试验采用主成份分析得出,T1和T2土壤微生物功能类似,T4和T5土壤微生物也具有相似的功能,而T3则单独分为一类。其中,T5和T4的土壤细菌群落对底物碳源的代谢活性最强,T3处理次之,T2和T1最低。通过这两种不同试验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功能的影响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 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玉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肥量的增加,玉米穗位叶SOD、CAT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有机肥60 000 kg/hm2加无机氮肥276 kg/hm2处理SOD活性和CAT活性最高,MDA和POD含量最低。单施氮肥或有机肥处理,灌浆后期穗位叶POD、SOD、CAT活性降低较快,MDA含量迅速上升。有机肥与氮肥配施穗位叶POD、SOD、CAT活性较高,并且维持高值时间长,MDA含量低,上升缓慢。氮磷钾肥配施处理穗位叶POD、SOD、CAT活性在开花期显著高于氮磷、氮钾处理,MDA含量显著低于氮磷、氮钾处理。  相似文献   
5.
切除薹苞处理对蒜薹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苍山大田蒜薹为试材,采后在常温下进行切除薹苞处理,以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于25℃下放置,定期测定其品质指标,研究切除薹苞处理对蒜薹货架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切除薹苞处理能够较好地抑制薹条的老化,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水分、叶绿素和VC含量的降低速率,延长蒜薹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及不同生育期内土壤纤维素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5个不同施肥处理产量均高于CK;秸秆配施无机肥加秸秆腐熟剂(FS)处理和有机肥配施70% NPK(OF)处理的效果最佳,有机无机复合肥(OI2)、有机无机复合肥(OI1)和常规无机肥(CF)处理次之,不施肥处理(CK)最低。FS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了4.87%,有机肥配施70%常规无机肥(OF)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的产量提高了3.39%。施肥处理均能提高3种酶的活性,并且表现出较强规律性:土壤过氧化氢酶在玉米拔节期出现活性高峰,土壤纤维素酶和土壤脲酶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出现活性高峰;FS处理在各个时期的酶活性较高。综上所述,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加秸秆腐熟剂有利于增加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类有机肥对日光温室黄瓜及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瓜"博耐一号"为试材,分析不同种类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品质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效果最好,黄瓜产量达到110.58t/hm2,比不施肥对照增产64.08%。有机肥、生物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比都能够有效提高黄瓜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硝酸盐的含量,抑制土壤盐分积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其它养分含量。纯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效果有限,无法满足黄瓜整个生育期的需肥条件,而生物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在生物菌的影响下,养分释放规律更能满足黄瓜生育期的需肥规律。  相似文献   
8.
磷肥不同用量对辣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氮、钾肥常规用量为基础,研究了磷肥不同用量对辣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20kg/hm^1(P2O5)的处理,能明显提高辣椒果长,平均为22.9cm,比对照提高9.57%。施用120kg/hm^2和180kg/hm^2(P2O5)处理的辣椒果肩比对照分别增加9.1%和9.0%,果肉厚度分别提高19.8%和19.4%,且差异显著,辣椒中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3.4%和14.5%。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养殖池塘进行5种野生蔬菜的浮床栽培,测定栽培过程中养殖池塘的水质变化情况,并对野生蔬菜的安全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浮床栽培野生蔬菜能显著改善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同时蔬菜品质也符合食用标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