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皖稻9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稻96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成的优质双季皖粳糯新品种。两年安徽省区域,平均产量7 593.5 kg/hm2,比对照M1148增产7.5%,全生育期128 d,适宜播种期为6月15~25日。  相似文献   
2.
以脱毒甘薯腋芽节段为包埋体 (种心 ) ,用质量浓度 3 %~ 5 %海藻酸钠 (加入MS培养基和 3 %白糖 )和 2 %~ 4%CaCl2 包裹 ,制备人工种子。最佳腋芽长度为 3mm左右的节段 ;最佳凝胶系统为 4%海藻酸钠和 2 %CaCl2 ;人工种子在MS琼脂培养基上萌发率达 66% ,在蛭石加少量MS液体培养基中萌芽率达 64 % ,人工种子在低温 (4± 1℃ )储藏一定时间后萌芽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导入不育系后对配组一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对新育成的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D1S和D2S作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显矮光敏核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多优于对照不育系培矮64S。因此只要选择一定类型的恢复系与D1S和D2S配组,两个显矮光敏核不育系均能获得强优势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4.
离子注入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自由基和SOD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能量30Kw_1剂量6×10~(16)N~ /cm~2的氮离子束辐照水稻早籼品种广陆矮4号,用ESR波谱术和氮蓝四唑(NBT)还原法测定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自由基和SOD酶的变化.在室温和低温下测定离子注入水稻干种子的ESR谱,结果表明:辐照后的水稻干种子有较高的自由基产额;低温测定ESR波谱显现出二条谱峰,这为糖和蛋白质在电离辐射作用下产生的特征峰.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自由基变化是在种子吸水8小时时自由基浓度锐减,16小时降至最低点;自由基清除酶之一SOD酶,随着吸水时间的增加,酶活性逐渐增加,SOD酶的清除作用主要表现在生物体内源自由基的清除.最后生物体内自由基和SOD酶形成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用蛭石培养 ,研究水稻种子不同播种深度与幼苗根茎发生的关系 ,并对水稻的根茎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 :蛭石培养过程中根茎的发生与水稻种子植入深度有密切的关系 ,根茎的伸长长度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水稻根茎长度品种间有差异 ,不同的水稻品种在相同的播种深度下根茎的表现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为测定花生中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s,LOXs;EC 1.13.11.12)活性,本研究在已有作物脂肪氧化酶LOX3 β-胡萝卜素耦合比色法基础上进行优化,建立了花生LOX3活力定量测定方法,确定最适取样量8mg,最适测定时间为反应开始后10~70s。利用该方法研究214份花生种质资源的LOX3活性分布,表明材料间酶活差异极显著(P<0.01)。对其中LOX3活力高低差异明显的24份材料进行扩繁,并在自然条件下进行18个月仓储试验,结果表明,花生LOX3活力与其种子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84,P<0.01), 高LOX3活力花生种子储藏寿命也较长。该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脂肪氧化酶与花生种子储藏特性的相关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花培加速玉米稻分离后代的纯化。从 1996年开始 ,对转基因玉米稻经多代选择仍“疯狂”分离的后代 ,进行花药培养 ,经两年的繁育种植 ,已获得株型较理想、性状稳定遗传的玉米稻花培株系 ,表明将花药培养方法与转基因技术相结合 ,对加速玉米稻分离后代的纯化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籼型转基因水稻种子为材料 ,用不同的离子种类、能量和剂量进行辐照 ,采用 3因子 3水平 9个处理的正交试验 ,调查离子束注入对诱变当代幼苗存活率及幼苗生长速度起主导作用的物理因子 ,以研究离子注入水稻诱发当代损伤的效应。结果发现 ,影响存活率效应最大的是注入离子的能量 ,以低能量 (15kev)的离子注入效果最佳 ;影响苗期生长的主效因子是注入离子的种类 ,以Ar+ 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粳型水稻显性半矮秆突变体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中粳杂交组合“M9056 × R8018选”的F6 选种圃中,发现半矮秆突变单株。以纯合半矮秆单株为父、母本, 与稳定野生型高秆单株进行正、反杂交。种植 P1 、P2 、F1、F2 世代群体。结果表明F1 植株与半矮秆亲本基本相同, 仍然表现半矮秆。 说明该半矮秆突变材料的矮生性表达为显性, 无细胞质效应。F2 群体植株株高性状发生分离,其分离比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模式,说明该半矮秆材料的矮生性表达受一对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0.
粳稻半矮秆突变体Y98149的矮生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粳稻半矮秆突变体Y98149矮生性遗传研究的结果表明:(1)控制半矮秆材料Y98149矮生性表达的基因为一对显性核基因;(2)该显性基因与控制KL908矮生性表达的显性核基因及控制AKs1-108矮生性表达的隐性核基因sd-1均非等位;(3)分析F2群体株高资料后认为,在C078遗传背景下,可以检出在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下无法检出的另一对显性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