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基因作物外源基因的漂移已为国内外学者所证实。我国每年进口转基因大豆的数量巨大,转基因大豆外源基因的漂移对我国传统的大豆作物和生态环境是一个潜在威胁。本文论述了转基因大豆的概况和外源基因漂移的风险,并对进境转基因大豆的检测监管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油菜茎基溃疡病菌是油菜上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因此为防范其危害我国油菜产业生产安全,建立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快速筛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以ITS(内转录间隔区)为靶序列并结合指示剂羟基萘酚蓝(HNB)建立了一种基于颜色判定的简单、快速和灵敏的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性进行评价以及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在62℃等温条件下仅需80 min即可通过肉眼直接目测试验结果。LAMP-HNB法与标准PCR检测方法对比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以及更高的灵敏度,利用该方法对10批油菜籽样品进行检测,共检出5批阳性样品,与标准中PCR检测方法结果一致。该方法的建立为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检疫鉴定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根据油菜茎基溃疡病菌ITS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DPO引物,建立检测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DPO-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与常规PCR检测方法相比,DPO-PCR反应对退火温度不敏感,具有更强的特异性。利用该方法对10批油菜籽样品进行检测,共检出5批阳性样品,检测结果与常规PCR一致,为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警惕检疫性害虫大洋臀纹粉蚧在中国大陆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minor)是一种近年来入侵我国大陆的检疫性害虫,原仅记载于我国台湾,2008年以来在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地被陆续发现。该虫食性杂,为害超过250种水果、经济作物、花卉和园林植物。本文介绍了大洋臀纹粉蚧的基本信息、为害特点、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寄主范围、国内扩散趋势、口岸截获、风险评估以及防控措施,以期为防止该虫在中国大陆的再次传入及扩散蔓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2014—2018年湛江口岸进境大豆的基本情况,通过对大豆中截获的有害生物名单进行汇总,分析得出截获有害生物319种,5664种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34种,707种次,截获频率最高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为假高粱和刺蒺藜草。结合新海关新要求,提出应开发智能鉴定系统,研究商品原产地溯源技术,提高进口品质要求的检疫建议,以严防外来疫情传入。  相似文献   
6.
7.
对植物检疫实验室如何正确引入和管理标准物质进行了描述、分析和讨论,为植物检疫实验室在ISO/IEC17025管理体系进行注册/认可和检疫鉴定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使用ITS、ITS2、psbA-trnH、rbcL和matK等序列对截获的10种苍耳属(Xanthium)杂草进行扩增测序,比较各序列的扩增和测序效率,采用最近距离法和相似性搜索算法评价不同序列的鉴定效率。采用最佳鉴定序列计算种间K2P距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ITS、psbA-trnH2个序列的扩增效率和鉴定效率最高;ITS序列的种间变异最大,其次是psbA-trnH序列,matK序列的种间变异最小;ITS序列的NeighborJoining(NJ)树可明显地将不同苍耳属杂草种分开;psbA-trnH序列可明显地将国内苍耳种和检疫性苍耳种分开。说明利用DNA条形码能够准确地鉴别苍耳属杂草,ITS和psbA-trnH序列是鉴别苍耳属杂草较理想的条形码组合。该研究结果为苍耳属杂草的分子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 豆杆黑潜蝇别名豆杆蝇、豆杆蛇潜蝇、豆杆穿心虫、钻心虫等,是广泛分布在江淮之间大豆产区的一种常发性、多发性害虫。此虫从苗期开始危害,以幼虫在大豆的主茎、侧枝及叶柄处侵入,在主茎内蛀食髓部。受害植株由于上下输导组织被破坏,造成植株矮小,叶片发黄,似缺肥缺水状,后期成熟提前,秕荚、秕粒增多,百粒重明显降低,我场夏大豆历年受害株率为80%以上,一般受害减产30%左右,重者达50%以上。由于这一害虫体形较小,活动隐蔽,极易被忽视而错过防治。  相似文献   
10.
分析比较了我国2005-2019年从乌克兰、美国、保加利亚和俄罗斯4个国家进口玉米中截获杂草籽的情况,发现检疫性有害杂草在截获杂草种类中的占比各国稍有不同,但类别主要集中在9类(种),应当引起检疫部门的重点关注.通过因子分析深入研究各国玉米杂草疫情,列出截获频率较高的前100种杂草,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检疫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