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酚和单宁酸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和消化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作者利用昆虫人工饲料测试了棉酚和单宁酸对棉铃虫幼虫生长、营养指标以及中肠主要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棉酚和单宁酸均能显著地抑制幼虫的生长,但二者之间无交互作用,其中单宁酸的作用较棉酚强。含3%棉酚或单宁酸的人工饲料,饲喂4龄幼虫48h后,可引起幼虫近似消化率减小和食物转化率增大,但食物利用率无显著变化。棉酚在离体条件下对类胰蛋白酶和类胰凝乳蛋白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在活体条件下,上述酶活力无显著变化,仅有中肠总蛋白酶活力下降。单宁酸在离体条件下对类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而对类胰凝乳蛋白酶活力无作用:在活体条件下,仅总蛋白酶活力和弱碱性类胰蛋白酶活力显著下降。由此可知,棉酚和单宁酸对棉铃虫的生长抑制作用与幼虫中肠蛋白酶活力和食物消化率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药典对注射剂的要求,对花粉多糖的蛋白质、鞣质、树脂、草酸盐、炽灼残渣、钾离子、砷盐、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均符合规定,达到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讨单宁酸对生长猪胃、小肠仿生消化中消化酶活性及玉米-豆粕型饲粮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的影响,为评价单宁酸的生物学效应提供参考。试验一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考察在无饲粮下2种单宁酸对猪模拟胃液、模拟小肠液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设5个处理,单宁酸添加量分别为0 mg (胃液体积为20 mL,小肠液体积为22 mL);单宁酸1,10 mg;单宁酸1,20 mg;单宁酸2,10 mg;单宁酸2,20 mg。测定各处理的胃蛋白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试验二考察玉米-豆粕型饲粮添加单宁酸对猪仿生消化中胃、小肠阶段消化酶活性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5个处理,单宁酸在饲粮中的含量分别为0 mg·(2 g)-1;单宁酸1,10 mg·(2 g)-1;单宁酸1,20 mg·(2 g)-1;单宁酸2,10 mg·(2 g)-1;单宁酸2,20 mg·(2 g)-1。测定仿生消化中胃阶段0.5和4 h时胃蛋白酶活性,小肠阶段0.5、4和8 h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及生长猪胃-小肠仿生消化测定饲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结果表明:1)无饲粮的情况下,和空白对照组相比,2种单宁酸对模拟胃液中胃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单宁酸1比单宁酸2更高地降低了模拟小肠液中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2)在饲粮进行仿生消化的胃消化0.5~4 h内,除4 h时10 mg·(2 g)-1添加量外,添加单宁酸1时胃蛋白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添加单宁酸2时的相应值(P<0.05),除单宁酸2在消化0.5 h外,2种单宁酸在添加10 mg·(2 g)-1时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20 mg·(2 g)-1添加量的相应值(P<0.05)。在小肠仿生消化0.5 h时,饲粮中添加单宁酸1、2的2个水平对消化液中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均显著降低了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单宁酸1的消化液中胰蛋白酶活性高于单宁酸2的相应值(P<0.05)。在小肠仿生消化4 h时,除添加水平为20 mg·(2 g)-1时的糜蛋白酶活性外,饲粮中添加单宁酸1消化液中淀粉酶、糜蛋白酶活性高于添加单宁酸2的相应值,而胰蛋白酶活性低于添加单宁酸2的相应值(P<0.05)。单宁酸1、2的两个添加量均降低了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在小肠仿生消化8 h时,饲粮中单宁酸的添加量影响了淀粉酶的活性,但单宁酸1和单宁酸2各两个添加量在淀粉酶的平均活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单宁酸1、2的两个添加量均降低了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3)与对照组相比,两种单宁酸在两种添加水平下均显著降低了饲料粗蛋白消化率(P<0.05),且单宁酸2比单宁酸1更多地降低了饲粮粗蛋白的消化率(P<0.05)。综上所述,在有、无饲粮条件下,单宁酸对消化酶活性呈现不一致影响。单宁酸影响饲粮粗蛋白的消化率可能主要与消化液中糜蛋白酶活性降低以及单宁酸与饲粮中的化学成分形成螯合物降低了小肠消化酶的水解效率有关。  相似文献   
4.
电位滴定法研究单宁酸去质子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H电位滴定法及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单宁酸化合物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及其组成单体化合物没食子酸甲酯(MeG)在溶液中的去质子化特性,运用化学计量学软件Reactlab Equilibrium测定了相应的离解常数,分析了不同pH值条件下各化合物的存在形式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PGG逐渐发生去质子化反应脱去质子,pH>11时,配体失去全部质子。光谱学研究发现PGG分子中共有两个酚羟基依次发生了去质子化,形成氧负离子,并进一步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离解常数分别为pKa1=10.84±0.03和pKa2=10.62±0.02;MeG分子中只有一个酚羟基会发生去质子化反应,其离解常数为pKa=9.68±0.02。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凹凸棒土吸附剂吸附单宁酸的吸附过程和机理,采用拟一级速率方程和拟二级速率方程,研究其吸附动力学;根据van't Hoff方程,研究其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符合拟二级速率方程;温度升高吸附速率常数和初始吸附速率均先增加后减小,单宁酸初始质量浓度增加则吸附速率常数和初始吸附速率均减小;凹凸棒土吸附剂对单宁酸的吸附...  相似文献   
6.
柿果成熟过程中可溶性果胶和单宁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从柿中提取果胶和单宁的最适宜时期,本试验以磨盘柿和平核无为材料,采用咔唑比色法和folin-ciocaileu法,分析了不同取样时期2个柿品种果皮和果肉可溶性果胶和单宁含量变化。随着果实的成熟,柿果中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都是逐渐升高,且果肉高于果皮,平核无高于磨盘柿。各个取样时期,2个品种的柿中可溶性单宁也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逐渐下降,且果肉高于果皮,平核无高于磨盘柿。同时分析了不同时期榨汁的果汁随存放时间的延长,可溶性果胶和单宁变化。随着榨汁时间的不同,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分别在果汁存放0、10和30d达到最大值,可溶性单宁的含量在果汁存放的20到30d含量最大;且平核无果汁可溶性单宁和果胶的含量高于磨盘柿。平核无比磨盘柿,果肉比果皮是更适宜作为提取可溶性果胶和单宁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以倍花为原料,利用单宁酸多基配位体容易与中心离子络合形成环状结构螯合物沉淀特性,通过络合还原和溶剂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制取高纯食用单宁酸。研制出的倍花高纯单宁酸主要技术指标达到食用单宁酸LY/T1641-2005一等品以上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挑选1500只34周龄罗曼粉蛋鸡,随机均分为3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了300 mg/kg的五倍子单宁酸(GTA)和没食子酸丙酯(PG)的基础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探究饲喂GTA和PG对产蛋高峰期蛋鸡的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饲粮添加GTA和PG对蛋鸡产蛋性能无显著影响;饲粮添加GTA能显著改善试验8周时的蛋黄着色,但饲粮添加GTA和PG对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黄比例、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均无显著影响;饲粮添加GTA能显著降低蛋鸡血浆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和胆固醇(TC)的含量,有降低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趋势;饲粮添加PG能显著降低血浆TP和ALB水平,有降低GLU、GLB、TG、TC和HDL–C水平的趋势;饲粮添加GTA和PG对蛋鸡血清肝损伤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饲粮添加GTA能显著降低血清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饲粮添加PG可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Y、M质量浓度。可见,在本研究条件下,饲粮中添加300 mg/kg的GTA和PG对罗曼粉蛋鸡的产蛋性能无显著影响,但GTA能提高蛋黄着色;饲粮添加GTA下调蛋鸡血脂、血浆蛋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作用均大于PG的;饲粮添加PG可提升机体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从土壤中筛选能够同时降解单宁和植酸的微生物,本实验利用富集培养技术,分离、筛选、鉴定土壤中的单宁和植酸降解菌,并研究其在液态发酵下的产酶能力。结果显示,从土壤中共获得109株纯菌落,包括39株细菌、46株酵母菌以及24株霉菌。分别用单宁筛选性培养基和植酸筛选性培养基筛选上述菌株,获得27株植酸降解菌和14株单宁降解菌,其中霉菌M-6、M-3和M-1可以同时分解单宁和植酸,且霉菌M-6的水解圈直径大于M-3和M-1。在液态发酵条件下,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20~35°C),霉菌M-6产单宁酶和植酸酶的活力呈现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在发酵温度为30°C时达到最高值(P0.05)。随着发酵p H的升高(p H 4~7),霉菌M-6产单宁酶和植酸酶的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其中单宁酶活力在发酵p H值为5时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而植酸酶活力在发酵p H值为5时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发酵p H 4和7处理组(P0.05),但与发酵p H 6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菌落和菌株形态学以及分子测序方法,鉴定M-6为黑曲霉。因此,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3株(M-6、M-3和M-1)能够同时水解单宁和植酸的降解菌,在液态发酵条件下,黑曲霉M-6产单宁酶和植酸酶的最佳发酵温度为30°C,最佳发酵p H值为5。  相似文献   
10.
该文用单宁酸作交联剂对明胶进行交联改性,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反应条件并建立回归模型,并对交联前后的明胶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紫外光谱和黏度等3方面的分析测定,确认单宁酸交联对明胶所产生的交联作用,开发新食品配料交联明胶。结果显示:适宜的交联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7.5℃,时间50h,单宁酸添加量80mg/g明胶。性质分析表明,与原料明胶相比交联明胶一些性质发生变化,紫外光谱分析发现交联明胶在276nm出现新吸收峰,表明交联明胶分子中存在苯环;电泳后交联明胶的蛋白质条带色泽明显变浅,且交联度越大条带色泽越浅,此外,交联明胶溶液的黏度明显增大,说明单宁酸交联处理使交联明胶中有更多的大分子物质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