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运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阐述了食用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针对计划、采购、制造、交付和消费、回收物流等各个环节,介绍了食用油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式,使整个食用油产业供应链成为一个绿色系统,并提出了实现食用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凹凸棒土吸附剂吸附单宁酸的吸附过程和机理,采用拟一级速率方程和拟二级速率方程,研究其吸附动力学;根据van't Hoff方程,研究其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符合拟二级速率方程;温度升高吸附速率常数和初始吸附速率均先增加后减小,单宁酸初始质量浓度增加则吸附速率常数和初始吸附速率均减小;凹凸棒土吸附剂对单宁酸的吸附...  相似文献   
3.
根据近年微波化学的技术进展。采用微波化学-生物技术结合方法,催化螯合反应制备饲用有机微量元素螯合物添加剂,其螯合物的化学,生物学作用稳定。利用率高,无毒害物质产生,安全性高,螯合率达到90%以上,流散性高,混合性能好。  相似文献   
4.
黑芝麻黑色素的稳定性及自由基清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黑芝麻黑色素对食品加工理化因子的稳定性及其自由基清除活性。[方法]测定黑芝麻黑色素溶液在食品加工理化因子作用下吸光度的变化,以色价保存率为指标考察其稳定性。测定加入黑芝麻黑色素后DPPH.、.OH、O2-.自由基体系的吸光度变化,以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考察黑芝麻黑色素对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结果]黑芝麻黑色素对光、热稳定;对几种金属离子的稳定性较好,对Fe3+、Cu2+、Zn2+的稳定性稍弱;耐氧化还原,耐糖耐盐性好,耐维生素C和防腐剂等优点。黑芝麻黑色素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DPPH.>.OH>O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黑芝麻黑色素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结论]黑芝麻黑色素安全无毒,稳定性优于花色苷类黑色素,而且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是非常有潜力的天然黑色素和抗氧化剂资源,在食品、医药、保健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牛油基起酥油由于留香持久、风味厚实广泛应用于焙烤工业,但直接使用牛油,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由于温度波动有产生砂粒的危险,从而引起产品品质改变。本文从牛油理化性质及其在起酥油中应用特性出发,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起酥油起砂现象的研究结果,并提出防止牛油基起酥油起砂的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油茶籽储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相对湿度储藏条件下油茶籽的储藏稳定性,通过测定储藏后油茶籽油的品质来评价油茶籽的品质。试验结果表明:相对湿度低于75.5%、水分含量9.8%以下储藏7个月后,油茶籽未发生霉变和虫害现象,油茶籽中所含油脂的氧化程度较低,但抗氧化能力有所下降;相对湿度超过80%时,油茶籽储藏5个月后开始发生霉变,油茶籽油品质较差,个别品质指标已超过国标规定,储藏期不宜超过5个月。  相似文献   
7.
近期,国内媒体关于植物黄油、氢化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有关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各种危害的说法已在普通消费者中引起恐慌。为了促进公众对反式脂肪酸和含有反式脂肪酸食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引导健康消费,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王瑞元会长于2010年11月20日在无锡主持召开了反式脂肪酸安全问题研讨会,江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武汉工业学院、中国农机院、国家粮食局北京科学研究院、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研设计院、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研设计院等20多位与会专家在综合前期调查、研究工作所获得的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讨论,形成如下共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释义塑化剂和概述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AEs)的理化性质、危害的基础上,综述了粮油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可能来源,提出了应对塑化剂污染的对策与建议。2012年11月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的曝光,再次把人们的视线对焦食品安全,从2011年5—6月的台湾饮料塑化剂恶意添加事件,到稍后的内地方便面塑化剂事件,再到不久前白酒塑化剂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塑化剂  相似文献   
9.
大豆油脂加工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世界大豆油脂加工科技发展非常迅速,新的大豆预处理和制炼油技术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不断涌现。本文从提高豆油(粕)质量、降低能耗和废弃物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和开发系列新产品等方面出发,阐述了大豆油脂加工技术的创新现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