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研究了不同成熟培养时间的牛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及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受精效果。结果表明:成熟后的新鲜牛卵母细胞按照ICSI注射方法穿刺而不注射精子组与未经穿刺的对照组相比,孤雌激活后的卵裂率、囊胚发育率及囊胚细胞数无显著差异(P>0.05);成熟培养16h(MⅠ)和23h(MⅡ)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形态正常率均显著低于新鲜对照组(76.66%、87.33%vs100.0%)(P<0.05),冷冻解冻后二者分别成熟培养至24h,ICSI后胚胎的囊胚发育率(5.29%、14.41%)显著低于新鲜对照组(24.40%)(P<0.05);成熟培养23h与成熟培养16h的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形态正常率及ICSI后囊胚发育率(14.41%vs5.29%)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证明,ICSI操作不会影响卵母细胞发育潜力;玻璃化冷冻影响卵母细胞解冻后形态正常率以及ICSI后胚胎的发育能力;成熟培养23h比16h的卵母细胞冷冻保存后经ICSI的胚胎发育潜力高。  相似文献   
2.
实验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冷冻/解冻后的塔里木马鹿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电镜下观察,塔里木马鹿精子头部呈扁平的卵圆形,长约5.95μm。颈部很短且不明显,长约0.45μm,宽为0.62μm。尾部中段横切面近圆形,直径约为0.58μm,轴丝为9×2+2型;线粒体鞘螺旋段为64~70转。尾部末段仅见质膜包围,9束微管和1对中央微管,形成9+2微管结构。冷冻/解冻后塔里木马鹿部分精子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些精子肿胀、质膜皱褶、扭曲,部分质膜损坏或溃散;顶体轻度肿胀,顶体外膜凸凹不平,形成突起。冷冻对头部破坏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3.
探明体外保存过程中精子的损伤机制对精液体外保存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温度及稀释液对保存过程中精子结构及功能的影响。采用联合荧光染色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别对Ⅰ液(葡萄糖-卵黄-蔗糖-柠檬酸钠)(17℃和4℃)和Ⅱ液(葡萄糖-卵黄-蔗糖)(17℃)保存条件下的猪精子的质膜、顶体及线粒体的功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Ⅰ液保存条件下,17℃保存组的精子质膜完整率[5 d,(83.07±1.64)%]、活精子质膜磷脂酰丝氨酸(PS)未外翻比率[5 d,(84.00±2.64)%]、活精子顶体完整率[5 d,(76.72±1.07)%]和活精子高能线粒体比率[5 d,(52.01±0.37)%]显著高于4℃保存组[5 d,(21.84±0.49)%;5 d,(16.53±1.67)%;5 d,(15.44±1.25)%;5 d,(12.02±0.36)%](P0.01);17℃保存条件下,Ⅱ液保存的精子质膜完整率[5 d,(85.24±2.66)%]、活精子高能线粒体比率[(5 d,(58.93±0.65)%]和活精子PS未外翻的比率[5 d,(87.86±0.88)%]显著优于Ⅰ液[5 d,(83.07±1.64)%;5 d,(52.01±0.37)%;5 d,(84.00±2.64)%],但在活精子顶体完整率方面[Ⅱ液,5 d,(80.57±0.52)%;Ⅰ液,5 d,(76.72±1.07)%]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可得出结论:精液体外保存过程中,精子的质膜、顶体和线粒体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增加而降低;4℃比17℃保存对精子质膜、顶体和线粒体结构损伤更大;在精子质膜、顶体和线粒体方面,Ⅱ液比Ⅰ液具有更好的体外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育肥猪舍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浓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通风与不同养殖模式情况下猪舍的温室气体浓度,该研究测定了6个不同养殖场育肥猪舍内的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含量。结果表明:在采样月份,晚上不采取通风的养殖场与其他全天通风的养殖场相比,其CH4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养殖场实验猪舍。在采样月份,采用生物发酵床养殖工艺的养殖场与传统养殖工艺的养殖场相比,其N2O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养殖场实验猪舍,但其含量远小于堆同样粪便量产生的N2O的含量。说明通风以及不同养殖工艺与舍内温室气体的排放浓度有密切的关系,为进一步的改善猪舍空气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注射外源生殖激素对后备母猪、断奶母猪生殖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试验选择9月龄健康纯种大白和长白母猪,分析外源生殖激素(或者激素组合)对母猪发情及产仔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肌肉注射800IU和1000IU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均能显著提高后备母猪受孕率;肌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800IU+HCG400IU可显著提高大白纯种母猪的发情、受孕及产仔率;使用氯前列烯醇(PG)或者与PMSG、HCG组合使用,在发情率和受孕率、产仔数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研究指出注射外源生殖激素的方法可以有效调控母猪的生殖能力,诱发后备母猪和断奶乏情母猪发情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用S培养体系对Boer山羊精子进行体外获能试验,借助电子显微技术观察其获能前后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Boer山羊精子的超微结构与其它哺乳动物的类似,分头、颈、尾3部分。头部主要由细胞核构成,含有遗传信息;颈部脆弱,尾部易从此脱落;尾部是精子运动的器官,由中段、主段和末段3部分组成,精子获能后,顶体质膜膨胀、断裂和丢失;顶体外膜囊泡化,进而顶体内膜裸露。  相似文献   
7.
依据北京市养猪业发展情况,选定3个区作为调研区域。在各区选择2家养殖工艺具有代表性的规模猪场,作为主要调研场。在正式开展调研之前,团队组织会议,经过充分研讨,编制调研表格。2011年4—6月,首次深入各猪场进行全面调研。根据调查结果,对调研表格进行修改,在9—11月再次进入这6家猪场进行第2次调查。通过调查,对6家猪场取得了有关猪场概况、养殖规模、猪舍环境、粪污处理方法、能源利用等全面的情况。同时,采集猪场的空气、粪便、污水样品,进行监测,掌握猪场环境控制和污染物处理情况。  相似文献   
8.
双抗体夹心ELISA在转基因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振华  史文清  王晓凤  云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476+3540-3476,3540
随着转基因产品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各国一直以来也都高度重视转基因生物及产品的管理.作为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第一步,转基因生物的准确检测显得格外重要.该文综述了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原理、技术要点及其在转基因植物及产品检测中的应用,并对该方法在转基因动物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为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的目的是验证猪常规人工授精中倒骑式按摩法输精方法的效果,分析配种后受胎率与产仔数。在断奶发情的实验母猪发情鉴定表现定立表现时,采用倒骑式按摩法输精技术,实施子宫颈人工授精。按摩母猪乳房时间为30~ 60 s。输精完成后继续倒骑60 s。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母猪发情表现主要集中在72 h到96 h之间,母猪断奶处理120 h内发情的母猪情况水平一致;试验组受胎率提高8.56个百分点,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窝产仔数、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的窝平均活仔数提高1.2头,断奶重提高3.55%,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表明,倒骑式按摩法人工输精技术能够获得较高的受胎率与活仔数,仔猪增重较好。  相似文献   
10.
选择9家规模猪场共计758头育肥猪研究验证低排放日粮对生猪生长性能和粪便氮磷排放量的影响。试验育肥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分别饲喂普通日粮和低排放日粮,试验期60d,试验期间记录各组生猪采食量、死淘率、健康状况等,并于试验始末早饲前称重。试验30~32d开展消化试验(酸不溶灰分法)测定育肥猪对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氮磷等的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日粮相比,低排放日粮提高了猪的增重速度(787.59g/d和825.43g/d,P<0.05)和饲料转化效率(料重比:3.01和2.82,P<0.05),饲料总能、干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3.91%(P<0.05)、3.13%(P<0.05)和5.66%(P<0.05),猪粪便总能、有机物质、氮和磷的排泄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19.34%(P<0.05)、19.14%(P<0.05)、25.95%(P<0.05)和24.91%(P<0.05),并且低排放日粮组增重效益较对照组提高了10.83%,达到323.16元/头。表明低排放日粮可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和饲料消化率,减少粪便氮、磷排泄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