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8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217篇
林业   199篇
农学   228篇
基础科学   39篇
  204篇
综合类   981篇
农作物   30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91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种植密度对3个小豆品种植株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直立型小豆品种冀红20、冀红21和唐红201602为材料,分析6个种植密度对不同小豆品种植株形态特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和种植密度对小豆形态特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较大;底荚高度和第一节间长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结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相同品种不同种植密度间和相同种植密度不同品种间的产量差异极显著(F值分别为49.36、99.35),品种与种植密度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F=3.91)。种植密度与株高、底荚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第一节间长呈正相关,与茎粗、主茎分枝数和主茎节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增加种植密度可增加小豆株高、底荚高度和第一节间长,有效减少主茎分枝数,有利于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谷子品种晋谷56号在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化情况,并为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我们以晋谷5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子品种晋谷56号种植密度在36万株/hm2至48万株/hm2范围内,产量是先增大后减小,其中种植密度在45万株/hm2时产量最大;株高变化不显著;穗长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先增加后减小;穗粗、千粒重均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单株干物质量变化趋势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以海南岛18个国家气象站1966—2019年的日观测数据为基础,对海南岛18个市(县)芒果单产的气象产量与其各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相对湿度等做相关分析,选取花期平均气温、果实发育期平均气温、年≥10 ℃积温作为区划指标,同时考虑坡度因素的影响,采用集优法基于GIS开展了海南岛芒果种植精细化气候区划。结果表明,海南岛芒果种植气候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昌江、东方、乐东、三亚、陵水、万宁、琼海等西部南部和东部市(县)的沿海乡(镇),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大部、白沙南部、昌江南部、乐东东北部、三亚北部、陵水北部等市(县)地形陡峭的山地,其余为次适宜区。区划结果可为海南岛芒果种植布局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Over that past decad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actices have expanded globally. However, the effectivenes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depends on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of various natura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about which there is limited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nd thus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search frontier.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scal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using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s a case study. This region has experienced both rapid urbanization and a high number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ctivities. Urbanization 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can be considered as extremes on the spectrum of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 activities. Three separate spatial correlation analyses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were identified, resulting in: 1) in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in saturated urban areas; 2)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in peri-urban areas; and 3)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in undeveloped are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s thus stage-dependent.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vegetation degradation has improved but has not been fully addressed by large scal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county or grid scale is used, peri-urbanization was found to be the critical factor affec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ver both time and space. Therefore, peri-urbanized areas are viewed as prioritie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相似文献   
5.
种植年限对设施蔬菜土壤养分和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设施蔬菜地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变化,以露地土壤为对照(CK),采集种植1 a(年)、3 a、5 a、7 a、9 a、11 a、13 a、15 a、17 a、20 a以及20 a以上的0~20 cm设施蔬菜土壤样品,采用常规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方法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采用平板计数法,分析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设施菜地种植年限与土壤容重呈正相关,与土壤孔隙度呈负相关;设施菜地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降低,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土壤EC值、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都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增高,并与种植年限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与CK相比,种植13 a的蔬菜样地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地增加;连续种植20 a以上,设施蔬菜土壤含盐量比对照土壤显著地增加了486.49%。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都在种植年限为11~13 a时达到最大;真菌数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脲酶活性则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转化酶活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保持不变。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其中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综上所述,种植年限不同的设施菜地,土壤养分失衡,呈现酸化趋势,盐分含量逐年增加,土传真菌病害潜在发生,对设施蔬菜生产不利。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是蔬菜大省,甘蓝是湖北省蔬菜主产区的骨干品种。通过对湖北省甘蓝产业发展现状进行阐述,从3方面对湖北省甘蓝产业概况展开介绍:甘蓝在湖北省的地位、湖北省甘蓝区域化优势、品牌优势对湖北省甘蓝带动作用,并对湖北甘蓝品种茬口格局、甘蓝病虫害发生情况、甘蓝采后贮运销售情况进行介绍,列出了目前湖北省甘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着眼于全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注重科技手段,提升育种能力;农机农艺结合,规模化高效种植;注重土壤管理,营造良好生长环境;加大科研力度,改善尾菜处理。  相似文献   
7.
利用盱眙县酸雨资料、气象资料、土壤类型资料以及DEM数据,选取夏季高温日数、酸雨、土壤类型,海拔高度等作为影响龙虾生长的关键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综合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模型,借助ArcGis 10.0技术平台得到盱眙地区龙虾养殖发展的气候适宜性区划图。研究结果表明盱眙县龙虾养殖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盱眙县北部,较适宜区主要位于县内东南部丘岗地带,不适宜区位于盱眙县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带。本研究结果可为盱眙县龙虾养殖规划布局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引入39个美洲黑杨×甜杨杂交无性系,在黑龙江西部高纬度高寒地区对各无性系苗期生长、越冬及抗病虫性等性状进行多年测试,选择繁殖能力强、苗期长势好、无严重病虫害、抗逆性强、能安全越冬的优良品系进行大量繁殖,建立品系评比林进行复选。经20 a时间,开展苗期品系评比、区域试验与示范,筛选出杨树新品种中雄4号杨(Populus deltoides×P.suaveolens)。该品种为雄株,具有树干通直圆满、速生、材质好、耐寒、抗旱、抗病虫和不飞絮等优良特性,适合作纸浆材等工业用材林、防护林及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适宜江汉平原植棉区监利县旱地作物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开展了春玉米与短季棉套种模式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春玉米与短季棉套种模式达到了玉米和棉花双丰收的高产效果,经济收益为33000元/hm^2左右,明显高于玉米和棉花的单作收益,是旱地作物结构调整的较好模式。  相似文献   
10.
掌握面源污染现状是进行污染防治的前提。本研究概述了渭南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指出化肥施用高量低效并存、农药包装物污染、残膜污染持续以及秸秆综合利用衍生问题突出,是当前种植业面源污染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结合防治难点,从宣传普及、强化监测、健全法规、资金保障以及做好技术研发和推广等角度提出了较系统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