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DTOPSIS法的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适宜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及棉花生产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综合评价了塔里木河流域各县市的棉花种植适宜性,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合新疆棉花种植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合理的区划。利用塔里木河流域23个气象站点1993—2012年气候资料,采用DTOPSIS法对塔里木河流域的棉花种植气候资源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县市水资源潜力指数,对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适宜性进行区划研究。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最适宜区为塔里木河干流区,适宜区大多位于塔里木河中游区及支流地区,次适宜区主要位于下游区及边缘地区,塔里木河流域的较高海拔山区为棉花种植不适宜区。除个别县市外,棉花各生育区内的平均温度和光照时数各县市间相差不大。因此灌溉条件是影响各县市的棉花种植适宜性的主要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三门峡苹果生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志红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0):237-242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三门峡苹果生长的影响程度,利用三门峡苹果种植基地气象资料和物候资料,采用气候倾向法、对比法,分析了气温、降水变化趋势和主要气象灾害对苹果生长的影响;根据三门峡苹果种植环境对产区进行分区,结合气候区划方法,评价出各区气候适宜性评分。结果表明:近40年来苹果种植区气温呈总体上升趋势,气候变暖影响苹果花期提前,降水呈下降趋势;近3年来各区的气候适宜性差异明显,中山区和部分浅山区为苹果种植优质区,其他区分别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气象灾害对苹果生长的影响表明:高温热害对塬区苹果品质影响明显;低温霜冻、冰雹对中山区苹果生长影响突出;降水减少造成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大。三门峡苹果各产区的气候适宜性差异明显,气象灾害影响不同,未来种植规模扩展存在较大空间。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陕南茶树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陕南秦巴山区农业气候资源,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达到趋利避害、防灾减灾的目的,本文根据陕南秦巴山区近30年气候资料,采用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10℃积温、年降水量4个因子作为陕南茶树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在实现区划指标空间化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陕南秦巴山区茶树气候生态适宜性进行区划。结果表明适宜区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区沿汉江及其支流沿岸海拔950 m以下的浅山丘陵地带,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次适宜区周边海拔1200 m以下浅山区,就各适宜区茶树生长气候条件优劣进行评述,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陕晋黄河两岸32 个县1985—2014 年气象观测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基于GIS技术对该区的中阳木枣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黄土高原丘陵区中阳木枣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在综合分析黄土高原丘陵区中阳木枣气候适宜性、气候变化对陕晋两地红枣生产影响实地调查结果,以及陕晋两地红枣典型丰产年和受灾年关键生育期气象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黄土高原丘陵区中阳木枣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 技术完成研究区域各区划指标的精细化空间小网格模拟推算,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坡向地形因子对黄土高原丘陵区中阳木枣气候适宜性进行区划与评价。研究表明: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陕晋黄河及其支流沿岸,海拔高度730~1100 m的阳坡滩地、河谷和丘陵坡地;建议北部适宜区适当扩大中阳木枣种植面积,中南部适宜区和次适宜区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改良种植抗裂品种,同时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促进黄土高原丘陵区红枣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旨在开展花生种植的气候适宜性评价,以确定花生种植的气候差异格局及气候适宜性分布区域。从花生生产特性与气候因素的适宜性出发,筛选出包含温度、降雨和日照特征的6个气象评价指标,利用GIS技术及模糊数学方法进行花生气候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用全国1:100万耕地矢量数据掩模分析,得出中国花生气候适宜性等级的耕地面积排比。结果表明:中国花生气候适宜性等级的耕地面积排比:适宜区最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区域、四川盆地,占比40.78%;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东北等地区。得出了中国花生种植的气候优势区域并提出重点发展方向,可为种植业结构调整、花生产业布局优化等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旨在开展花生种植的气候适宜性评价,以确定花生种植的气候差异格局及气候适宜性分布区域。从花生生产特性与气候因素的适宜性出发,筛选出包含温度、降雨和日照特征的6个气象评价指标,利用GIS技术及模糊数学方法进行花生气候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用全国1:100万耕地矢量数据掩模分析,得出中国花生气候适宜性等级的耕地面积排比。结果表明:中国花生气候适宜性等级的耕地面积排比:适宜区>最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区域、四川盆地,占比40.78%;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东北等地区。得出了中国花生种植的气候优势区域并提出重点发展方向,可为种植业结构调整、花生产业布局优化等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长清区夏玉米生育气候条件分析及农业区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夏玉米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利用长清地区(1981—2015年)的气候资料以及地形、土壤等数据,运用Kriging插值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GIS技术对长清区夏玉米种植的适宜性进行空间分布分析与精细化农业区划。结果表明:长清大部分农区的气候条件,适宜于夏玉米的生长发育。长清区夏玉米种植适宜性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总体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平安街道办事处、文昌街道办事处等部分地区;适宜区分布在崮云湖街道办事处、五峰山街道办事处等地区;一般适宜区主要分布长清区的东南部地区。农业区划结果对本地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发展现代化农业和调整夏玉米种植规划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分析贵州省春播西葫芦种植的气候适宜性,为其种植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西葫芦关键生育期气象因子作为指标,使用贵州省83个台站1981—2010年气候资料、1961—2015年春旱日数资料,应用ANUSPLIN和ArcGIS软件,通过薄盘样条函数法及反距离权重法对各指标进行插值,根据各因子适宜等级进行重分类及矢量叠加,获取气候适宜性综合区划图层。【结果】结果得到了西葫芦关键生长期气温、日照、降水等气候条件的精细化分布图层,以及种植的气候最适宜区、次适宜区、适宜区。【结论】贵州省西葫芦种植的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省东部及东南部,该区光温水条件均适宜,结瓜期降水充沛,春旱发生风险低,有利于高产的形成;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省北部和西南部,该区总体光温水条件较好,但都存在一定的不利条件,需要注意加强田间管理;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省西北部,该区温水条件稍逊,春旱发生风险高,需通过设施栽培并加强温湿度调控,才能充分利用有利光照资源,以获取高产。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广西金花茶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广西是世界上金花茶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为了探讨金花茶气候适宜种植区域,为金花茶种植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金花茶对生态气候条件的需求,分析确定了影响广西金花茶分布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广西90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气候资料及台站地理信息数据,采用GIS技术对区划指标进行小网格推算,得出了广西不同地理背景下1 km×l km网格点上有关的气候要素值,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和多层复合等方法,对广西金花茶进行气候生态适宜区的划分。结果表明:金花茶生长的适宜区和次适宜区分布在广西南部,其中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广西南部沿海一带,左、右江河谷部分区域,以及桂东南和桂西南海拔较低的地区;不适宜区分布在广西北部以及南部海拔较高的山区;并对各适宜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种植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通过改变物种栖息地的适宜性来影响物种的生长区域。天麻作为中国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评估其种植适宜区分布以及气候变化对天麻种植适宜性的影响可以为天麻生产布局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采用MaxEnt模型,基于我国天麻地理分布数据和环境数据,模拟天麻种植适宜性和适宜区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结果表明,影响天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5月至7月太阳辐射量、10月至11月降水量、最冷月最低温和植被类型。我国天麻种植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周围的西南地区。1961—2020年,天麻种植适宜性呈波动增加趋势,种植适宜性提高的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9.10%,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华中、华东的部分地区以及陕西省。过去60年间5月至7月太阳辐射量总体上的下降是天麻种植适宜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对天麻种植适宜性准确评估和种植适宜区变化因子解析,为我国天麻生产与人工栽培选址提供科学依据,对制定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对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标准基本农田分区建设研究-以舞阳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规划改善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方法]本文依据《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并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和ARCGIS空间数据分析,对舞阳县耕地质量作出评价,并提出分区建设意见。最终得出:[结果](1)舞阳县耕地质量分值最高为97.2,最低为64.8;(2)舞阳县耕地划分为核心保护、适宜调入、重点整治和退耕改善4个耕地类型区;[结论](3)不同耕地类型区特点各不相同,提升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途径不同;(4)核心保护区是全区的优等耕地,是高标准基本农田的首要目标;适宜调入区整体质量较核心保护区较弱,但无明显的限制因素,可通过加强土壤保水保肥,建立健全灌溉设施等措施,提高其耕地质量并作为基本农田划定象;重点整治区整体耕地质量偏低,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障碍因素,需加强管理,通过土地整治提高其耕地质量并作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备选区域;退耕改善作为全区的劣等地在加强改善的同时应退耕还林还草。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县级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及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大宗作物、特色作物、设施作物的气候适宜性及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本研究以永宁县为例,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基于自然区划理论,采用定性判断法、聚类分析法,空间分析法等相结合,完成了:水稻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设施农业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水稻低温冷害风险区划及酿酒葡萄霜冻风险区划,划出永宁县各地优势农业、特色农业及设施农业的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可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结果表明:永宁县大部地区为水稻和设施农业生产的适宜区和次适宜区;水稻低温冷害和酿酒葡萄霜冻灾害低风险区在贺兰山沿山,高风险区为高风险区为闽宁镇大部、李俊镇中西部、望洪镇西部。本研究对永宁县农业生产发挥区域气候优势、趋利避害、减轻气象灾害损失、提高各类产业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其成果将为永宁县各级政府分类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和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盱眙龙虾池塘夏季水温与溶解氧变化特征及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进一步提高江苏省夏季虾塘管理水平,减少高温灾害对龙虾产量造成的损失,利用盱眙县龙虾池塘2014年夏季水体溶解氧、pH值、不同层水温逐时观测资料以及对应台站气象数据,对溶解氧、pH值、水温的小时变化、日变化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逐层水温及溶解氧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夏季较深层的水温均高于气温,10 cm水温的小时变化幅度最剧烈。日最高水温出现的时间依次为:10 cm>30 cm>60 cm>100 cm。气温与水温波动性较为一致,溶解氧的波动与气温呈负相关,pH波动较小。与空气温度相比,不同层水温波动幅度较小,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层最高水温最大值与当日最高气温、前1、2、3、4日最高气温具有较好的关联性,其相关系数达到0.8以上,日平均溶解氧含量与当日最高气温、前1日最高气温、100 cm最高水温呈显著的负相关性。日平均溶解氧含量与不同深度最高水温的实测值与模拟值决定系数均达到0.98以上,相对误差不超过1%,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本研究构建的盱眙龙虾池塘水温、溶解氧预报模型可为龙虾的养殖和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樱桃已成为鲁东南山区水果重点发展对象,编制樱桃种植区划可为果农建设樱桃园提供有利支持。分别对樱桃休眠期、开花期、幼果期、果实发育期、成熟期等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利用极大值标准化和极差标准化方法将因子进行标准化,通过GIS技术编制五莲县樱桃精细化综合区划图。结果表明,五莲县樱桃种植适宜程度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五莲县樱桃种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街头镇、叩官镇、潮河镇和户部乡,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的许孟镇、洪凝街道、松柏镇、石场乡等部分地区,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于里镇、高泽镇、汪湖镇和中至镇。综合考虑气象、地形、土壤因子,全县大部分区域适宜樱桃种植,具有较广的区域性和较强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5.
查清合肥市农田土壤质地与质地构型的类型,了解其在不同土壤类型和行政区域上的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改善质地情况并提升其耕地质量。利用2018—2020年合肥市耕地质量监测点数据,结合各县区《土壤志》,在ArcMap 10.6软件支持下,对合肥市农田土壤质地及质地构型空间特征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合肥市耕地耕层质地以中壤和重壤为主,巢湖市和庐江县以重壤质地为主,肥东县和肥西县以中壤质地为主,耕地耕层质地情况较好。(2)合肥市耕地质地构型以上松下紧型和紧实型为主,巢湖市、肥东县和肥西县耕地均以上松下紧型质地构型为主,而庐江县和长丰县耕地则以紧实型质地构型为主。(3)对合肥市砂质土和粘质土质地构型进行改良,主要针对薄层型、松散型和上紧下松型,主要有客土改良法、有机物料回填法、机械改土法、引洪漫淤法和土壤剖面重构法5种方法。合肥市大部分农田土壤质地较为粘重,质地构型通气性良好,对砂粘质土等不良质地构型土壤应进行针对性提升措施,从而改善其土壤肥力状况和提升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两系杂交水稻不育系南繁精细化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海南18市县气象站1961—2010年1—3月气候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根据两系杂交水稻不育系育性敏感期和抽穗扬花期的温度指标,应用GIS插值技术,采用综合评判的方法制作两系杂交稻不育系南繁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图,以期为气候变暖背景下两系杂交水稻不育系南繁提供合理规划布局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尖峰岭和吊罗山以南区域,次适宜区向北扩展到五指山市中部以及东方、昌江、琼中和万宁的南部,其它大部分市县区域为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17.
以宁夏海原县干旱灾害风险区划为例,利用12个区域站和1个大监站气象观测资料,综合考虑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抗灾能力,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赋权重,并将信息栅格化后使用ArcGIS进行重采样、插值及栅格计算,实现250 m格网分辨率的海原县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海城、关桥和甘城3镇为干旱灾害风险高风险区,而保灌率较高的七营、郑旗、李旺和降水量大的关庄为干旱灾害的低发区。此研究为海原县城的迁移提供了佐证,也为海原县未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远景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豫北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研究——以辉县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对气象灾害进行风险区划,根据豫北辉县市1961-2009年的气象资料和1961-2009年地质灾害资料,利用气象材料、方法及评价指标,从暴雨、冰雹、大风和地质灾害4方面对致灾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豫北山区的暴雨、冰雹、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大于平原地带,大风发生概率相反,平原地带大风发生概率高于丘陵山区,这就为当地防御气象灾害提供了科技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长沙县基于土壤养分状况的水稻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省是中国重要的双季稻产区,土壤状况直接影响到水稻的生产与区域布局,通过对长沙县主要类型水稻土基本养分状况调查分析,为配方施肥提供依据;将耕地依据水稻种植适宜性进行分类,为长沙县水稻生产区域布局提供技术支持。对长沙县主要的50余种类型稻田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其基本理化性状。结果表明,全县水田土壤pH平均含量为5.34;有机质含量平均31.53 g/kg。碱解氮含量平均151.64 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21.84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84.01 mg/kg,缓效钾平均含量为198.89 mg/kg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对全县土壤水稻适宜性进行分析,全县高度适宜、适宜、基本适宜的稻田面积分别占水田面积的55.46%、21.25%、19.49%,不适宜仅为3.79%,说明长沙县的土壤状况较适合水稻的生产。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技术的重庆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定量地研究分析重庆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和区划,利用重庆1961-200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综合全市各区县的自然、社会经济与防灾抗灾等数据,利用GIS技术和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构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重庆市暴雨洪涝风险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抗灾能力多个因子定量分析,计算得到重庆市区县级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综合指数,并绘制了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重庆的开县、梁平、合川、北碚、荣昌、永川、渝北及铜梁部分地区的危险性和易损性指数较大,其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最大;南川、丰都与石柱、黔江、涪陵、綦江部分地区由于暴雨洪涝发生频率较低,孕灾环境敏感性指数较小,灾害风险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