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9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364篇
林业   41篇
农学   410篇
基础科学   43篇
  515篇
综合类   4218篇
农作物   397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053篇
园艺   769篇
植物保护   33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370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404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达到化肥减量增效目的,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在武义县开展鲜食玉米缓释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处理及添加脲酶抑制剂处理,玉米农艺性状指标相对常规施肥处理均有所提升;缓释肥基施、缓释肥等氮一次基施和常规施肥+脲酶抑制剂处理相对常规施肥处理玉米分别增产11.6%、5.0%和7.8%。  相似文献   
2.
研究压榨法和索氏提取法对烟草种子出油率及脂肪酸成分的影响,实现烟籽油提取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不同溶剂提取效果依次为正己烷>石油醚>95%乙醇;用正己烷在85 ℃提取8 h,料液比为1∶20 mg·L-1时提取率为49.32%;用石油醚在50 ℃提取8 h,料液比为1∶25 mg·L-1时提取率为46.21%;用95%乙醇在95 ℃提取8 h,料液比为1∶20 mg·L-1时提取率为11.43%。压榨法进料量为80 g、压榨温度为200 ℃时提取率最高,为35.82%。对比分析3种索氏提取法和一种压榨法提取的烟籽油中脂肪酸组分表明,索氏提取法和压榨法获得的烟籽油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针对本地夏秋季叶菜生产品种单一的情况,对12个速生青菜引进品种进行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比较试验,筛选耐热、抗病且品质较佳的品种。结果表明,夏青青、夏抗、苏冠703、黑冰等几个品种表现优良,适合本地区夏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4.
选择生产中常用的噻虫嗪、啶虫脒、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吡蚜酮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6种杀虫剂,研究其对葡萄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田间药效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噻虫嗪、虫螨腈、啶虫脒和吡蚜酮5种杀虫剂对葡萄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 d的防效在79.3%~91.3%,且对葡萄安全,可用于防治葡萄蓟马,建议在葡萄蓟马发生初期的早晨或傍晚均匀喷雾施于葡萄叶片正反面。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合在浙东地区春季露天栽培的白色水果甜玉米品种,在嵊州对引进的7个优质甜玉米品种开展了露地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雪甜7401和白美人2个品种生育期较短,抗病性强,品质优,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可在浙东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随着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这一类毒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大量使用,开发其检测方法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及相关代谢物残留检测的前处理萃取方法和检测方法。前处理萃取方法主要包括索氏提取法、液-液萃取法、微波萃取法、超声萃取法、固相萃取和QuEChERS法等。色谱类检测方法主要包括HPLC法、GC法、LC/MS法和GC/MS法。本文介绍上述方法的检测原理、研究现状、实际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同时对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及相关代谢物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对引自国内外的8个薄荷品种于2019—2020年进行田间栽培比较试验研究对抗热性、抗旱性、生物量及梅雨季长势等主要生物性状及薄荷醇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强、生物量高、观赏性高的薄荷品种有薰衣草薄荷、日本薄荷及越南薄荷,日本薄荷、胡椒薄荷及越南薄荷的含量最高。因此,日本薄荷和越南薄荷可作为本地区用于观赏兼饮食的最佳品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禁用农药毒死蜱在豇豆中被高频检出,已成为豇豆中农残超标率居高不下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明确毒死蜱在豇豆播种期、苗期、结荚期使用后的残留及其膳食风险,进行了田间模拟残留试验,将采集的成熟豇豆通过乙腈提取,C18分散净化,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测定豇豆中毒死蜱残留量,并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豇豆中的方法定量限为0.01 mg·kg-1,在0.01~5 mg·kg-1添加水平下,毒死蜱的平均回收率为76.3%~88.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6.4%;播种期、苗期、结荚期一次施药和结荚期二次施药后,成熟期采收的豇豆样品中均无毒死蜱检出;结荚盛期一次施药后,残留消解曲线为Ct=1 726.6e-0.431t(R2=0.981 5),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1.6 d;施药后10 d,豇豆中毒死蜱残留量降至0.05 mg·kg-1以下,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小于100%;毒死蜱在播种期和苗期的使用,不会导致成熟期豇豆中残留超标,可以安全使用;始花期后的使用需控制10 d以上的采收间隔期;结荚盛期须禁止使用毒死蜱。综上表明,在尚未制定毒死蜱在豇豆生产中精准施用规范的背景下,我国禁止毒死蜱在豇豆生产中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噬菌体是病毒中分布最广泛和最常见的群体,具有专一性强、裂解效率高、易发现且成本低等优点。噬菌体现阶段已被用于人类食品安全卫生、动植物病原菌的控制等方面,是代替抗生素控制细菌病的重要手段。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和人畜共患病原菌,感染动物机体后会引发沙门氏菌病,导致幼龄动物出现较高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国内养殖业主要依赖抗生素防控沙门氏菌感染,但随着细菌的不断进化,沙门氏菌在不同物种之间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论文就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和作用机制及噬菌体在防控畜禽沙门氏菌感染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并对作物安全的防治药剂,为茭白胡麻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选择7种常用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7种药剂对‘余茭4号’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7种杀菌剂中,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的防效在用药7 d和14 d后达64.0%和55.67%,在7种杀菌剂防效中表现最优,同时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处理的茭白与对照处理在株高上无显著差异,且植株的分蘖数显著高于对照。因此,推荐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为茭白胡麻叶斑病发生初期使用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