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8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林业   20篇
农学   978篇
基础科学   134篇
  247篇
综合类   4833篇
农作物   380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06篇
园艺   222篇
植物保护   19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1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探讨TAT PTD对苏云金杆菌鞘翅目特效基因CryAa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本试验在实现了融合基因TAT PTD-Cry3Aa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基础上,以甘薯小象甲为生测对象测定了原核表达产物PTD-Cry3Aa与Cry3Aa的毒力。结果表明,用大肠杆菌表达的Cry3A和PTD-Cry3Aa包涵体初提物均对甘薯小象甲成虫和幼虫有杀虫活性,且表现出一定毒力增效作用,对成虫的增效倍数为2.01倍,对幼虫的增效作用更加明显,达到3.19倍。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甘薯小象甲的生物防治研究以及转基因抗虫甘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武汉市蔬菜技术服务总站从2008年开始在武汉市蔡甸区、江夏区蔬菜生产中成功示范了春苦瓜套种菜用甘薯-冬莴苣高效栽培模式,从周年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及用种量、整地施肥、播种育苗、定植密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方面对该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实践和探索,并在武汉市蔬菜生产中成功地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93.
引进十一个甘薯彩色新品种,进行对比观察试验,筛选出适合延安栽培的彩色品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秋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规律.[方法]以西成薯007和泉薯9号为试验材料,对秋甘薯干物质积累过程及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生长的推进秋甘薯植株鲜重和干重均增加,干物率缓慢上升,T/R比呈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徒长较严重;主要的干物质接收器官大中薯在植后42 ~56 d形成,之后随着薯块的生长大中薯率直线上升;泉薯9号的LAI在整个生长内变化较为平稳,栽插42d后西成薯007的有效光合叶面积呈直线上升,到98 d收获时仍大于9.叶干物质分配率在生长期内呈直线下降,到收获时只占总干物质重的10%;柄干物质分配在生长期内保持在10%左右;茎所分配的干物质从28 d的40%逐渐下降到收获时的20%以下,而块根在28 d出现后其干物质分配呈直线上升,到收获时达到总干重的60%.叶片叶绿素含量在生长期内缓慢下降;甘薯正常生长时,叶片的SOD、POD、CAT等酶的协同变化将MDA含量维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同化作用的持续进行.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在甘薯植株受到低温胁迫时急剧上升,在后期持续低温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以维持细胞渗透压,最大限度地保证植株不受冷害;块根淀粉含量在栽后28 d形成后即直线上升.在秋甘薯生长的中后期,决根的GA、ABA和IAA含量均较叶片低,植株体内的GA含量栽插56 d后随着植株的衰老逐渐降低.在秋甘薯生长后期ABA含量迅速增加,进一步加快了植株衰老,而LAA含量在这一时期迅速增加应是延缓植株衰老.[结论]该研究对一季薯干倍增技术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5.
陈婵  黄琼  彭宏  丁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08-17310
[目的]研究紫色甘薯原花青素的稳定性以及抗氧化性能。[方法]分别考察光照、温度、pH、添加剂、金属离子对紫色甘薯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紫色甘薯原花青素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抗氧化性。[结果]紫色甘薯原花青素的光稳定性较差;pH在偏酸性范围内稳定性较好;热稳定在70℃以内较好;柠檬酸、VC和亚硫酸氢钠可以提高原花青素的稳定性,苯甲酸钠对紫色甘薯原花青素稳定性不显著;金属离子Sn2+、Fe3+、Cu2+、Zn2+、Na+、A13+对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大,而K+、Ca2+、Pb2+、Mg2+的影响相对较小。抗氧化试验表明,紫色甘薯原花青素对.OH和O2-.具有显著的清除效果,在浓度为25μg/ml时,紫色甘薯原花青素对.OH和O2-.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2.5%和83.5%。[结论]研究可为紫色甘薯原花青素的进一步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南安县域甘薯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3414"田间肥料试验设计的试验结果,旨在了解南安甘薯产区的N、P、K肥料施用效果,建立县域土壤的甘薯养分丰缺指标,并通过多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寻求甘薯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施肥量。甘薯施用N、P、K肥增产增效较为显著,其增产增收效果NPKNKP,单位肥料效益PNK。南安县域内甘薯的土壤养分丰缺等级指标划分为3级,即当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含量分别为75 m g/kg、20 m g/kg、65 m g/kg时为低,在75~177 m g/kg、20~40 m g/kg、65~135 m g/kg时为中,177 m g/kg、40 m g/kg、135 m g/kg为高。甘薯推荐施肥量随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提高而减少。全市平均,甘薯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197.43 kg/hm2,P2O563.84 kg/hm2,K2O 226.32 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N 179.74 kg/hm2,P2O561.10 kg/hm2,K2O 212.50 kg/hm2。  相似文献   
997.
高淀粉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高淀粉甘薯高产栽培技术不同移栽时间、种植密度、施肥方法和起垄高度4因素组合试验发现,处理6组合〔5月29日每667m2植3040窝,起垄高度为25cm,每667m2施纯氮8kg(尿素17.5kg),五氧化二磷4kg(普通过磷酸钙33.5kg),硫酸钾14kg,人畜清粪水2400kg作底肥集中沟施。1次追肥:7月下旬收玉米后,每667m2用硫酸钾10kg对人畜粪水2400kg。〕的产量最高,与其他各组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8.
为进一步提高重庆市黔江区甘薯生产水平,满足甘薯加工企业对高淀粉甘薯原材料的需求,本文就黔江区优质高淀粉甘薯高产栽培技术作简略介绍,旨在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撑,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赣薯1号的品种特征特性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小区试验、理化测定等方法对赣薯1号的植物学特征、产量、品质及抗病性进行分析。[结果]赣薯1号是利用紫心甘薯品系宁98-P-8与苏薯9号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紫色特用型甘薯品种。该品种单株分枝6~8个,单株结薯整齐、集中,薯皮、薯肉均为紫色,抗黑斑病和根腐病,不抗茎线虫病,熟食质地细嫩,粗纤维少,产量表现稳定,较对照宁紫1号增产9.56%~11.87%。[结论]赣薯1号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作为鲜食和食品加工原料,还可作为亲本进行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000.
浙紫薯1号紫甘薯在早收栽培下推迟收获的分期挖薯试验结果表明,浙紫薯1号不仅具有结薯早、前期薯块膨大快的特点,而且后期薯块膨大增重比例也相当高;浙紫薯1号在早收栽培下,延后收获,也能取得较高的产量,单个薯块超过400g的比例较小,薯块大小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