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6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21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6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东北梅花鹿优化育种规划中育种目标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东北梅花鹿依据经济指标确定育种目标的问题 ,以及在东北梅花鹿育种规划中 ,应如何挑选在综合育种目标中的生产性状及其对应的选择性状。并着重介绍了应用综合育种值作为数量化育种目标的方法。指出在确定以茸用为主的东北梅花鹿育种目标时 ,除了主要考虑茸用性状外 ,还应适当地考虑繁殖和使用寿命等性状 ,同时对于直接影响茸鹿生产效益的直接性状和次级性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2.
6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钙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饲粮中不同钙水平对6岁生茸期梅花鹿的钙、磷、氟消化代谢的影响。选4头健康、生茸正常的6岁生茸期梅花鹿 ,分别放入4个特制的消化代谢笼中 ,接受4个钙水平(Ⅰ:0.74 %、Ⅱ :0.92 %、Ⅲ :1.09 %、Ⅳ :1.27 %)的饲粮处理 ,按4×4拉丁方设计进行钙平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4个饲粮钙水平对钙的消化率和代谢率的影响 ,均以第Ⅰ组效果较好 ,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而对磷、氟的消化率和代谢率影响显著(P<0.05) ,这些指标均随钙水平提高而降低 ;对血清钙、磷、羟脯氨酸(HPY)的含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尿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上述结果 ,在本试验设计范围内 ,6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钙水平和钙磷比分别为0.74 %、1.54 :1  相似文献   
93.
选用 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 ,用 3种含有不同能量浓度的精料补充料日粮 ,按 4× 3拉丁方试验设计 ,对瘤胃内 pH值、氨态氮 (NH3 N)、三氯醋酸沉淀蛋白 (TCA P)和总挥发性脂肪酸 (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组分百分率。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能量浓度对瘤胃内 pH值、NH3 N浓度、TVFA浓度没有显著的影响(P >0 0 5) ;而对玉米青贮采食量及TCA P浓度影响显著 (P <0 0 1 ) ,随着日粮能量浓度的提高 ,瘤胃内TCA P浓度也极显著的提高 (P <0 0 1 )。试验结果还指出 ,瘤胃内主要代谢参数均受进食的显著影响 ,在采食前后不同时间点均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4.
我国茸鹿育种研究进展及现代茸鹿育种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综述了我国茸鹿育种自 1 958年始至今历经 42年 3个阶段 ,成绩显著 ,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95.
梅花鹿精子冷冻前后形态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冷冻前后的梅花鹿精子的形态和超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梅花鹿精子全长61.6±2.70μm,其中头长7.19±0.47μm,中段长12.08±0.75μm。线粒体的螺旋数是63.68±4.66旋,中段线粒体每个螺旋约由3~5个线粒体组成。梅花鹿精子超微结构有3个特点:一是头部的厚度为牛、羊、猪精子的1/2;二是在中环处的质膜未见反折现象,并且主段与中段的联接是以套管式镶嵌;三是末段以9+2结构变成20根(12+7+1)单丝管形式排列。冷冻处理可使梅花鹿精子顶体膨胀,顶体内容物丢失,顶体内发生空泡,顶体外膜自身囊泡化,线粒体发生断裂和丢失,末段纤维束因质膜丢失而分散成扫帚状。冷冻后的梅花鹿精子畸形率极显著增高(P<0.01),冷冻解冻是致使梅花鹿精子顶体完整率和活力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26头白唇鹿、41头马鹿和11头梅花鹿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谱及其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三种鹿的LDH都有LDH1、LDH2、LDH3和LDH5四种同功酶;LDH3同功酶具有1~3条亚带,LDH5具有显现酶活性和不显现酶活性两种表型而呈现多态性;白唇鹿的LDH同功酶酶谱及其多态性有较明显的种的特征。  相似文献   
97.
梅花鹿人工养殖在我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通过对近几年来我国梅花鹿能量代谢与能量需要方面研究的回顾,总结了成年公鹿绝食代谢产热量、维持能量需要量、生茸期能量代谢规律、不同生理时期饲粮中适宜能量浓度以及能量需要量等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8.
采集林麝DNA样本获得快捷、有效的DNA提取方法是其分子标记,良种遗传选育的分子基础。以林麝粪便为研究对象,用常规和改良的方法比较提取林麝粪便DNA的效率,两种方法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集林麝粪便后分别在空气暴露0、2、4、6d。用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种方法提取粪便DNA,以林麝GAPDH为目的基因,用PCR方法扩增样本。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目的条带,以空气暴露0d的粪便DNA条带光密度值为参考,2、4、6d粪便DNA条带光密度值与0d进行比较获得相对光密度值。结果发现,随着时间延长,林麝粪便逐渐失去光泽,表面粗糙;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提取林麝DNA。试验组2d和4d与0d相比较DNA水平显著上升,6d与0d没有显著差异;对照组仅在2d提取的DNA水平上升,而4d和6d显著下降到0d的水平。以对照组为参照,两组各时间点相比,试验组获得的D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提取DNA的方法可显著提高林麝粪便DNA的获得率。  相似文献   
99.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用食痕法(evidence of feeding on forage)观测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简称坡鹿)对18种草本和18种灌木类饲草的采食部分占整株草本植株或占整枝灌木主枝条的尺寸比,同时测定各饲草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结果显示,按旱季与雨季的(全年)平均值,坡鹿对草本类饲草的采食尺寸比为49.29%,对灌木类饲草为57.3%;草本类饲草的ADF含量为9.91%,灌木类饲草为9.19%;无论草本还是灌木类,坡鹿的采食尺寸比随饲草ADF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研究表明,在大田自然保护区围栏内,坡鹿对ADF含量在10%以上的饲草不喜食,饲草纤维物质含量是坡鹿在围栏内扩充采食部位以增加营养摄入量的限制性因子,在旱季种植并收割饲草投喂坡鹿时,应避免其纤维物质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100.
麝的食性和人工饲料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麝的食性和人工养麝常用饲料的研究概况。针对养麝生产中存在的饲料应用技术问题,总结了西北地区人工养麝常用饲料种类的分类、营养价值和麝各生物学时期饲料配方,强调了药用植物在麝饲料中的营养功能以及麝常用饲料采集、加工利用的方法。提出了加强人工养麝饲料技术的基础应用研究、研制麝全价配合饲料是提高人工养麝技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