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1篇
  16篇
综合类   135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吉林省盛夏最强的一次雷暴大风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雪艳  张梦远  姚瑶  张硕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402-10404,10428
利用高(低)空观测数据、多普勒雷达等相关资料,从天气背景、热力条件、水汽分布、能量场分布特征、不稳定度参数特征等方面,分析了2006年7月13日吉林省盛夏最强的一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这次雷暴大风天气是由飑线造成的,低空增温、增湿与对流层中层干侵入的相互作用下使得对流风暴发展旺盛,下沉气流外流,导致地面出现强风;多普勒雷达提供的反射率因子及径向速度图能有效监测雷暴大风,反射率因子回波为带状或线状,在径向速度图上有大风区和中层径向速度辐合,风场上有明显的垂直切变,这些指标对大风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2.
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的生理分化及小种动态情况,分析玉米大斑病加重的原因。采用常规Ht单基因(Ht1、Ht2、Ht3、HtN)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对2010年采自辽宁、吉林、黑龙江省22个县(市)88份玉米大斑病菌的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0、1、2、N、12、1N、23、2N、3N、12N、123N、123、23N和12N号14个生理小种;东北地区大斑病菌生理分化明显,出现了能够克服多个抗性基因的小种,其中,0号和1号生理小种分别占供试菌株的37.5%和20.5%,为优势小种;所鉴定的88个菌株对Ht1、Ht2、Ht3和HtN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分别为45.5%,30.7%,15.9%,23.7%。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种间的变异频率开始趋于复杂化,不断有新小种出现。玉米大斑病菌新小种出现0号和1号以外其他小种,出现频率升高和品种抗性丧失是导致玉米大斑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3.
王巍  张硕 《森林工程》2007,23(6):21-24
依托于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实验室的装配流水线,进行台式电脑主机装配流水线实验数据的采集,找出瓶颈所在,并通过并行工程的方法改善瓶颈环节、提高效率,以使台式电脑主机装配流水线有初步的改善,达到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84.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发生的规律,气象因子是该病发生的外部主要因素,当7~8月份玉米田间,日平均气温在32~34℃,相对湿度大于70%时,感病株开始表现危害症状,2~3d即倒而死。防治要注意农业、物理、化学措施兼用。  相似文献   
85.
该文阐述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发生的规律,气象因子是该病发生的外部主要因素,当7~8月份玉米田间,日平均气温在32~34 ℃,相对湿度大于70%时,感病株开始表现危害症状,2-3 d即倒而死.防治要注意农业、物理、化学措施兼用.  相似文献   
86.
87.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6年6月份以来,我国多个省份暴发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为全面了解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以及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采用RT-PCR的方法,对从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期间,来自于19省(市)共474份样品进行高致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酸的检测,结果检出阳性样品294份.在各省不同时期样品中均有阳性样品检出.通过对阳性样品进行Nsp2基因和ORF5基因扩增,序列分析发现所有检测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株高度同源,为同一毒株遗传变异而来,所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毒株与HB-1株遗传关系最近;且Nsp2均缺失30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88.
本试验用风味蛋白酶及碱性蛋白酶,以pH值、酶用量及时间为因素,采用三因素三水平L9(33)正交试验确定葡萄籽多肽制备最佳的酶和酶解条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优于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的最佳水解条件是pH值为11.5、酶用量为0.9%、水解时间为18h的条件下达到最大水解度46.16%。葡萄籽多肽有很强的清除DPPH.和H2O2的能力,有一定的清除O2-.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且总还原力随浓度增加而增加。葡萄籽多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1515、黑曲霉和青霉都有较强抑制作用,其抑菌率分别为70.77%、65.28%、59.07%、60.71%、60.71%和50.86%。另外,葡萄籽多肽具有很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多肽中存在抗氧化肽、抑菌肽、表面活性肽。  相似文献   
89.
以不结球白菜感病品种‘矮脚黄’为材料,采用ELISA和Real-time PCR技术研究了芜菁花叶病毒(TuMV)侵染后不结球白菜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茉莉酸(JA)的动态变化以及内源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TuMV侵染后,植株发病症状的严重程度与IAA含量呈正相关;光敏色素相关蛋白基因PAP1对IAA的合成起负调控作用。处理植株体内GA3含量及其代谢相关基因,即原表皮因子基因PDF1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植株,而ABA含量则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不断积累,始终高于对照植株。且发病症状越严重的植株中,GA3含量越低,ABA含量越高。处理植株JA含量和JA诱导基因,即营养贮藏蛋白基因Vsp1表达量在接种后均出现2次上升,且植株病症越严重,JA含量越低。TuMV侵染后,植株中IAA/ABA和GA3/ABA的值则明显低于对照植株,表明TuMV的侵染破坏了内源激素的平衡,干扰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0.
中国对虾同化率和转换效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硕 《水产学报》1999,23(1):99-103
我国广泛开展对虾养殖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由于发展和管理不当,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病害问题,使养虾产量大幅度下降[王清印1994]。虽然虾病的暴发性流行是对虾减产的直接原因,但环境条件的恶化也是一个主要因素。在中国对虾的池塘养殖中,其生长和代谢的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