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16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英文名Turbot,音译名为多宝鱼,是原产于欧洲的名贵经济鱼类。自1992年引进我国以来,在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广大养殖业者的不懈努力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不但攻克了大规模人工苗种繁育这一世界性难题,而且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使我国  相似文献   
72.
我国刺参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疾病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王印庚  荣小军 《齐鲁渔业》2004,21(10):29-31
从养殖设施、养殖工艺、生态环境、种参和种质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讨论,深入剖析了目前刺参养殖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我国养殖刺参的发病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阐明了海参疾病综合防治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73.
研究了可用于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水质净化用的硝化细菌的筛选以及系统发育分析。实验筛选得到了1株高净化能力的硝化细菌X3,其在28℃水温下对大菱鲆养殖水体中NO2--N的净化效果可达31.9%。采用16SrR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认为属于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  相似文献   
74.
养殖大菱鲆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大菱鲆养殖中常见疾病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系统地描述了这些疾病的流行特征、发病症状、危害程度、感染率及致病原等。同时为各种疾病提供了具体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对大菱鲆养殖生产与疾病防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系国内首次对养殖大菱鲆疾病进行的全面性报道。  相似文献   
75.
养殖大菱鲆的爱德华氏菌病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2004年5月至2005年9月间,先后对潍坊、烟台、威海和青岛等沿海区域养殖的大菱鲆自然发生的6宗爱德华氏菌感染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病原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大菱鲆爱德华氏菌病的致病菌。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病具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感染形式。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可引起大菱鲆肾脏、脾脏、肝脏、肠、鳃、皮肤等器官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其显著特点是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使得各器官组织出现巨噬细胞浸润现象。病鱼的组织病理变化以肾脏最为明显,包括巨噬细胞大量增生,多发性局灶坏死伴有渗出性炎症反应以及肉芽肿的产生;肾脏外观则显示异常膨大,正常组织转变为白色脓疡或豆腐渣状。本文属国内首次报道爱德华氏菌感染大菱鲆致病,为该鱼类的健康养殖和疾病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6.
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能寄生在多种海水鱼类的体表和鳃丝上,形成针头大小的白点,生产上俗称“白点病”。该病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给我国南方的海水网箱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借鉴了众多学者对刺激隐核虫病的研究,从刺激隐核虫的分类,生活史,鱼体病理特征,该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括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南方海水网箱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7.
新形势下农业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通过对农业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以黄海水产研究所为案例的技术转移工作特点和成绩的剖析,以及技术转移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提出了新形势下完善农业科研院所资助机制、建立技术转移的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及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等一系列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2014年10月,利用 PCR-DGGE 技术分析了标准化养殖池塘中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含物及附着基和底泥中细菌的菌群结构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仿刺参肠含物、附着基、底泥中细菌多样性较高,分别平均获得30.00±1.00、15.33±1.70、21.67±2.62条带,肠含物中细菌种类数显著高于附着基和底泥。聚类分析和戴斯系数表明,不同池塘的仿刺参肠含物样本单独聚为一支,相似性达到0.785,附着基和底泥样品聚为一支,平均相似性达到0.532。不同样品 DGGE 图谱中20条优势条带的切割、克隆、测序,共获得了20条细菌序列,表明肠含物细菌种类以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 sp.)、脱硫杆菌属(Desulfobacterium)、脱硫叠球菌属(Desulfosarcina sp.)、极地杆菌属(Polaribacter)、Algibacter sp.为主,附着基中主要以 Robiginitalea sp.和 Silicibacter sp.为主,底泥样品中主要以假单胞菌属(Proteobacterium)、噬胞菌属(Cytophaga)、Desulfosarcina sp.为主,肠含物中细菌特有种类的分离与鉴定为仿刺参养殖潜在益生菌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9.
为了探究刺参(Apoasichopus japonicus)保苗阶段(7–9月)最佳的附着基更换频率(changing frequency,CF),本实验在夏季保苗期设置5个附着基更换频率组,即CF10、CF20、CF_(30)、CF40和CF_(50)。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并结合传统细菌培养法和16S r DNA细菌鉴定技术对上述不同实验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F20组刺参整池增重和个体增重幅度最大,CF_(30)次之,CF_(50)组由于死亡率高,整池重量为负增长。CF20组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分别为(5.986±0.135)%/d和(95.231±0.265)/%,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F_(30)次之,而CF_(50)组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养殖用水中4NH+-N、2NO--N和COD随着附着基更换频率的降低而升高,并在第50天时分别达到0.53 mg/L、0.28 mg/L、0.18 mg/L。各实验组水体中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随附着基更换频率变化不明显,而附着基上的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随附着基更换频率的降低而升高,CF_(50)组异养细菌总数在第50天时达到1.38×105 cfu/cm2,弧菌数量达到1.5×104 cfu/cm2,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附着基上优势菌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dyticus)、需钠弧菌(V.natriegens)、马胃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quor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s)和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其中,溶藻弧菌为刺参条件致病菌,且一直存在于养殖系统中并逐步占据绝对优势。这与CF_(50)组在实验进行到43 d时开始出现化皮,50 d时开始出现死亡现象有一定的关系。同时,附着基长时间未更换,会滋生大量玻璃海鞘、日本毛壶、内刺盘管虫等敌害生物,争夺栖息空间和食物,导致刺参苗种生长减慢。综上,由实验结果显示,在7–9月高温季节每20 d更换一次附着基最佳。考虑到生产成本,附着基更换频率一般为20~30 d为宜。本研究结果为刺参苗种培育工艺的优化及刺参健康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0.
用福尔马林灭活哈维氏弧菌、鳗弧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大菱鲆弧菌和溶藻胶弧菌制备成五联灭活疫苗,添加黄芪多糖作为佐剂。分别用添加黄芪多糖佐剂组和无佐剂组对大菱鲆进行腹腔注射,在第7、14、21、28、35、42、56天采取血样并检测抗体效价、溶菌酶活力和SOD活力,第56天进行人工攻毒实验,测定免疫保护力。结果表明,黄芪多糖佐剂组(免疫组2)和无佐剂组(免疫组1)两组的溶菌酶活力和SOD活力都在第28天达到最高值,且黄芪多糖佐剂组显著高于无佐剂组(P<0.05)。两个免疫组抗体效价也都在第28天达到最大值,但黄芪多糖佐剂组要显著高于无佐剂组(P<0.05),其中免疫组2的哈维氏弧菌、鳗弧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大菱鲆弧菌和溶藻胶弧菌的抗体效价分别为27.25、26.75、28.5、28.75、26.25,免疫组1分别为26、25.75、26.75、27.5、25。用上述5种细菌分别进行人工攻毒实验,结果表明,免疫组2的免疫保护力依次为50.0%、50.0%、71.4%、62.5%、44.4%;免疫组1的免疫保护力依次为37.5%、30.0%、42.9%、50.0%、33.3%。实验结果证明,五联疫苗对大菱鲆具有免疫作用,而且添加黄芪多糖佐剂组的免疫效果显著好于无佐剂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