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了特异茶树品种"紫娟"幼嫩叶片和成熟叶片的基因表达差异。从256对引物组合中获得59个差异表达带,其中在幼嫩叶片中获得26个上调片段,成熟叶片中获得33个上调片段。通过GenBank BLASTX比对分析,所获得的片段包括转录因子、代谢相关蛋白、信号蛋白以及一些假设蛋白、未知蛋白和没有比对的基因片段。利用RT-PCR对片段ZM4、ZM7、ZM12进行表达特性分析表明,ZM4、ZM7、ZM12均在成熟叶片中上调表达。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理解"紫娟"茶树叶色转变的机理,以及相关基因克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2.
以抹茶、豆浆和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制备出具有抹茶风味的植物蛋白饮料。通过感官审评确定产品的基础配方,并以离心沉淀率、离心悬浮比、Zeta电位和黏度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复配合适的稳定剂。最佳配方为:抹茶0.6%、豆浆70%、白砂糖6%和盐0.03%;稳定剂复配结果为:黄原胶0.03%,羧甲基纤维素钠0.04%,单硬脂酸甘油酯0.1%(以上均为质量分数)。按此配比生产的豆浆抹茶饮料,体系均一稳定,色泽奶绿,茶香清新,豆香浓郁,醇厚爽滑。  相似文献   
63.
茶叶是中国特色的经济作物和高附加值的天然饮品,快速、准确的营养诊断和品质监控是保证茶叶制品质量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传统茶叶质量评价方法和近年来涌现出的快速检测技术的局限性,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特性和该技术应用于茶叶领域的研究论文关键词的演变过程,详细评述了该技术在茶制品关键组分快速检测、茶制品质量控制、数字化光谱快速分析仪创制和技术标准开发中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在茶叶分析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4.
HPLC-DAD分析红茶儿茶素类物质和咖啡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梯度洗脱的儿茶素类和咖啡因HPLC-DAD灵敏、快速的定量方法。确定最佳波长为205 nm,5种儿茶素(EGCG,EGC,ECG,EC,+C)和咖啡因的检测限(LOD)达到0.01~0.04 g.mL-1。采用反向C18(150×4.6 mm,ID;5μm)柱分离,以乙腈和0.03%三氟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1 mL.min-1的流速下,整个色谱运行过程仅需15 min。目标物质的回收率在92%~110%范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7%。该方法稳定性好、专一性强,适合红茶儿茶素类和咖啡因的准确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5.
茶叶中L-茶氨酸HPLC-PDAD分析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0.05%三氟乙酸和50%乙腈为流动相,应用HPLC-PDAD建立了茶叶中未衍生化L-茶氨酸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L-茶氨酸的紫外吸收波长范围在190~240 nm之间,且在199 nm具有最大吸收峰.在0.02~1.00 mg·mL-1范围内,L-茶氨酸峰面积与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8343×106X 1.8201×105(r2=0.9991).6大茶类各样品L-茶氨酸含量(RSD)在0.24%~1.74%之间,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21%~101.28%.  相似文献   
66.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茶叶品质属性甄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叶品质属性的快速准确甄别是当前茶叶行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不同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偏最小二乘法、标准法),对茶叶进行快速无损检测,从而判定类别.结果表明,基于提取的茶叶近红外光谱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的甄别效果优于标准法,可以直观地将59个来自不同产地、品种和加工工艺的茶叶样品进行准确的分类判定.  相似文献   
67.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判别普洱茶发酵程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实现对普洱茶发酵程度快速判别,该研究提出了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普洱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发酵是普洱熟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目前对于发酵程度的评价主要依赖感官审评,缺乏客观的量化依据。试验以轻度发酵、适度发酵和过度发酵3个不同发酵程度的普洱茶为研究材料。首先对采集得到的原始光谱进行标准归一化(SNV)预处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式识别方法构建普洱茶发酵程度鉴别模型,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通过交互验证的方法对模型的最佳主成分因子数(PCs)进行优化。当主成分因子数为9时,ANN模型所得到的结果最佳,模型交互验证识别率和预测识别率分别为98.9%和97.8%。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能够实现对普洱茶发酵质量的快速判别,评判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优于感官审评。  相似文献   
68.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绿茶杀青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绿茶杀青中因鲜叶大小、季节差异以及内部含水量不同等因素影响杀青叶质量的问题,设计了杀青自动化控制生产线,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杀青后鲜叶含水量在线精确测量,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调节投叶量或滚筒转速,从而保证鲜叶杀均杀透。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技术和装置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在线检测误差在2.37%±3.53%范围内。  相似文献   
69.
对比研究了普洱茶、绿茶和咖啡碱以3种剂量(5、25和50 mg·kg-1·d-1)对小鼠灌胃给药之后,咖啡碱在小鼠体内的吸收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以咖啡碱剂量为25和50 mg·kg-1·d-1,分别灌胃小鼠普洱茶、绿茶和咖啡碱纯品,普洱茶灌胃后小鼠血浆中咖啡碱的水平明显低于灌胃绿茶和咖啡碱组。同时,用AUC(30-150 min)梯形计算公式计算咖啡碱吸收总量,灌胃咖啡碱剂量为25和50 mg·kg-1·d-1的普洱茶血液中咖啡碱总量也明显小于灌胃绿茶和咖啡碱(P<0.05)。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咖啡碱剂量下,普洱茶中的其它成分能够显著抑制咖啡碱的体内吸收。  相似文献   
70.
基于图像和光谱信息融合的红茶萎凋程度量化判别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了实现对红茶萎凋程度量化判别,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将图像和光谱信息融合后分别与线性判别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法结合的技术,进行工夫红茶萎凋程度定性判别及儿茶素与氨基酸比值定量预测研究。通过对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5个特征波长和对应的光谱特征值,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提取5个特征波长图像的纹理特征值,并采用连续投影算法优选出14个纹理特征值,然后分别以光谱和纹理特征值融合数据建立红茶萎凋程度的线性判别模型和儿茶素与氨基酸比值的偏最小二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所研究的方法和建立的模型对工夫红茶萎凋程度判别准确率达到94.64%,儿茶素与氨基酸比值预测相关系数为0.8765,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434,预测结果较好。证明应用这两种方法能实现对红茶萎凋程度量化判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