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1 品种选择 越冬莴笋、春莴笋选用耐寒、适应性强、抽薹迟的品种,如耐寒白叶尖、耐寒二白皮、苦荬叶等.夏、秋莴笋,选用耐热的早熟品种,如耐热白叶尖、苦荬叶、耐热大大花叶、特耐热二白皮、油麦菜等.  相似文献   
53.
54.
假蒟(Piper sarmentosum Roxb.)是胡椒科胡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蛤蒟、蛤蒌、山捞、山蒌等,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地[1].假蒟呈匍匐状生长,逐节生根,可长至10 m以上.叶片心形,膜质,具有光泽,叶背脉络清晰且凸起,观赏性强.雌雄异株,穗状花序,花期4~11月,果期5~12月.假蒟作为新型特色芳香蔬菜,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食用价值高且食法多样,更是良好的园林地被植物,具有较高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5.
规模化培育机插秧必须使用育秧基质。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商品有机基质,能培育出素质较好的秧苗,但成本过高,制约了机插秧的大面积推广。笔者通过试验探索了红黄土谷壳混配基质规模化培育机插秧新技术,与高质量的有机商品基质育秧相比,红黄土谷壳混配基质亦可培育出同等质量的机插秧苗,并显著降低成本,适合工厂化、规模化培育机插秧。  相似文献   
56.
以在大田已结商品苦瓜植株的顶芽和侧芽作外植体为主,进行组培快繁研究,针对不同株龄的外植体,比较了不同的激素类型及配比组合对诱导不定芽形成、芽增殖以及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建立了大田苦瓜的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不同株龄的外植体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均能很好地被诱导,但株龄越长的材料诱导不定芽所需时间越长。苦瓜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3 mg/L+NAA 0.3 mg/L,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1 mg/L,不定根形成最适培养基为MS+IBA 0.1 mg/L。在相同栽培条件下,苦瓜组培苗长势比实生苗弱,但是其果实性状与实生苗无异,且具有提早成熟、整齐度高等优点,因此在苦瓜生产上,应改进栽培条件,逐步推行组培苗作为生产用苗。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直立生菜营养生长期长短对其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立生菜的株高、叶片数均与定植时间具有直线线性正相关:直立生菜的产量与采收时间相天,采收时间延长,产量随之增加;定植51 d后,老叶的水分、维生素C和粗蛋白含量均高于嫩叶,嫩叶的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硝酸盐含量均高于老叶,老叶和嫩叶的品质虽有一定的差别,但老叶仍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美国引进蔬菜新品种——太阳牌豌豆苗的营养品质及其在不同播种密度下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美国豌豆苗属于高水分、高还原糖、高粗蛋白、高可溶性固形物、高Vc、低硝酸盐的蔬菜;每667m2播种量为10kg的初始收获天数比每667m2播种量为12.5kg的处理提前了0.4d;每667m2播种量为10kg和12.5kg的处理之间的株高、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和产量均没有显著差异。建议栽培豌豆苗时采用每667m2播种量为10kg的方式,既可降低成本又可保证其生长特性与产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59.
细菊生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较强的特点。细菊生菜植株叶面皱缩,叶缘波状浅裂,食用纤维较多,适应性较广,适于全国各地种植。由于细菊生菜味道清香、品质上佳、商品性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目前对细菊生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品种介绍和栽培技术方面,对细菊生菜的生长特性、品质研究报导较少,本研究对细菊生菜的生长特性、产量、营养品质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开展细菊生菜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紫背菜具有菊科类植物的特殊清香,风味独特,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保健蔬菜。研究表明,紫背菜在食用、营养等方面具有较大价值。本文总结了紫背菜的生物学特性与水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