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09篇
林业   12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7篇
  38篇
综合类   598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975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酵母硒对白羽肉鸡宰后成熟过程中线粒体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以饲喂不同酵母硒添加量日粮肉鸡的胸肉为研究对象,测定宰后成熟过程中鸡肉线粒体氧化损伤程度、抗氧化酶活性、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及肉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宰后成熟过程中,酵母硒饲喂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开放程度、线粒体膜通透性、Caspase-3以及Caspase-9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硒含量、胞浆细胞色素c (cytochrome c,Cyt-c)还原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酵母硒饲喂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在宰后成熟初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其他时间点虽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酵母硒饲喂组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lar fragmentation index,MFI)在宰后成熟过程中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对应的剪切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喂酵母硒通过降低鸡肉线粒体的氧化损伤进而抑制了细胞凋亡,最终减弱了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  相似文献   
52.
研究依据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对EDTA/胰酶消化敏感性不同,分离纯化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并以其进行生长曲线和细胞凋亡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荷斯坦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在DMEM/F12培养基中生长旺盛,第3代细胞在2.5×104个细胞/孔的起始浓度下,生长周期明显,7 d左右可以达到100%汇合。第11代细胞达到100%汇合的时间较第3代细胞延长3 d左右,细胞出现滞长现象。用膜联蛋白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输卵管上皮细胞凋亡,发现输卵管上皮细胞在生长期细胞凋亡速度慢,在接触生长期中短期内饥饿培养对凋亡影响不大。9代以前细胞凋亡率每代增加约1%左右,但9代后凋亡率明显加快,在9代时为15.5%,11代时已经达到了20.7%,13代为26.4%。因为细胞凋亡时细胞的核质出现退化,提示以输卵管上皮细胞作为核移植供体材料或建立早期胚胎发育的共培养体系时,应该使用10代以前的细胞为宜。  相似文献   
53.
通过试验研究凋亡因子Caspase-9在肉用绵羊主要生殖器官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生理意义.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Caspase-9在肉用绵羊主要生殖器官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Caspase-9只在细胞质中表达,其在卵巢中主要分布于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及颗粒性黄体细胞,而卵泡膜性黄体细胞中未见表达;黄体期,主要表达于子宫的浅层腺体腺上皮细胞、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子宫颈黏膜固有层的淋巴小结、输卵管黏膜上皮分泌细胞和纤毛细胞、峡部的浆液性腺的腺上皮细胞;卵泡期,子宫和输卵管各个部位阳性反应不明显.在正常生理情况下,Caspase-9参与了肉用绵羊主要生殖器官周期性变化的调控和子宫黏膜免疫,对生殖器官功能的稳定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研究天府肉鸭腔上囊胚胎及胚后发育期Bcl-2、Bax、Fas、FasL蛋白的表达。将20只天府肉鸭分为4组,即24天胚龄(E24),胚后3、8、29周龄(P3、P8、P29),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结果显示,Bcl-2、Bax、Fas、FasL在各组滤泡淋巴细胞中均有表达,FasL还表达于滤泡间上皮。滤泡皮质和髓质淋巴细胞Bcl-2阳性率呈递减的变化趋势(髓质P3~8除外);皮质和髓质淋巴细胞Bax阳性率在E24~P8恒定,P29上升;皮质和髓质淋巴细胞Bcl-2/Bax值呈下降趋势,但皮质在P3~8恒定,髓质在P3~8上升;滤泡皮质和髓质淋巴细胞Fas阳性率在E24~P3上升,P3~8下降,P8~29上升;皮质和髓质淋巴细胞FasL阳性率变化规律与Fas相似,但皮质在P3~8恒定。滤泡皮质淋巴细胞Bcl-2阳性率及Bcl-2/Bax值在E24~P8明显高于髓质,在P29则显著低于髓质;皮质淋巴细胞Bax阳性率在E24~P8与髓质无显著差异,在P29则明显高于髓质;皮质淋巴细胞Fas和FasL阳性率在E24~P8明显低于髓质,在P29则显著高于髓质。结果提示,Bcl-2、Bax、Fas、FasL是鸭腔上囊胚胎及胚...  相似文献   
55.
很多宿主细胞在病毒感染下通常会启动caspases通路凋亡途径导致细胞死亡,避免病毒的进一步扩增和传播.但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病毒能利用激活的caspase蛋白酶对自身(非)结构蛋白进行特异性剪切,以利于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或参与病毒或宿主其他基因的转录调控等过程.作为一个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关系的新的研究领域,论文对...  相似文献   
56.
李岚  段纲 《动物医学进展》2011,32(9):102-105
病理技术是病理诊断的基础,也是病理研究中的方法学,在生物医疗活动中占有重要作用.组织病理技术作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各项研究中不断进行着新的探索,发展和形成了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激光共聚扫描显微等多种现代病理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就近年来组织病理...  相似文献   
57.
科技动态     
脑肠肽类物质参与调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生过程为探讨脑肠肽类物质血管活性肠肽(VIP)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安庆师范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人工感染14日龄SPF鸡,于感染后1、3、5、7、11、  相似文献   
58.
研究华蟾毒精(cinobufagin,CBG)体外对人胃腺癌细胞MGC-803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MTT法测定CBG对胃腺癌MGC-803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采用光镜观察CBG对人胃腺癌细胞MGC-803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BG对MGC-803细胞的抑制作用、细胞周期及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一定浓度范围内CBG对MGC-803细胞的增殖有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光镜下可见细胞形态明显发生变化,细胞变圆,分泌颗粒增多,细胞折光性下降,大部分细胞脱壁;流式细胞仪检测MGC-803细胞,G1期细胞减少,大量细胞停滞在G2/M期,凋亡细胞增多。CBG对MGC-803细胞的抑制作用与诱导其细胞阻滞及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9.
猪瘟发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猪瘟病毒(CSFV)毒株的毒力强弱。CSFV感染后最早检测到的是淋巴细胞数目的减少。一些CSFV毒株可以导致淋巴细胞减少症,其严重程度根据毒株的毒力不同而有所差别。这种淋巴细胞的耗竭是由于非感染的旁细胞凋亡所引起的。本试验分别用CSFV强毒株和中等毒力毒株进行感染,于感染前和感染后3d收集外周血单核细胞,并进行微阵列比较分析,以分析这些细胞中与毒株毒力相关的转录调节。结果显示,毒株之间的主要不同在于宿主反应的动力学:对于强毒株细胞的反应是强烈且迅速的,对于中等毒力毒株则是渐进且迟发的。尽管两种毒株都对细胞死亡/凋亡相关的IFN刺激基因进行强烈地正调节,但两者的调节有明显不同,表现在两种不同毒力毒株介导的淋巴减少症的启动及程度不同。另外,死亡受体凋亡途径(TRAIL-DR4,FASL-FAS和TNFa-TNFR1)也会受到不同的调节。研究结果显示,CSFV毒株可能增强α-IFN反应,导致淋巴细胞的旁杀作用及淋巴细胞减少症,其严重程度可能是由宿主细胞对IFN产物及下游效应器调节失控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0.
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猪未成熟(GV期)、成熟(MⅡ期)卵母细胞和体外受精(IVF)及胞浆内单精注射(ICSI)2-、4-、8-、16-细胞胚胎和桑椹胚DNA甲基化相关基因(Dnmt1和Dnmt3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检测胚胎抗凋亡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水平.结果发现,Dnmt1在卵母细胞呈高水平表达;在胚胎发育早期,IVF胚胎和ICSI胚胎的Dnmt1的表达量均急剧降低,可能与胚胎早期的去甲基化有关;与IVF胚相比,ICSI胚胎具有相同的Dnmt1表达趋势,只有在4-细胞时高于IVF胚胎.Dnmt3a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就开始下降,经2-~8-细胞阶段的低水平表达后又开始上升.与IVF胚胎相比,ICSI胚胎8-细胞后Dnmt3a表达量小于IVF胚胎.随着胚胎的不断发育,IVF与ICSI胚胎的抗凋亡基因Bcl-2 mRNA表达量均逐渐下降,且ICSI胚胎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说明胚胎抑制凋亡的能力下降,有可能是影响胚胎发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