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09篇
  免费   869篇
  国内免费   606篇
林业   777篇
农学   848篇
基础科学   140篇
  412篇
综合类   7570篇
农作物   448篇
水产渔业   5479篇
畜牧兽医   4462篇
园艺   1110篇
植物保护   1638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442篇
  2021年   510篇
  2020年   524篇
  2019年   553篇
  2018年   324篇
  2017年   425篇
  2016年   514篇
  2015年   603篇
  2014年   1121篇
  2013年   818篇
  2012年   1208篇
  2011年   1275篇
  2010年   1125篇
  2009年   1291篇
  2008年   1259篇
  2007年   1135篇
  2006年   969篇
  2005年   986篇
  2004年   798篇
  2003年   783篇
  2002年   683篇
  2001年   636篇
  2000年   479篇
  1999年   438篇
  1998年   428篇
  1997年   427篇
  1996年   397篇
  1995年   354篇
  1994年   299篇
  1993年   299篇
  1992年   253篇
  1991年   220篇
  1990年   193篇
  1989年   214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9篇
  1974年   8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为了实现稻田消纳罗氏沼虾养殖尾水过程中水稻稳产及养分利用效率最大化,设置CK(空白对照)、BC(添加生物炭)、TG(添加土壤改良液)、BT(生物炭及土壤改良液分别减半)4个处理,依据养分运移状况及水稻生长指标的比较,筛选适宜材料类型。结果表明,BC、TG及BT的添加对表层土壤(0~10cm)TN累积、土壤(0~25cm)TP累积及养分损失,BC、TG对土壤(0~25cm)TN累积及养分损失均存在正面效应;TG显著促进表层土壤(0~10 cm)NO3 -累积(P<0.05);除BC外,其他材料的养分表聚作用均促使TN、TP向根部运移(P<0.05);BT处理中灌浆期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TG和CK(P<0.05),材料处理组在第一节间长度均显著低于CK(P<0.05),其余处理间的差异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处理的理论和实际产量间的差异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相较于其他材料,有效截留NO3 -为主氮素养分,提高养殖尾水养分利用率,降低淋洗污染风险;显著控制水稻底部节间生长,降低倒伏风险;且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性状并无显著抑制作用,因而将其作为水稻消纳罗氏沼虾养殖尾水中养分利用效率提升材料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2.
 本研究从节瓜根际分离到一株具有防病促生功能的荧光类假单胞菌FP1761。该菌株对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具有拮抗能力,能够解钾、解有机磷和无机磷,可产生氨、蛋白酶、嗜铁素、吲哚乙酸。生物测定表明菌株FP1761可显著促进小麦生长。生理生化、平均核苷酸相似度、16S rDNA和多基因分析将FP1761鉴定为摩拉维亚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raviensis)。菌株FP1761基因组草图全长6.12 Mb,(G+C)含量为59.9%,共编码5467个基因序列。将该菌株与种内3个代表性菌株进行泛基因组和核心基因组分析,共产生 4 357个共有基因,菌株FP1761特有基因327个。利用antiSMASH对菌株次生代谢基因簇进行预测,发现其含有8个潜在的次生代谢产物基因簇。其中两个基因簇与嗜铁素pyoverdine合成相关,未见聚酮类合成基因。基因组分析发现,该菌株具有与病原性假单胞菌相似的III型分泌系统,但丢失了效应蛋白调控因子hrpS和转运相关的hrpHhrpK1基因。对全基因组扫描,菌株FP1761仅保留了病原性假单胞菌的保守效应蛋白AvrE和HopAA1-1。FP1761是目前已发现的唯一具有III型分泌系统的摩拉维亚假单胞菌。本研究表明摩拉维亚假单胞菌FP1761具有潜在的植物防病促生功能,但其III型分泌系统与植物益生互作机制有待进一步解析。  相似文献   
43.
44.
45.
46.
玉米黏虫(Mythimna separata)是一种常见的鳞翅目害虫,具有暴发性和迁飞性,对农作物危害严重.虫生真菌是昆虫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大类群,可以有效地控制自然界中害虫的种群数量.为了防治玉米黏虫和与玉米黏虫相近的草地贪夜蛾,丰富虫生真菌菌种资源,以采自重庆江津高粱地中的玉米黏虫僵虫为实验材料,运用传统培养方法分离鉴定了6株真菌.经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这6株真菌归类于3个属,分别为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以及鬼伞属(Coprinellus).虫生真菌能够引发昆虫感染发病,将害虫的种群数量长期控制在较低水平以下,在生物防治方面很有意义.此次分离纯化得到镰刀菌属(Fusarium)和青霉属(Penicillium)的真菌均有潜在的杀虫能力,鬼伞属(Coprinellus)真菌具有防治线虫的潜力,这些真菌对玉米黏虫和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7.
48.
南极磷虾均质槽是南极磷虾脱壳生产线的核心设备之一,其主要不足是均质槽中的南极磷虾与海水的质量比例不可测,不稳定的供料水平影响着整条生产线的产品质量,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建立了基于传感测控的南极磷虾均质槽物理模型及基本控制方法,并进一步建立了均质槽的虾水比精确数学控制模型,最终构建了以虾水比精确控制为目标的智能运行模式,完成了南极磷虾均质槽智能运行模式的建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基于精确数学控制的南极磷虾均质槽系统,能够较好地实现均质槽中虾水比的控制,液位波动幅度低于1%,虾水比控制误差低于1.5%,参数指标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49.
为了验证噻虫·高氯氟(15%悬浮剂)的田间防效及用药安全性,进行了小麦蚜虫的药效实验。结果显示,在蚜虫发生始盛期施用噻虫·高氯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小麦增产效果明显,对天敌的杀伤力较小。推荐噻虫·高氯氟使用剂量每667m2用量8g~10g,可根据当时虫量和防治要求适当调整用量。  相似文献   
50.
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草地贪夜蛾寄生性天敌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于2019年5月入侵贵州黔东南地区,严重威胁当地农业生态。黔东南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是挖掘草地贪夜蛾自然天敌的重要基础。为明确黔东南地区草地贪夜蛾天敌的发生情况,2019年5月至7月,采用五点取样法对选取的3个地点开展调查。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黔东南地区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有5类,分别为白僵菌属、绿僵菌属、茧蜂科、姬蜂科和黑卵蜂属昆虫,寄生率最高分别为45.50%、57.00%、3.00%、20.00%和12.50%,寄生草地贪夜蛾幼虫期4种天敌综合控制力最高达96.50%。本研究可为草地贪夜蛾天敌资源挖掘与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