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本文报告了吉林省叉丝壳属的8个种,其中吉林省新纪录种3个,即:双盾木叉丝壳Microsphaera dipellae Yu & Lai;叶底珠叉丝壳M.securimegae Tai & Wei;费氏叉丝壳M.fresii Lv.前2个种是东北地区新记录种;同时明确了前人记载中对吉林省是否存在互有矛盾和不确切的3个种:小檗叉丝壳M.berberidis(DC.)Lv.var.berberidis;锦鸡儿叉丝壳M.caragamae Magn和粉状叉丝壳M.alphilodes Griff.Maubl.并增补了部分新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42.
本文汇录了吉林省白粉菌4个属:球针壳属PhyllactiniaLev、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Kunze、叉钩丝壳属SawadaiaMiyabe、钩丝壳属UncinulaLev,共7个种。其中1个种为省内新纪录种,即细柱柳钩丝壳Uncinulasalici-gracilistylaeHomma,有1个寄主植物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3.
对玉米小斑病的重要流行环节-孢子萌发侵入、病斑潜育显症扩展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叶面渗出物和花粉对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叶面保湿时间(x)和附着胞形成率(y)的关系大体呈一“S”型曲线,两者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exp[-4.497exp(-0.098x)]描述。温度(x)和附着胞形成率(y)的关系呈单峰曲线,两者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sin(-3.371x+0.376x^2-0.004x^3)描述。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玉米对小斑病侵染的抵抗力增强。增施磷、钾肥可降低小斑病的侵染率。小斑病在玉米上的潜育期为4—6d,显症期约为7d;病斑日龄(x)与病斑长度(y)的关系呈倒“J”型曲线,两者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sin(42.645x-10.940x^2+0.950x^3)描述。  相似文献   
44.
应用系统分析及定量流行学方法对烟草野火病的重要流行环节进行了初步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野火病菌只要一接触伤口 ,就完成侵入过程。野火病发病数量与接种体数量的 2 / 3次方成正比。野火病菌的侵染概率 (Y)与露温 (x)的关系为一单峰曲线 ,其回归式为Y =sin(- 2 1x +0 32x2 - 0 0 36x3 )。侵染概率 (Y)与叶表湿润时间 (t)、风速 (v)、空气相对湿度 (h)的关系 ,均为直线关系 ,其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 =1 6 4+0 .19t ,Y =1.0 5 8+0 .0 46v ,Y =- 3.8481+0 .0 86 9h。在吉林省生态条件下野火病潜育期为 3~ 5d ,其逐日显症率 (Y)与显症后顺序日数 (d)的关系为“S”型曲线 ,其回归方程为Y =1/ (1+0 .414e-1.3 1d)。野火病斑日龄(d)与野火病斑面积 (S)之间的关系为一倒“J”型曲线 ,其回归方程为S =sin(6 5 3d - 0 2 0d2 +0 0 0 12 6d3 )。  相似文献   
45.
对玉米灰斑病在吉林省的重要流行环节——病斑产孢、孢子飞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灰斑病菌在吉林省能够顺利越冬。病斑在直射光下不能产孢,产孢在散射光下多于黑暗条件下。保湿时间越长,病斑产孢越多,保湿时间(t)与产孢量(y)关系的回归方程为y=exp[-14.59exp(-0.2t)]。病斑在20-30℃均可产孢,25℃最适合产孢,温度(x)与产孢量(y)关系的回归方程为y=sin(-1.685 7x 0.252 2x2-1.63×10-3x3)。病斑长度(x)与病斑产孢潜能(y)的关系曲线为单峰曲线,病斑长度在15-22 mm时产孢潜能较高。玉米施用氮、磷、钾肥可降低灰斑病病斑产孢。灰斑病菌孢子主要在夜间释放飞散。  相似文献   
46.
对玉米灰斑病的重要流行环节——孢子萌发、病斑潜育扩展和寄主抗侵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在清水中就能够萌发,但未见附着胞形成;花粉和叶面物质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孢子抗干燥能力较强,萌发孢子须经3~4 d干燥才完全丧失存活能力。对灰斑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强的杀菌剂有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大生、多菌灵等。病害潜育期较长,潜育期随玉米生育期推进而增长,在不同品种上潜育期为11~18 d。病斑长度(y)和病斑日龄(x)的关系大体为对数曲线,回归方程为y=0.263 5 5.163 ln(x 1)。随着玉米生育期的推进,抗侵染力逐渐增强。施用氮、磷、钾肥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玉米的抗侵染力。  相似文献   
47.
吉林省烟草野火病药剂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吉林省生产条件下烟草野火病药剂防治指标。结果表明:在吉林省烟区,6月上旬即开始对烟草野火病情进行田间监测,如果病情指数达到1,且在此前后几天天气较有利于野火病发展(天气经常有雨,无连续高温天气),应马上施药防治。结果天气特别有利于野火病发生流行(连续几天有较大风雨),当病情指数达到0.5时即应进行药剂防治。如果天气条件不利于野火病发展,则可在病情指数达到2时进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48.
试论偶然性在筛选植物病害长期预测因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偶然性在筛选植物病害(及其他灾害)长期预测因子中的作用。得出结论:只要被筛选的预测因子数量足够大,就可单纯凭借偶然性找出相关系数很高的因子,而此因子与预测对象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49.
关于稻叶瘟的防治指标,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报道,但以往的防治指标中缺乏反映病情发展动态的定量指标,有进一步改进之必要。因此,本协作组自1986~1990年间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 稻叶瘟的经济损失允许水平1.1 允许损失率:从防治叶瘟本身的收益与防治成本相当(防治叶瘟肯定可减轻后期穗瘟病情,故单纯从防治叶瘟角度看得失相当,但连同穗瘟一起考虑则是有效益的)这一前  相似文献   
50.
对芍药白粉病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芍药白粉病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芍药白粉病的理论抽样数研究结果表明:若想获得精确的调查结果,在常见的发病条件下(每个植株的病级数为1~5),大约需要调查200~700个植株。如果想获得较为精确的调查结果,在常见的发病条件下(每个植株的病级数为1~5),大约需要调查50~170个植株。另外还制定了指导防治工作的序贯抽样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