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报道了关于稻叶瘟病斑田间产孢若干问题的初步定量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扩展型、中间型、停滞型病斑的产孢潜能比值约为100:30~40:5;病斑日龄(x)与病斑产孢潜能(y)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y=1.04-|ln(0.5x+1.8)-1.57|,气温(t)与病斑相对产孢量(y)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令x=4×(t-10),则y=sin(0.317857x+0.008125x~2+0.000067x~3);空气相对湿度(x)与病斑相对产孢量(y)的关系可表达为y=-1004+11.04x(x≥91%);依据保温保温时间(x)来推算叶温病斑相对产孢量(y)的计算式为:y=-12.96+4.42x(24>x>4)。上述研究结果为组建以田间病斑产孢为重要子模型的稻叶瘟流行模拟模型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对玉米灰斑病的重要流行环节——孢子萌发、病斑潜育扩展和寄主抗侵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在清水中就能够萌发,但未见附着胞形成;花粉和叶面物质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孢子抗干燥能力较强,萌发孢子须经3~4 d干燥才完全丧失存活能力。对灰斑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强的杀菌剂有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大生、多菌灵等。病害潜育期较长,潜育期随玉米生育期推进而增长,在不同品种上潜育期为11~18 d。病斑长度(y)和病斑日龄(x)的关系大体为对数曲线,回归方程为y=0.263 5 5.163 ln(x 1)。随着玉米生育期的推进,抗侵染力逐渐增强。施用氮、磷、钾肥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玉米的抗侵染力。  相似文献   

3.
对玉米小斑病的重要流行环节—孢子萌发侵入、病斑潜育显症扩展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叶面渗出物和花粉对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叶面保湿时间(x)和附着胞形成率(y)的关系大体呈一“S”型曲线,两者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exp〔-4.497exp(-0.098x)〕描述。温度(x)和附着胞形成率(y)的关系呈单峰曲线,两者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sin(-3.371x 0.376x2-0.004x3)描述。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玉米对小斑病侵染的抵抗力增强。增施磷、钾肥可降低小斑病的侵染率。小斑病在玉米上的潜育期为4~6 d,显症期约为7 d;病斑日龄(x)与病斑长度(y)的关系呈倒“J”型曲线,两者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sin(42.645x-10.940x2 0.950x3)描述。  相似文献   

4.
对玉米灰斑病的重要流行环节——孢子萌发、病斑潜育扩展和寄主抗侵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在清水中就能够萌发,但未见附着胞形成;花粉和叶面物质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孢子抗干燥能力较强,萌发孢子须经3-4d干燥才完全丧失存活能力。对灰斑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强的杀菌剂有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大生、多菌灵等。病害潜育期较长,潜育期随玉米生育期推进而增长,在不同品种上潜育期为11-18d。病斑长度(Y)和病斑13龄(x)的关系大体为对数曲线,回归方程为y=0.2635+5.163ln(x+1)。随着玉米生育期的推进,抗侵染力逐渐增强。施用氮、磷、钾肥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玉米的抗侵染力。  相似文献   

5.
大豆灰斑病菌生物学特性与病害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天冬酰氨,硫胺素可显著地促进菌体生长和产孢,在常温干燥环境中,孢子可存活6天,维持其侵染力3—4夭,已萌发的孢子对干燥环境的耐力降低,孢子侵入大豆叶片所需的保湿时间与品种抗性和保湿期温度有关。病斑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4℃,保湿期少于4小时产孢量较少。  相似文献   

6.
对玉米小斑病的重要流行环节-孢子萌发侵入、病斑潜育显症扩展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叶面渗出物和花粉对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叶面保湿时间(x)和附着胞形成率(y)的关系大体呈一“S”型曲线,两者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exp[-4.497exp(-0.098x)]描述。温度(x)和附着胞形成率(y)的关系呈单峰曲线,两者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sin(-3.371x+0.376x^2-0.004x^3)描述。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玉米对小斑病侵染的抵抗力增强。增施磷、钾肥可降低小斑病的侵染率。小斑病在玉米上的潜育期为4—6d,显症期约为7d;病斑日龄(x)与病斑长度(y)的关系呈倒“J”型曲线,两者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sin(42.645x-10.940x^2+0.950x^3)描述。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和田间观察试验,对玉米小班病的重要流行环节——病斑产孢、孢子飞散、杀菌剂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饱和湿度下病斑上孢子梗产生较快;保湿10 h病斑很少产孢,25 h后大量产孢,到35 h后产孢基本不再增加;在直射光下病斑不产孢,在散射光下产孢量大于在黑暗条件下产孢量;病斑产孢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26℃,5℃以下、35℃以上不能产孢。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单株病斑产孢量有所减少。孢子飞散白天多于夜间。阿米西达、代森锰锌(新万生、大生)、炭疽福美、福美双、百菌清等杀菌剂对玉米小斑病菌毒力较强,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三唑醇、甲霜灵等药剂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和田间观察试验,对高粱炭疽病的重要流行环节——分生孢子盘产孢、孢子飞散传播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保湿时间、温度和光照条件与高粱炭疽病分生孢子盘产孢量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即保湿时间越长,产孢量越多,其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165×EXP{-3.326 764×EXP〔-0.302 4(x-3)〕}(r=0.99);温度与产孢量间的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226×Sin2(-0.619 048x+0.157 738 0x2-0.000 744 0x3)(r=0.91);在散射光条件下的产孢能力与在黑暗条件下没有显著性差异。昼夜孢子的释放量没有明显差异;植株上孢子的垂直分布情况有显著规律性,从顶叶至底叶孢子的分布呈递增趋势,病斑的田间分布呈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9.
玉米灰斑病菌在叶片上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灰斑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和萌发条件,采用生物学方法筛选适于灰斑病菌产孢培养基和分生孢子萌发条件,再用水合氯醛和乳酚油染色法对玉蜀黍尾孢菌在叶片及其内部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产孢培养基:玉米叶粉琼脂培养基(MLPA)和玉米叶粉碳酸钙琼脂培养基(MLPCA)适于培养玉米灰斑病菌产孢,产生的分生孢子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10.
玉米叶斑病菌对2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玉米大斑病菌(Exerohilum turcicum)、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Curvualaria lunata)、玉米灰斑病菌(Cercospora zeae-maydis)孢子萌发对2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抑菌圈法测定了玉米大斑病菌和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菌落生长对各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3种病菌孢...  相似文献   

11.
昆明地区玉米灰斑病病斑的扩展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条件下采用喷雾法接种,观测昆明地区玉米灰斑病不同叶层和部位病斑面积与数量,分析其与接种天数和温湿度持续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灰斑病病斑扩展与温度在20~30℃的时间累计值、10℃以上的有效积温、接种天数、相对湿度90%以上的时间积累值和品种抗性等均极显著相关(P0.01);抗病品种病斑小而少、产孢少,感病品种则相反;病害主要发生在穗位及以下叶片,病斑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中上部,并以纵向扩展为主,横向扩展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应用系统分析及定量流行学方法对烟草野火病的重要流行环节进行了初步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野火病菌只要一接触伤口 ,就完成侵入过程。野火病发病数量与接种体数量的 2 / 3次方成正比。野火病菌的侵染概率 (Y)与露温 (x)的关系为一单峰曲线 ,其回归式为Y =sin(- 2 1x +0 32x2 - 0 0 36x3 )。侵染概率 (Y)与叶表湿润时间 (t)、风速 (v)、空气相对湿度 (h)的关系 ,均为直线关系 ,其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 =1 6 4+0 .19t ,Y =1.0 5 8+0 .0 46v ,Y =- 3.8481+0 .0 86 9h。在吉林省生态条件下野火病潜育期为 3~ 5d ,其逐日显症率 (Y)与显症后顺序日数 (d)的关系为“S”型曲线 ,其回归方程为Y =1/ (1+0 .414e-1.3 1d)。野火病斑日龄(d)与野火病斑面积 (S)之间的关系为一倒“J”型曲线 ,其回归方程为S =sin(6 5 3d - 0 2 0d2 +0 0 0 12 6d3 )。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玉米灰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基本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引起中国玉米灰斑病的病原菌种类。【方法】广泛采集玉米灰斑病发生地区病样,用单孢分离方法获得大量菌株,采用病菌形态学、培养特征和种特异性鉴定技术,准确鉴定中国不同地域的玉米灰斑病致病种。【结果】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云南和湖北大量采集的玉米灰斑病病样中分离获得136个菌株,经过系统鉴定,确认其中65个菌株为玉蜀黍尾孢(Cercospora zeae-maydis),71个菌株为玉米尾孢(C. zeina),未发现以往有记载的高粱尾孢玉米变种(C. sorghi var. maydis);引起中国北方地区玉米灰斑病的是玉蜀黍尾孢,而引起云南和湖北玉米灰斑病的是玉米尾孢,但在2008年前分离的云南菌株中有玉蜀黍尾孢。【结论】在中国,玉米灰斑病的病原菌有2个种:玉蜀黍尾孢和玉米尾孢,前者存在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和山东,在云南2008年前也有分布,后者分布在西南玉米区的云南、湖北。  相似文献   

14.
香蕉大灰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香蕉大灰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ijn]适合生长的培养基有PSA、PDA和OMA;菌落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pH 5~9;在碳源和氮源中,蔗糖、葡萄糖、尿素、磷酸氢二氨和硝酸钠有利于病菌生长和产孢;分生孢子萌发对湿度有严格的要求,RH≥80%以上分生孢子萌发,随湿度增加萌发率增高;光照对菌丝体无显著影响,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孢子致死温度为55℃(10min)。  相似文献   

15.
应用系统分析及定量流行学方法对烟草野火病的重要流行环节进行了初步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野火病菌只要一接触伤口,就完成侵入过程。野火病发病数量与接种体数量的2/3次方成正比,野火病菌的侵染概率(Y)与露温(x)的关系为一单峰曲线,其回归式为Y=sin(-2.1x 0.32x^2-0.036x^3)。侵染概率(Y)与叶表湿润时间(t)、风速(v)、空气相对湿度(h)的关系,均为直线关系,其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1.64+0.19t,Y=1.058 0.046v,Y=-3.8481 0.0869h。在吉林省生态条件下野火病潜育期为3-5d,其逐日显症率(Y)与显症后顺序日数(d)的关系为“S”型曲线,其回归方程为Y=1/(1+0.414e^-1.31d)。野火病斑日龄(d)与野火病斑面积(S)之间的关系为一倒“J”型曲线,其回归方程为S=sin(6.53d-0.20d^2 0.00126d^3)。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室内控制培养和室外人工接种的方法较为系统地探讨丁黑龙江省密虎地区大豆灰斑病初侵染来源与病菌侵染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病菌在病残体和种子中越冬,为次年初侵染的来源。放置于仓库和地表堆积病残体比埋入地下病残体产孢量多。随着时间的顺延,越冬后病残体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也逐渐下降。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12~35℃,最适温度20~25℃;在24℃温度条件下,病菌孢子置于相对湿度90%环境中6 h才能萌发,在水滴小萌发率最高;孢子萌发的pH值范围3~9,最适pH6~7;光对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在13~30℃范围内病菌均能侵入寄主发病,在最适温度21~25℃范围内保湿6~8 h病菌即可顺利完成侵入寄主过程。在15~20℃温度范围内,病菌在寄主叶片潜育期为4~15d,荚部潜育期17~24d,温度越高潜育期越短,籽粒感病率越高。大豆植株体代谢旺盛的叶片和大于1cm的荚最易感病,而幼嫩和老化组织不易感病。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玉米灰斑病发生现状与未来扩散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明确玉米灰斑病发生现状,预测病害未来的扩展区域,为有针对性开展灰斑病的早防早控工作、保护玉米生产提供信息。【方法】采用形态、培养及分子特征鉴定的方法明确新发生玉米灰斑病区域的病菌分离物种类;汇总2004-2014年各地玉米灰斑病的调查信息,根据季风特点,推测具有重大破坏力的玉米尾孢灰斑病扩展路线,预测未来的病害发生区域。【结果】基于形态学、培养特征以及分子鉴定结果,明确了贵州西部、西北部以及四川北部的分离物为玉米尾孢(Cercospora zeina),河北承德地区致病菌为玉蜀黍尾孢(C. zeae-maydis),在陕西南部、西部以及河南西部鉴定出了玉米尾孢和玉蜀黍尾孢;初步明确了具有强致病力的玉米尾孢目前分布的北界。玉米灰斑病已经在中国15个省份发生,西南地区的玉米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在南海夏季风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作用下,玉米尾孢从云南西部进境后逐渐向北向东扩展,到达四川、陕西的西部,亦可能经种子携带途径进入湖北恩施,形成一个新的病害扩散源并传播至重庆、陕西安康和商洛以及河南西部山区。未来,在季风的作用下,源自西南的玉米尾孢灰斑病可能进入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陕西北部,并进而逐渐向北偏东方向扩展,对中国春玉米主产区构成重大威胁。【结论】确认玉米尾孢在贵州、四川、陕西、河南引起玉米灰斑病,河北的致病菌为玉蜀黍尾孢;由玉米尾孢引起的灰斑病已突破秦岭和巴山的阻隔,扩散至陕西西部、南部和河南西部,从西南玉米生产区进入了北方玉米生产区;夏季季风以及种子带菌是该种灰斑病快速传播的主要因素;未来玉米尾孢灰斑病将在季风作用下继续缓慢向北方玉米区扩散,在无灰斑病发生区域引发病害并可能在已有玉蜀黍尾孢灰斑病发生的区域形成新的重大病害威胁。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82-84
自1925年玉米灰斑病首次报道以来,至今该病菌已经在世界各地暴发,并导致产量大幅度的减少。农业科研人员从不同的方面对玉米灰斑病进行的研究,如病菌发生的条件、病菌传播的途径、对抗此病菌的方法等。同时,研究人员发现对抗灰斑病主要是改良品种、利用农药及改变农艺习惯。现阶段,对于利用分子辅助性育种来改良玉米品种的研究是一个热点,但主要还是集中在研究其QTL上。  相似文献   

19.
文中对玉米大斑病流行过程的两个环节——病斑产孢、叶面附着孢子的动态进行了定量研究,提出了关于病斑产孢与日龄以及温度关系的3个回归方程式;研究还表明:叶面附着的孢子数量与叶位呈指数关系;较大降雨对叶面孢子有明显冲刷作用;孢子主要是在白天,尤其是在下午飞散。  相似文献   

20.
对番茄叶霉病病斑产孢规律的研究表明:在保湿24h内,随着保湿时间的延长,病斑相对产孢量也随之增加;黑暗条件有利于病斑产孢;病斑产孢适宜温度为10~28℃。其中,在23℃时产孢量最大,4℃和35℃时病斑几乎不产孢;在80%~100%的相对湿度范围内病斑均可产孢,病斑产孢量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大;另外,病斑相对产孢量随氮肥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却随着磷钾肥使用量的增加而减少;6~9龄的病斑产孢能力最强。叶霉病菌分生孢子主要在夜间飞散;在番茄植株株高30~100cm范围内,60cm株高处分生孢子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