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基础科学   4篇
  9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在描述草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青藏铁路建设对西藏高寒草地畜牧业、草原旅游业、高寒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积极影响.西藏草业要大发展,必须依托青藏铁路.  相似文献   
32.
资讯     
《农村电气化》2006,(8):62-63
国家电网公司召开首次农村“户户通电”季度会;我国风电装机总容量位居世界第十位;天津市执行尖峰电价;湖南农村电网建设“十一五”重拳出击;国家电网公司圆满完成青藏铁路保电任务。  相似文献   
33.
根据青藏铁路不同路基形式下的地温监测资料,分析了不同路基形式下路基内的热状况。结果表明:修筑路堤、路堑均影响其下伏土层的热状况,导致路基下多年冻土层温度升高,形成高温冻土层;从冻土热稳定性角度来看,采用超挖换填、铺设保温层、修筑高路堤等工程措施均可有效保护其路基下的多年冻土,但形成的高温冻土层在较高路堤附加应力的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蠕变变形,对路基变形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碎石道咋层的降温作用,使路堤中心路面下0.5m处温度相比左、右侧路肩相同位置处的平均温度约低1.2℃,路堑中心路面下0.5m处温度相比左、右侧路肩相同位置处的平均温度约低0.8℃,且路堤与路堑阴阳坡取向恰好相反;铁路碎石道咋对路基表面降温效果明显,在温度场数值模拟计算中,不应忽略碎石道咋对温度边界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35.
新建青藏铁路施工期土壤侵蚀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寒、干旱、少氧的严酷自然条件,导致了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十分独特、脆弱、对人类扰动极其敏感的自然属性。青藏铁路的建设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沿线地区的水土流失。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野外调查分析结果,编制了唐古拉山口至拉萨段铁路两侧50km范围土壤侵蚀现状图。根据铁路沿线水土流失现状和工程建设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对施工期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的变化以及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进行了预测,并据此分析了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相似文献   
36.
那曲地区“户户通电”工程是西藏地市电网农村“户户通电”工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施工点,施工现场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需要架设10千伏线路1967千米,35千伏272.5千米,需要解决的用电户数为11086户。本地区架设输电线路的长度是2008年开工建设的18个县中距离最长,且输电线路多处跨越青藏铁路,杆坑开挖多在冻土层和沼泽地进行,施工材料运输困难,施工难度非常大。  相似文献   
37.
市场动态     
经济型酒店进军西藏青藏铁路通车后的经济连锁效应正在慢慢显现,由于当地预计不足,旅游资源匮乏非常明显。据了解,赴藏铁路开通后,拉萨的大小连锁酒店、宾馆全部爆  相似文献   
38.
李丽 《国土绿化》2006,(8):38-38
青藏铁路的架通,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七月中旬召开的全国林业对口援藏工作会议,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西藏生态建设与保护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相信会有更多的务林务绿人到西藏去工作或旅游。为保障进藏人员的身体健康,本刊特编发李丽同志关于预防“高原反应”的文章,供读者参阅。[编者按]  相似文献   
39.
一、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二、胡锦涛提出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三、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四、“十五”计划主要指标顺利实现中共中央提出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五、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六、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40.
2006年的夏天是属于西藏的。而冬天则属于思考西藏的人们。 两条钢轨让雪域高原从此不再遥远,一列火车引无数游客竞为折腰。作为雪域人民的百年梦想。火车的到来无疑对西藏有着深远的意义:拉动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改善投资环境、缩小地区间差异,如此等等都随着火车的汽笛,给人们留下一串串欣喜的惊叹号。然而,在这种种惊叹号之后,一个问号却始终徘徊在我们心间——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机场航运能力的提高,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人为活动也将更加频繁,生态保护的难度和压力也将更大。现代文明是把双刃剑,它的冲击力往往波及当地的环境与文化,这片最后的净土会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之所以有这样的思考,是因为有太多美丽的地方,生态因开放而毁灭。文化因现代而迷失,毁灭后是无法再生的永痛.迷失后终成空守的记忆。怒江原始森林的哭泣、八百里滇池的哀号已经让人痛心疾首。土家语言的消亡、湖南狮虎绣的失传更令我们扼腕不已。于是。我们在思考。针对自然之美与文化之美交融的独特西藏,现代文明可能会带来哪些挑战,更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做才能防患于未然,让这把双刃剑趋利避害。 为此,本刊记者亲赴青藏高原进行实地调查,也采访了与我们一样热切关注西藏生态与文化的各界人士。在大量细致深入的采访中我们发现。有关种质资源安全,青藏高原地表植被保护以及保护西藏本土文化等问题是在铁路通车后西藏可能要面临的三个重大课题。种质资源安全关系国家战略物资与经济建设,地表植被保护直接涉及青藏高原生态安全,而保护本土文化又是西藏社会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三方面貌似互不相联实则息息相关,它们都与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和谐西藏紧密相连。 作为热爱西藏的我们,了解专家学者的担忧,倾听环保人士的呼声,与相关政府官员探讨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的就是在欣喜的同时让我们忧患长存。更确切地说这种忧患是一种期待,期待在这个创造无数自然奇迹的地方,再次创造出一个现代文明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典范,让这条神奇的铁路不但成为一条造福千秋的通天之路,更是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