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242篇
农学   175篇
基础科学   162篇
  122篇
综合类   1227篇
农作物   116篇
水产渔业   209篇
畜牧兽医   626篇
园艺   174篇
植物保护   16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明确棉田溪岸蠼螋 Labidura riparia 对棉铃虫的控害潜能,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和测定了溪岸蠼螋不同龄期的若虫、雌雄成虫对棉铃虫幼虫、蛹和成虫的捕食能力以及其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的捕食选择性。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溪岸蠼螋都不捕食棉铃虫完整的蛹体, 但对棉铃虫幼虫和成虫都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中, 雌性溪岸蠼螋成虫的捕食能力最强, 对棉铃虫1龄幼虫日捕食量最大, 为(31.3±1.1)头。1龄溪岸蠼螋若虫也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 对棉铃虫1龄幼虫日捕食量为(1.7±0.7)头。不同龄期的溪岸蠼螋对相同龄期棉铃虫幼虫的捕食能力随龄期增加而增大。对1~3龄棉铃虫幼虫,溪岸蠼螋雌成虫捕食能力最强,其次是溪岸蠼螋雄成虫,再次是溪岸蠼螋5龄若虫。但是,对棉铃虫4~6龄幼虫和雌雄成虫,溪岸蠼螋雌雄成虫和5龄若虫的捕食量差异不显著。捕食选择试验表明:溪岸蠼螋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棉铃虫1~4龄幼虫均表现正喜好性, 对5~6龄棉铃虫幼虫和雌雄成虫表现负喜好性。  相似文献   
32.
<正>苜蓿属多年生豆科类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种植牧草之一。苜蓿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微量营养素,同时还含有一些对家兔生长有利的未知促生长因子。它可作为家兔的能量蛋白饲料,也可作粗纤维饲料,还可作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添加剂",被推崇为养兔的最佳饲料。1优质苜蓿的营养成分分析目前作为家兔的粗纤维饲料种类繁多,主要有苜蓿、麦秸、玉米秸、花生藤、大豆秸、统糠、杂草、稻壳等,  相似文献   
33.
针对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基因序列保守区域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特异性探针,通过构建重组阳性标准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了检测ALV-J核酸的荧光定量PCR方法。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后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与其它禽源病毒如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B)、新城疫病毒( NDV)、禽流感病毒(AI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和马立克病病毒(MDV)均不发生交叉反应;该方法可检测到3.2×102拷贝/μL的病毒核酸,与常规RT-PCR相比,敏感性高100倍;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小于2%。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Real-time RT-PCR 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好,可用于ALV-J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34.
为建立检测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的液相芯片快速检测技术,用DNAStar软件对GenBank中VHSV的G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设计VHSV特异性引物并标记生物素。探针氨基化修饰并与荧光编码微球偶联后与VHSV RT-PCR产物杂交反应,用液相芯片仪器检测荧光信号。结果表明液相芯片检测体系能够正确检出VHSV。病毒核酸的最低检出量为10pg,检测特异性高,说明初步建立了检测VHSV的液相芯片技术,为VHSV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35.
随着集约化生产、养殖环境恶化,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成为了当前制约对虾养殖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本试验以凡纳滨对虾不同生长时期的亲虾、虾苗、成虾作为研究对象,将对虾的肝胰腺进行初步富集后,采用荧光PCR和普通PCR的方法,检测样品中pirAVP和pirBVP毒素基因;对虾苗AHPND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在116份样品中检测到亲虾AHPND阳性3份,虾苗AHPND阳性7份,成虾AHPND阳性9份;从虾苗AHPND样品中分离纯化获得1株弧菌,经生化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16S rRNA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与副溶血性弧菌聚为一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头孢西叮、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等11种抗菌药敏感,对头孢噻吩耐药,对阿米卡星中介。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健康凡纳滨对虾浸染1.8×108 CFU/mL浓度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液后,24 h内全部死亡,对虾的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萎缩、变性、坏死等特征。本试验进一步掌握目前粤西地区不同生长时期凡纳滨对虾中AHPND的流行病学数据和...  相似文献   
36.
<正>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主要表现为腹泻、高热、妊娠母牛流产、死胎及呼吸道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3]。BVDV以腹泻及整个消化道黏膜糜烂、坏死或溃疡为特征性病变,该病又被称为黏膜病[4]。BVDV属于黄病毒科中瘟病毒属,单股正链RNA。该病可引起免疫抑制,降低免疫细胞清除血液中病原体的能力和阻碍机体干扰素的形成,进而有助于牛肠道病毒(BEV)、牛轮状病毒(BRoV)、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嗜肺性病原体和肠道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加重病情,死亡率增高[4~5]。BVDV感染率低,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37.
为了解中越边境地区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流行情况,本研究收集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广西边境地区主要活禽市场和养殖场的家禽拭子及环境样品,采用病原分离和鉴定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H9亚型AIV整体分离率为3.01%,其中冬春季节(3.47%)高于夏秋两季(1.39%);市场样品的病毒分离率(3.73%)高于养殖场(1.53%);在鸡、鸭、鹅源样品中均能检测到H9亚型AIV,其中鸡源样品的H9亚型AIV分离率最高(7.68%),鹅次之(1.43%)。本研究表明,H9亚型AIV在广西边境地区表现出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特征。本研究对H9亚型AIV进行跟踪监测可为预防和控制禽流感提供重要的流行病学信息。  相似文献   
38.
通过文献分析大豆异黄酮和雌马酚的最新研究进展能够为大豆异黄酮的深入研究和产品升级提供帮助和参考。本研究从CNKI数据库和PubMed在线网站下载以"大豆异黄酮"或"雌马酚"为主题的期刊文献分析数据。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和雌马酚相关文献主要发表在《大豆科学》、《卫生研究》和《The Journal of Nutrition》等期刊,主要分布在预防医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生物学、药学和肿瘤学等学科。中文文献主要以提取、纯化和检测方法等研究为主,而外文文献报道与肿瘤、乳腺癌和营养代谢疾病等相关的文献较多。美国、中国和日本是发表大豆异黄酮和雌马酚文献的主要国家,但从研究机构来看,各研究单位研究侧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值得深思的是2007年后,大豆异黄酮和雌马酚相关文献数量均急剧下降。虽然大豆异黄酮已有多年的研究历史,但关于雌马酚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好地提高传统大豆食品的营养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9.
<正>随着高科技的出现以及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正在逐渐应用到农业领域中。本文主要分三个步骤来介绍计算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第一是简单叙述计算机在节水灌溉方面的基本情况。第二是简单介绍计算机在节水灌溉中应用的硬件和软件。最后描述计算机在节水灌溉中的具体应用,希望为以后计算机在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发展奠定基础。以人口数量为依据,我国排名世界第一,因此需要大量的  相似文献   
40.
为了研究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胞外区序列,构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至HEK293感受态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并对目的蛋白进行SDS-PAGE及Western-blot检测,通过ProtParam软件分析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性质,通过SWISS-MODEL软件预测蛋白质结构。结果表明:PCR法成功扩增出目的条带,大小约为1 430 bp,1. 0%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酶切成功;经10%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在68 ku处出现目的条带,目的蛋白成功表达;纯化后的蛋白质经Western-blot检测证明具有特异性;目的蛋白具有22种可能的折叠形态,理论等电点pI值为9. 08,蛋白质结构不稳定,亲水性较差。说明试验成功表达了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