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4篇
  101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用热管换热器回收密闭式鸡舍冬季换气中的余热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且冬季长,鸡舍结构上多采用密闭式以保温,使得冬季舍内空气质量恶化,须强制通风换气以保证空气质量,其结果使舍内气温降低。各种鸡舍在通风换气下舍温仅-2~3℃(东北地区舍温更低),导致蛋鸡舍在冬季的生产性能下降5%~10%。由于冬季舍内排出的废气与补充的新风温差可达10~25℃,废气与新风还有湿度差,废气余热(包括显热和极少量的潜热)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为解决通风换气与保温这一对矛盾,该文提出将热管换热器用于回收密闭式鸡舍冬季排出废气中的余热。利用热管换热器可以将废气的50%以上余热回收以加热由舍外强制送入鸡舍的新风,以适当提高新风的温度。文中对热管换热器作了传热及阻力设计计算,对一定工况进行了参数优化并编制了通用程序。将热管换热器系统运用在鸡舍中运行,热管换热器实测热效率可达50%~65%,可节能、节省饲料 、提高产蛋率,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2.
丹麦舍饲散养自然通风奶牛舍的空气环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近年来,奶牛全舍饲散养工艺技术被欧美等国家越来越普遍地使用。全舍饲工艺中的舍内空气质量对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影响很大,为较深入了解该工艺中热环境与其它有害气体的相应关系,通过对丹麦7个有代表性奶牛场进行温度、含湿量及几种主要有害气体的现场测试,对该工艺下舍内空气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丹麦气候条件下全舍饲的自然通风牛舍,其舍内热湿状况受舍外温湿度及牛体本身的影响,在0~25℃范围内,舍温一般比舍外高1~3℃,舍外温度每升高1℃,舍内温度上升0.8℃,含湿量约增加1000 mg/m3;舍内各环境因素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温度、含湿量的高低对NH3、CO2、CH4浓度均有影响;白天,由于自然通风量较大,这3种气体的平均浓度比夜间低20%左右。而N2O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并未发现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3.
该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就笼底材料、饲养密度、不同性别组群下3~6周龄AA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及其胴体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竹竿和塑料笼底下肉仔鸡的胴体品质以及笼养密度11~14只/m~2下的生产性能较高,以塑料笼底、低密度和公鸡单饲组的肉仔鸡总增重最高,达1.82kg。笼底材料对增重、饲料转化率、屠宰率、腹脂率以及胸肌纤维直径没有影响,但铁丝笼底会导致胸囊肿发病率升高。高饲养密度下能显著降低肉鸡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但肉仔鸡的屠宰率有所增加;而低饲养密度有利于胸肌纤维直径的增加。单饲母鸡的腹脂率显著高于单饲公鸡和公母混群饲养鸡的腹脂率。  相似文献   
34.
猪舍夏季降温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叙述了国内外猪舍夏季降温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喷淋、湿垫—风机降温系统、细雾蒸发降温系统一般被应用于降低猪舍内的高温。对于夏季降温技术研究应继续完善已有的降温方法在猪舍的应用,同时要开展针对我国气候特点及猪舍建筑实际的夏季降温方式,特别是南方炎热地区开放型猪舍的降温技术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35.
该研究采用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就笼底材料、饲养密度、性别组群等三因素对3~6周龄笼养AA肉仔鸡发生胸囊肿及对其胸肌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丝笼底、高饲养密度(17.25只/m2)、公鸡组的发病率最高,平均达34.09%,并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铁丝笼底显著高于塑料和竹竿笼底(P<0.05),高密度(17.25只/m2)显著高于低密度(10.98只/m2)(P<0.05),笼底材料是导致胸囊肿发病的主要环境因素,而性别组群对其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笼底下胸肌水分和蛋白质含量以竹竿笼底的含量最高,铁丝笼底下的胸肌蛋白含量最低(P<0.05)。胸肌脂肪则不受笼底、密度和性别组群的影响。因此,该试验表明,竹竿笼底和塑料笼底材料可降低笼养肉仔鸡胸囊肿的发病率,有利于提高其胸肌品质。  相似文献   
36.
该文论述了影响猪排泄地点的选择和圈栏内污染程度的各种环境(温度、湿度、光、气流速度、垫草)、设备布局(圈栏尺寸、形状、设备相对位置、隔栏方式)、管理(调教、喂料)等因素,并对评价圈栏内污染程度的方法进行探讨。旨在指导科学布置圈栏,将圈栏设计成长窄形,漏缝地板设在短向一侧;并尽量育成和育肥分开饲养,避免在育成阶段饲养面积偏大;通过工程手段实现漏缝地板处和躺卧区在温度和气流速度上的差异,以实现猪群在局部漏缝地板排泄。在生产管理中,避免饲养密度过大;通过通风系统控制圈栏内的温度以及空气污染;转群时进行调教,喂料有规律并对疾病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都能降低圈栏污染程度,以实现真正意义的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37.
蛋鸡福利化养殖模式及技术装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杨柳  李保明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23):214-221
自1999年欧洲福利法提出全面禁止传统笼养以来,世界各国开展了很多蛋鸡福利化养殖系统的研究,以保障蛋鸡福利,取得了很多方面的改进。然而,在世界上的主要蛋品生产国家中,福利化养殖设施所占蛋鸡养殖模式的比例仍然较低。随着人们对动物福利的重视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提高,开发新型养殖设施的呼声日益高涨。根据国内养殖业建筑现状以及现代高产品种抗病力差的特点,发展福利化养殖装备提高蛋鸡鸡体本身的健康和福利,减少因药物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开发福利化蛋鸡养殖设施以提高鸡体健康和福利以抵抗疾病,减少用药;同时促进舍内环境良好,创造适应现代鸡群的生存条件显得至关重要。该文通过概述世界现存的几种替代传统笼养的福利化养殖模式及装备,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在蛋鸡福利、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社会经济环境对它们产生的不同影响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并分析了不同养殖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总结国外蛋鸡福利化养殖设施的优缺点,为国内蛋鸡福利化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在改善行为福利的同时,还需要结合传统笼养鸡体与粪便分离、动物健康状况好、投资较低的优点,改变现有的福利化养殖装备系统设计。另外,该文展望了福利化养殖设施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发展福利化养殖设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8.
 针对滇中地区广泛使用的塑料温室类型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进行了全年的观测研究,其中以温度为测试重点,并对测试所得的大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滇中地区冬季夜晚普通单栋塑料大棚内最低温度低于5 ℃的天数超过2/3,1,2月份则达到94.9%;冬季单栋塑料大棚白天升温作用明显,处于封闭状态时室内气温可超过40 ℃,而夜间保温效果不明显,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室外气温;冬季太阳辐射强,有利于大棚蓄热升温。夏季室外最高气温基本低于30 ℃,因此大棚的最便捷的散热方式就是利用室外较低温度的空气进行通风散热。  相似文献   
39.
花卉生产的温室设施与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各地的花卉生产发展迅速。温室业如何适应花卉生产的需求,尤其是我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及不同花卉品种对生产环境的不同需求等,都是现代温室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如何规范我国温室行业的发展,提升我国花卉生产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加速我国  相似文献   
40.
猪的行为特征与饲养方式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规模化猪场的动物行为问题,如母猪限位而引起的腿病,饲养环境贫瘠而引起的仔猪异常行为等,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解决这些问题,需从猪自身行为特征着手,通过了解、利用猪的行为特征,为猪提供符合其行为特征的生长环境。文章旨在介绍猪的主要行为特征与国外符合动物福利的饲养方式和设备,以期为我国规模化猪场的饲养方式改进提供参考。1猪的行为特征1.1采食行为猪具有天生的拱土觅食行为,每次采食都力图占据食槽有利位置,有时将两前肢踏在食槽中采食;个别猪钻进食槽,站在食槽一角;有的会像野猪拱地觅食一样,沿着食槽拱动,将食料搅弄出来,抛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