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目的】建立鲜甘薯料液的酶法降黏工艺,并实现鲜甘薯料液不加水直接发酵制备乙醇。【方法】从中国甘薯主产区选择12个种植范围较广的淀粉型甘薯品种作试验材料。分析甘薯主要成分(干物质、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与鲜甘薯料液黏度的相关性并选择对应的降黏酶。研究料水比(1﹕0、2﹕1、3﹕2、5﹕4和1﹕1)、酶处理时间(1、2、3、4和5 h)、酶添加量(纤维素酶:1.0、1.5、2.0、2.5和3.0 GCU·g-1;果胶酶:1.0、1.5、2.0、2.5和3.0 U·g-1)和酶处理温度(30℃、40℃、50℃、60℃和70℃)对酶法降黏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处理条件,并分析其在不同品种鲜甘薯直接发酵制备乙醇中的效果。【结果】对于12个供试淀粉型甘薯品种,在所有组分中,除了半纤维素(r=-0.239)和木质素(r=-0.069)外,其他组分均与黏度呈正相关(干物率,r=0.356;淀粉,r=0.211,可溶性糖,r=0.307;蛋白质,r=0.266;果胶,r=0.526;纤维素,r=0.600)。其中,果胶(P<0.01)和纤维素(P<0.05)与料液黏度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性。根据极差分析发现,对酶处理效果影响由大到小的酶处理条件分别为酶用量、料水比、酶处理时间和酶处理温度。基于正交试验结果并考虑到工业应用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酶处理条件为:料水比1﹕0、纤维素酶1.5 GCU·g-1、果胶酶1.5 U·g-1、温度50℃、作用3 h。经过酶处理后,鲜甘薯料液黏度明显下降。除皖苏178号(4 930 cp)外,其余品种的料液黏度在经过酶处理后均低于3 000 cp,降黏幅度95.07%-99.31%。乙醇发酵结束后,11个甘薯品种的乙醇含量均高于12%(v/v),其中有9个品种的发酵效率达到90%以上。【结论】果胶和纤维素是造成甘薯料液黏度高的主要成分。在液化前通过添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有效降低鲜甘薯料液黏度,并实现鲜甘薯料液不加水直接发酵制备乙醇。  相似文献   
222.
采用适度减少蔬菜水分含量的方法,在保持蔬菜原有风味、形态和营养成分的情况下不使用任何添加剂,使新鲜蔬菜延长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223.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设施栽培土壤的主要障碍性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设施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综述了次生盐渍化土壤的理化特性与土壤盐基离子种类,并对次生盐渍化土壤修复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通过归纳分析壳聚糖、甜菜碱和γ-聚谷氨酸的化学特性及在土壤修复中的研究现状,提出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绿色化学修复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24.
对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的监控是阻断该疫病流行的关键,目前已有的相关防控研究通常是基于行政区或像素尺度,且仅依靠专家经验或部分地理环境要素来分配钉螺防控资源,这可能导致防控区域与防控需要的错估。通过对江汉平原进行水生态功能区划,并将分区结果应用于钉螺监测与控制,有助于防控措施的精细化。水生态功能一级分区采用“自上而下”的演绎分区方法,二级分区采用“自下而上”的聚类分区方法,一级分区以流域为基础单元进行,二级分区基于高程、植被、河渠、土壤及土地利用等水生态功能指标,通过聚类法合并子流域得到分区单元,并统计各水生态功能区螺情,分析螺情与水生态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江汉平原水生态功能区可划分为2个一级区,包括汉江流域水生态区(Ⅰ)和长江流域水生态区(Ⅱ)。二级区9个,二阶聚类凝聚和分离的轮廓测量值为0.4和0.3,表明聚类效果较好;二级分区按钉螺分布及流域地理环境要素特点可分为3类,分别为长江过境类(Ⅰ-3、Ⅱ-2、Ⅱ-5、Ⅱ-6)、丘陵主导类(Ⅰ-1、Ⅱ-1、Ⅱ-3)及河渠主导类(Ⅰ-2、Ⅱ-4)。将水生态功能分区方法应用于钉螺防控,可为血吸虫精准防治提供新思路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25.
为筛选适宜宜昌地区的小果型西瓜品种,引进5个红瓤西瓜和5个黄瓤西瓜品种,进行品种间抗病性、产量、品质的比较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植株长势、坐果率、抗病性方面均表现良好,从品质、产量、耐储运性方面综合考虑,红瓤西瓜众天红,黄瓤西瓜惠兰及众天朝霞表现优良,推荐宜昌瓜农种植。  相似文献   
226.
探究不同类型离子液体及提取条件对甘薯叶片多酚提取的影响,建立一种提取甘薯叶片多酚的高效方法。在超声辅助作用下,将离子液体与70%乙醇组成的混合溶剂用于甘薯叶片多酚的提取,考察离子液体类型、离子液体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酚提取的最佳条件为:[BMIM]Br的浓度为0.40 mol·L-1,料液比为1∶40(g·mL-1),提取时间为40 min,甘薯叶片多酚提取率为55.614 mg·g-1。离子液体与含水乙醇混合溶剂的使用及超声辅助的协同作用,显著促进多酚的溶出,为甘薯叶片多酚的提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27.
了解2019-2020 年某市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蔬菜农药使用相关措施提 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2020 年在某市共采集生产基地、农贸市场的8 个种类166 份蔬菜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 蔬菜中70 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依据GB2763-2019《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的限量值进行判定评价。166 份 蔬菜样品中检出农药残留39 份,农药残留检出率为0.40%(46/11620),超标率为0.017%(2/11620),样品不合格率为 1.20%(2/166)。各类蔬菜中以茄果类蔬菜农药检出率39.13%(18/46)最高,其次为豆类蔬菜35.71%(5/14)。各类农药检 出率排序为:其它类农药>有机氯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有机磷类农药。其中主要的检出农 药为啶虫脒和灭蝇胺,均为4.22% (7/166)。2019-2020 年某市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蔬菜中存在农药污染现象,未检出禁 用及限用的农药,农残超标情况处于较低水平;应加强监管力度,提高蔬菜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28.
开花时间是作物的重要农艺指标,关系着作物的生育周期和产量。糖转运体作为植物重要的碳水化合物运输载体,作用于油菜开花时间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在油菜FOX-Hunting文库中鉴定了一个与油菜开花相关的蔗糖转运蛋白Bna.C02SWEET15,通过组织表达和亚细胞定位分析,转基因和突变体表型观察,开花关键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等解析其生物学功能与调控机制。Bna.C02SWEET15在油菜各组织部位均能够表达,在花后30d种子中最显著。Bna.C02SWEET15定位于细胞膜,启动子活性主要在花药和花后30d种子中。在拟南芥中过表达Bna.C02SWEET15使植株开花提前,利于植株开花的光周期关键基因CO、FT、LFY表达明显上升,负调控基因FLC表达量降低。拟南芥突变体atsweet15a和RNAi-Bna.C02SWEET15转基因油菜均为晚花表型。推测Bna.C02SWEET15能够通过光周期途径正向调控油菜开花时间影响油菜的生育周期。研究结果对理解糖转运体在作物中的调控作用,为油菜高产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