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0篇
  8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高糖(GT35)和低糖(B8)甘蔗品种苗期不同部位的叶和茎为材料,采用HPLC技术测定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分析2个甘蔗品种叶和茎中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与糖分含量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2个甘蔗品种苗期叶中蔗糖含量与SPS和SS-s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茎中己糖含量与NI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茎中蔗糖含量与SPS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SS-c、SAI和CIN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GT35茎中蔗糖含量显著高于B8,叶中蔗糖含量显著低于B8。GT35茎中SPS和叶中SS-s酶活性均显著高于B8,茎中SS-s和SS-c酶活性低于B8,其中只有幼茎中SS-c酶活性与B8差异不显著。说明苗期叶中高SS-s酶活性,茎中高SPS酶活性,低SS-s和SS-c酶活性,可能是调节高糖甘蔗品种苗期茎中蔗糖积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不同成熟度的凤丹种子在不同温度贮藏后的萌发情况和脂肪酸组成成分,为进一步推进油用牡丹商业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方法]将不同成熟度的凤丹种子分别贮藏在4℃和25℃培养箱,60 d后测定其萌发率、含水率、出仁率和含油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对脂肪酸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同发育阶段的凤丹种子在不同温度贮藏后,其萌发率、含水率、出仁率、含油率、亚油酸和亚麻酸的相对含量均差异显著; 4℃贮藏后的种子萌发率显著低于25℃,而含油率显著高于25℃贮藏后的种子。25℃贮藏后不同成熟度的种子萌发率上升不显著,含水率和含油率显著下降,出仁率显著上升,不饱和脂肪酸显著下降;在4℃贮藏后种子萌发率显著上升,含水率下降不显著,出仁率显著上升,不饱和脂肪酸无明显规律。4℃贮藏后的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低于25℃。萌发率、含油率、含水率、脂肪酸相对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含油率与亚麻酸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呈显著负相关;萌发率与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含油率、亚麻酸、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凤丹种子的萌发受种子成熟度、贮藏温度、脂肪酸含量、含水率的影响,凤丹种子在低温短期贮藏不利于萌发,但低温贮藏有利于油脂积累,提高其含油率。  相似文献   
23.
加工工艺对红茶品质有重要影响,是红茶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就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四大工序与工夫红茶品质的关系作了综述,分析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目前研究的细微差别,以期为改进加工工艺、提升工夫红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黄维 《农业工程》2018,8(11):25-27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研发,计算机视觉技术应运而生,广泛的应用于我国各行各业,更对我国的农业自动化领域发展尤为重要。由此,该研究主要针对计算机视觉技术展开概述,分析其主要应用于我国农业自动化领域的具体概况,并且针对性地指出农业自动化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计算机视觉技术创新,我国农业自动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安乡县一季晚稻时有倒伏情况发生。以56%2甲4氯钠SP为对照药剂,试验验证75%2甲4氯AS制剂常规用量下对水稻的抗倒伏效果。结果表明,用量为225 L/hm2以上时,75%2甲4氯AS有明显的抗倒伏、增产效果,最佳用量为337. 5~450 g/hm~2。  相似文献   
26.
在离体条件下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研究4株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产生速率与耐药性消失速率。结果表明:以37℃条件下培养48h为1代,HSY02菌株对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906 3μg/m L,HSY01、HSY03、HSY04菌株对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953 1μg/m L。在含有氟苯尼考的药物营养肉汤培养基中连续传代8代后,氟苯尼考对3株嗜水气单胞菌HSY01、HSY03、HSY04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由1.953 1μg/m L上升至62.50μg/m L,耐药性增长了32倍。HSY02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由3.906 3μg/m L上升至62.50μg/m L,耐药性增长了16倍;且耐药性获得后保持稳定,其消失速率为0。  相似文献   
27.
裂褶菌液体发酵转化酸枣仁和黄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含有酸枣仁、黄芪的培养基中加入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Fr)进行液体发酵,观察其菌丝体和发酵液中转化的粗多糖和总皂甙含量变化.方法:将裂褶菌接种到含有酸枣仁和黄芪的液体培养基中,于25℃条件下发酵,分别于发酵第0、3、7、11天抽样测定每瓶发酵物中的生物量,分析裂褶菌菌丝体和发酵液中粗多糖和总皂甙的含量.结果:经过7~11 d的发酵,酸枣仁组、黄芪组和合剂组的菌丝体生物量、粗多糖和总皂甙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明显增加(P<0.05 or P<0.01).结论:利用裂褶菌液体发酵,可将酸枣仁和黄芪中的多糖和皂甙进行有效菌物转化,从而提高了菌丝体的有效生物量.试验还提示,在发酵第7天有效生物量出现明显拐点,建议第7天终止发酵.  相似文献   
28.
高温热害是影响南充市水稻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研究该市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及与水稻产量波动的关系,为稳定该地区水稻产量、保障水稻正常生产提供科学参考。笔者利用南充市7个气象观测站1960—2014年的气象资料,分析高温热害发生频次的时空分布规律。同时,借助小波分析工具,结合南充市高坪区1981—2014年的一季稻产量资料,分析高温热害对南充市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充市高温热害主要以轻度为主,中度次之,重度最少,总热害发生频次表现为先减后增的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频次较低,研究区南方的高温热害多于北方;高温热害与相对气象产量在2000年后存在3~4年的显著反向共振周期。高温热害是影响南充市2000年后水稻产量波动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本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制定高温热害防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免耕与秸秆还田对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田碳汇管理措施的增汇效应是全球变化研究内容的重要命题之一.本文基于土地动态模拟系统(DLS)模拟了2012与2020年全国栅格尺度的农田分布,同时利用基于遥感反演的1988、2000年农田分布数据,应用CENTURY模型模拟了实施免耕、秸秆还田措施下中国1988~2020年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1988~2000年、2000~2012年与2012~2020年3个时段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变化情况,揭示了九大农业生态区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在不实施农田碳汇管理措施的情况下,1988~200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呈增长态势;而2000~2012年的全国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2012~2020年间,虽然全国范围内的土壤有机碳贮量表现为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较2000~2012年间显著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实施秸秆还田与免耕措施能够有效促进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增加,同时这两种管理措施的增汇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和西南区的增汇效果相对明显.上述研究结论为制订和实施农田增汇措施、减缓气候变化影响并保障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0.
中国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环境综合评价方法(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稳健主成分分析(RPCA)法可用于评价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环境。该文展示了RPCA法在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利用RPCA法并基于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区域分异特征将中国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环境划分为8个分区,分别代表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环境的8个级别。研究表明,采用RPCA法不易受到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环境各成分要素异常值影响,所获得的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环境分区较为科学与合理。由此可见,应用RPCA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环境表征指标,可应用于提炼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环境区域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