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69篇
水产渔业   541篇
畜牧兽医   6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田田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6):142-144,148
提出了把生态学理念应用到欧洲鳗鲡养殖管理中的思路,即通过调控养殖水体生态环境因子,建立多样性水体生物结构,最大程度提高养殖水体自净和生态防病抗病能力,实现少换水、少用药、提高饲料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养殖效果.试验共投白仔苗961 188尾,经过280 d的养殖,共收获鳗鱼54 890 kg,平均59 g/尾,成活率97.8...  相似文献   
22.
一、催产和仔鱼的培育方法 进行人工育苗研究,大量健康的初孵仔鱼不可缺少.当前获得鳗鲡受精卵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授精,不过,志布志栽培渔业中心已经开发了诱导自然产卵方法:将雌鳗和雄鳗放入同一水槽,并予以升温刺激(+2℃)促进自然产卵.已确定了适宜的诱导成熟和产卵温度条件,每周可以得到大量优质的受精卵,解决了仔鱼稳定供应的问题. 将仔鱼培育成为白仔鳗的方法:培养容器是用10L的圆形水槽,为操作方便,数个至数十个水槽并列放于高度适宜的架子上(图1).  相似文献   
23.
菲律宾花鳗鲡种类鉴别与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脊椎骨数及量度性状,用形态学分析方法鉴别了菲律宾花鳗鲡鳗苗的种类,并应用方差、主成分和判别等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引进鳗苗种类间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引进的菲律宾花鳗鲡鳗苗实为2种鳗鲡,即花鳗鲡和太平洋双色鳗。其中花鳗鲡数量绝多,个体较小;太平洋双色鳗数量少,但个体显著大于花鳗鲡。花鳗鲡总脊椎骨数、臀鳍起点前和起点后脊椎骨数均显著小于太平洋双色鳗。花鳗鲡与太平洋双色鳗的多个形态性状差异显著,包括体型、头部、口裂及鳍,散布全身。建议在鳗苗培育后期分级选别时,可根据花鳗鲡与太平洋双色鳗体型的差异和鳍型不同将其分开。花鳗鲡体型较小,背鳍前端和臀鳍前端距离较远;太平洋双色鳗体型较大,背鳍前端和臀鳍前端几乎平齐。  相似文献   
24.
研究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消化道组织中的肥大细胞组织化学性质,观察肥大细胞胞浆颗粒的异质性。采用改良甲苯胺蓝(MTB)、阿利新蓝-沙黄O(AB/SO)、甲基绿-派洛宁(MG—P)、和天青Ⅱ-伊红-瑞氏混合液等4种组化染色法。用阿利新蓝-沙黄O染色法显示日本鳗鲡消化道的肥大细胞效果较好;甲基绿-派洛宁(MG—P)、和天青Ⅱ-伊红-瑞氏混合液染色效果一般,被染的肥大细胞数量很少;改良甲苯胺蓝甚至观察不到肥大细胞。日本鳗鲡肥大细胞数量不多,主要分布于食管、胃和肠道等部位黏膜层的黏膜上皮下方、固有层结缔组织,少量分布在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并且有沿血管周围分布的特点;肥大细胞体积小,且多呈圆形、椭圆形、梭形及不规则形。AB/SO染色法效果最好,适用于日本鳗鲡肥大细胞的鉴定;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不适合于日本鳗鲡肥大细胞的鉴定。  相似文献   
25.
为改变青虾单一养殖规格小、产量低、商品率低、效益差局面,提高青虾塘养殖经济效益,2007—2008年开展了青虾塘套养鳗鲡的混养模式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与青虾单养相比,混养模式下青虾品质、商品率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2.4万元/hm2以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6.
通过组织切片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经多次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和鲤鱼脑垂体匀浆液(carp pituitary extract,CPE)促熟的雄性鳗鲡(Anguilla japonica)精巢和脑垂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联用的方法,观察性腺和血液中7种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成熟组鳗鲡精巢发育至第Ⅴ期,排精10 d时鳗鲡精巢进入退化吸收期。性成熟雄性鳗鲡的脑垂体GtH分泌细胞代谢活动旺盛,细胞中分泌小球增多,囊泡数量增加,线粒体和内质网丰富。鳗鲡精巢和血液中睾酮(testosterone,T)、17α,20β-二羟基-4-孕烯-3-酮(17α,20β-dihydroxy-4-pregnen-3-one,DHP)和17α-羟孕酮(17α-hydroxyprogesterone,17α-OHP)3种激素含量较高,且成熟的和排精10 d后雄鱼精巢和血液中T、DHP和17α-OHP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排精10 d时雄鱼精巢和血液中17α-羟孕酮的含量显著低于成熟组鳗鲡精巢和血液中的含量(P﹤0.05);精巢和血液中未检出孕酮(progesterone,P)、雌酮(estrone,E1)、β-雌二醇(estradiol-17β,E2)和雌三醇(estriol,E3)4种激素。结果表明,睾酮、17α-羟孕酮和DHP是雄鱼成熟的关键类固醇激素,其含量在性成熟时达到峰值,排精10 d时含量降低,其含量受脑垂体GtH分泌的调控。  相似文献   
27.
为了研究蝇蛆抗菌肽对日本鳗鲡生长性能及其成活率的影响,本文以日本鳗鲡幼鳗为研究对象,以鳗鲡基础日粮的普通粉料为对照组,对日本鳗鲡幼鳗的成活率、生长速度、相对增重率和饲料系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期内实验组和对照组饲料系数分别为1.24和1.57,相对增重率分别为(193.6±8.74)%和(238.05±9.42)%。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成活率提高了9.13%,生长速度提高了22.9%以上,饵料系数降低了21%。试验结果表明:蝇蛆抗菌肽可显著提高日本鳗鲡的生长性能(P<0.05),降低养殖成本,不失为日本鳗鲡饲料的一种优质蛋白添加剂。  相似文献   
28.

采用间接ELISA法研究菌浓度、孵育时间、温度、pH、阳离子及碳源等因子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黏附鳗鲡(Anguilla anguilla)表皮黏液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良后的间接ELISA法的检测灵敏度约为9.92×104 CFU, 细菌的黏附量随菌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并符合饱和黏附动力学方程: y=0.135ln(x)-0.936(R2= 0.986); 嗜水气单胞菌黏附鳗鲡表皮黏液的最佳条件为: 温度20~28℃, pH 6.2~6.6, NaClMgCl2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 g/L3 g/L, 孵育时间为150 min。碳源对嗜水气单胞菌的黏附作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葡萄糖和麦芽糖能显著提高嗜水气单胞菌的黏附量(P<0. 05), 果糖则显著降低嗜水气单胞菌的黏附量(P<0. 05)。以上结果说明, 嗜水气单胞菌对鳗鲡表皮黏液具有较强的黏附作用, 且其黏附作用具有可控性。

  相似文献   
29.
周李柳  但学明  刘丽  甘炼 《水产科技情报》2014,41(4):199-200, 204
为探索花鳗鲡的苗种培育技术,2013年在温棚水泥池中进行了花鳗鲡苗种的培育试验。试验水温在28~30℃,每池放养苗种12万尾,放养密度500尾/m2。放养后60 d内饲喂水丝蚓,60 d后投喂鳗鱼配合饲料。试验结果:经过150 d的培育,投喂水丝蚓期间的饵料系数为6.65,成活率为99%;投喂配合饲料期间的饲料系数为1.70,成活率85%。  相似文献   
30.
日本鳗鲡繁殖生物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是中国和日本最广泛养殖的鱼类之一。其养殖基于对天然玻璃鳗的捕捞,从而导致天然玻璃鳗资源逐渐出现严重的匮乏。为解决此问题,众多研究者致力于玻璃鳗的人工繁殖。主要阐述了30年来日本鳗鲡繁殖生物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在亲鳗催熟前需进行强化培育,雌、雄鳗达到性成熟需要不同的催熟药物和催熟时间,17,20-β-二羟孕酮(DHP)的催产效果较好;温度、盐度、水体离子含量等环境因子对胚胎和仔鱼发育影响较大;自由氨基酸、卵黄脂蛋白和硝化甘油是受精卵及卵黄囊期仔鱼的主要能源物质,磷脂是辅助能源物质;用鲨鱼卵冷冻干燥粉末添加复合维生素、磷虾提取液等制成的浆状饵料是仔鱼较适宜的开口饵料;胚胎发育进程为初孵仔鱼体长3.5mm,仅分化出咽,从第7天开始,仔鱼具有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能力并出现大幅生长,到100d时,仔鱼已具有较强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