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卵型鲳鯵又名金鲳鱼,地方名称黄腊鲳、金鲳,属硬骨鱼纲、鲈形目、够科、鲳鯵属,体侧扁,卵圆形,头侧扁,尾柄细,体披小圆鳞,粘著牢固,不易剥落,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是一种暖水性鱼类.该鱼肉无刺,肉质细嫩,味鲜美,体色艳丽,具有鯵类的特殊香味,历来被列为名贵食用鱼类.我国广东、福建、海南沿海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了卵型鲳鯵海水网箱和池塘养殖,并达到了规模化生产水平.现将卵型鲳鯵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太平洋双色鳗鲡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并分析了太平洋双色鳗鲡(Anguilla bicolor pacifica)肌肉中营养成分组成与质量分数。结果显示院太 平洋双色鳗鲡肌肉中含62.56%、蛋白质15.85%;肌肉中测出氨基酸17 种(未测色氨酸),总量为36.33%(干样),其中 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EAA)7 种,总量为13.99%(干样),必需氨基酸组成基本符合FAO/WHO 评分标准,太平洋 双色鳗鲡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和缬氨酸,其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8.26,5 种鲜味氨基酸(DAA) 总量为16.58%(干样);脂肪酸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占44.41%,多不饱和脂肪酸占16.70%,其中EPA+DHA 的占 7.33%。该结果表明,太平洋双色鳗鲡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4.
丰产鲫精养池塘氮磷的动态与收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个不同的丰产鲫(Carassiusauratus var.pengzenensis)池塘的氮、磷动态和收支进行为期3个月的测定。结果表明,养殖期间水柱中各种形态的氮磷含量在试验后期有显著的提高,其中A塘的总氮和总磷分别上升了7.8倍和4.4倍,B塘总氮和总磷分别上升了3.6倍和2.4倍。但2个池塘底泥氮磷含量在试验前后并无显著差异。饲料是鱼塘氮磷营养盐的主要来源,平均分别占池塘的氮输入的88%和磷输入的96%。A塘中的氮磷营养盐以鲫鱼鱼体产出分别占氮磷总支出的29.73%和10.06%。而B塘分别占氮磷总支出的31.29%和9.03%。大部分的氮(平均为53%)和磷(平均为87%)以沉积物的形式沉积到底泥,或者随着渗漏水流失以及通过脱氮作用、氨挥发等其他的途径离开水体。  相似文献   
5.
从2011年开始,我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分为兽医全科类和水生动物类两类,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培养更多合格的水生动物类兽医师,必须对兽医高等教育相关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该文从水产动物疾病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效果3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甘炼  刘长军  马旭州  张文博 《渔业现代化》2007,34(3):23-25,20,22
精子载体法是以精子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通过人工授精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胚胎,从而将外源基因带入子代的基因组中以实现基因转移。近年来,由于该法操作简单,并简化了基因导入过程等优点而逐步受到各国学者青睐。目前,精子载体法已应用在鱼类、甲壳类、贝类等水产动物的转基因研究上,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对精子载体法在转基因水产动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前景展望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江黄颡鱼是当前鮠科鱼类养殖的新宠。随着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苗种已基本解决,并已开始向大规模产业化养殖发展。但由于缺乏该鱼的营养学研究,至今还未能生产出专用于江黄颡鱼的配合饲料。因此,对江黄颡鱼的配合饲料的研究已刻不容缓。蛋白质是鱼体生长、能量的主要来源,并且具有鱼体组织蛋白更新、修复以及维持机体蛋白现状的生理功能[2],而且蛋白质也是配合饲料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采用蛋白质梯度饲养法对江黄颡幼鱼最适蛋白质需求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旨在寻找一种符合江黄颡鱼最佳生长速度且较经济的蛋白质水平,为江黄颡鱼的规模化…  相似文献   
8.
瓦氏黄颡鱼仔稚鱼生长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在流水水族箱中(水温22.5~28.5℃)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仔稚鱼的生长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发育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该鱼的发育分为前期仔鱼、后期仔鱼和稚鱼3个时期,分别历时4、6和22 d;仔鱼期其头部和体高的发育较体长快;各鳍的发育顺序为胸鳍、尾鳍、背鳍、臀鳍和腹鳍,发育完全历时10 d;仔稚鱼体长和体重的生长趋势基本相同,仔鱼期生长速度较快,稚鱼期趋缓。用不同生长方程对瓦氏黄颡鱼仔稚鱼体长与体重的关系进行拟合,以抛物线方程拟合效果为最佳,即WL=0.7572L2-6.8860L 5.1877。  相似文献   
9.
延迟投饵对瓦氏黄颡鱼仔鱼存活、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马旭洲  王武  甘炼  袁琰  张文博 《水产学报》2006,30(3):323-328
以瓦氏黄颡鱼仔鱼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15个处理组,每组200尾(各设3个平行组),分别在孵化后3、4、5、6、7.8、9、10、11、12、13、14、15和16d开始投喂大型涵,第15组为饥饿组,从不投饵。水温24.5~25.5℃,实验周期为30d。结果表明:(1)孵化后3d的瓦氏黄颡鱼仔鱼初次摄食,15日龄不能建立外源性营养的仔鱼进入PNR期,卵黄囊已耗尽。混合营养期持续4.12h。(2)瓦氏黄颡鱼仔鱼在不同饥饿阶段初次摄食率的变化为:开始较低,此后迅速上升,在4~10日龄达到高峰,最高初次摄食率为100%,此后逐步下降。(3)延迟5天投饵对瓦氏黄颡鱼仔鱼的存活率影响不显著,延迟6d投饵瓦氏黄颡鱼仔鱼的存活率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降低。延迟6d投饵,瓦氏黄颡鱼仔鱼的体长增长率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淮河江黄颡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黄颡学名瓦氏黄颡(PelteebagrusvachelliRichardson),隶属于鲇形目(Siluriformes)、鲿(鮠)科(Bagridae)、黄顙鱼属(PelteebagrusBleeker),英文名称Darkbarbelcatfish,广泛分布于长江干流及其附属水体,是长江中下游的渔业对象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的发展,江黄颡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单位相继进行有关江黄颡的研究与开发,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现将淮河江黄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前景介绍如下,供水产养殖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