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鲁西黄牛胚胎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鲁西黄牛胚胎骨骼肌卫星细胞生物学特性,取30~50日龄鲁西黄牛胚胎四肢骨骼肌,分离培养鲁西黄牛胚胎骨骼肌卫星细胞.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地分离了鲁西黄牛胚胎骨骼肌卫星细胞,原代培养并传代至16代,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卫星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Desmin、MyoD呈阳性表达,RT-PCR检测Desm in、c-Met、Myf5、pax7呈阳性表达;绘制生长曲线,结果说明细胞具有较强增殖能力;应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周期分析,结果显示S期细胞所占比例为8.94%;骨骼肌卫星细胞向成肌细胞诱导10 d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成肌特异性标志骨骼肌肌球蛋白呈阳性表达;骨骼肌卫星细胞向脂肪细胞诱导7d后,油红O染色呈阳性,RT-PCR检测脂肪细胞特异性标志pparγ、LPL呈阳性表达.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建立了鲁西黄牛胚胎骨骼肌卫星细胞的体外扩增培养体系,且该骨骼肌卫星细胞有发育形成肌管和脂肪细胞的多项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22.
本试验通过比较供体成纤维细胞的不同血清饥饿培养天数、传代次数、冻存复苏等方面试验条件对重组胚发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供体细胞血清饥饿0、1~3、4~6、7~9d之间重组胚卵裂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囊胚率以饥饿1~3d的最高,与4~6和7~9d组别差异显著(P〈0.05);以传代0、1~3、4~6、7~9代的细胞作为供体细胞,卵裂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桑椹胚率以传1~3代最高,差异显著(P〈0.05);2代细胞解冻后的卵裂率显著高于4和8代细胞,而以2和6代冷冻解冻后细胞为供体,卵裂率并无明显差异,8代细胞的桑椹胚率显著低于其它组。本试验为提高供体成纤维细胞在卵母细胞中重新程序化及后续重组胚发育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旨在初步探索乙脑病毒(JEV)感染PK15细胞后的增殖情况,筛选与病毒感染相关的lncRNA,并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及靶基因预测。通过免疫荧光试验来检测病毒结构蛋白E的表达情况,采用TCID50法检测PK15细胞中病毒的增殖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感染后lncRNA的表达水平,在NONCODE数据库对lncRNA进行亚细胞定位,通过starBase、NONCODE、KEGG等数据库对其进行靶基因预测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JEV感染PK15细胞后,24~36 h为病毒滴度指数增长期,感染后36 h病毒滴度已达10-5.75 TCID50/mL。PK15细胞在感染JEV 12 h后,lncRNA A、B、C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lncRNA D表达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感染JEV 24、36和48 h后lncRNA A、B、C表达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lncRNA D表达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lncRNA A主要定位在胞质溶胶,lncRNA B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lncRNA C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中,在细胞核中也有可能分布,lncRNA D可能在细胞内呈现广泛性分布。通过靶基因预测和信号通路分析,lncRNA A、B、C的靶基因主要为OAS1、OAS2、OASL、COX1等,lncRNA D的靶基因主要为DST、ND1、ND2、ND4等。信号通路分析发现lncRNA可能通过肿瘤坏死因子(TNF)、NF-κB和Toll样受体(TLR)等信号通路参与病毒感染后的增殖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宿主细胞lncRNA对病毒增殖的影响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4.
目前,牛的胚胎移植技术已日趋成熟.在我国,胚胎移植技术的发展相当迅速,已接近国际水平,通过超排可获得6枚左右胚胎,鲜胚移植成功率为55%~60%,冻胚移植成功率为50%~60%.但由于我国对胚胎移植技术未形成产业化,每年商业移植的数量还较少,该技术要在我国大面积推行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本文对影响牛超排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为加快牛胚胎移植商业化进程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哺乳动物核移植供体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涉及细胞类型、细胞年龄和细胞所处的周期时相对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以及目前核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26.
维生素E提高牛孤雌胚胎的体外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生产的牛孤雌胚胎用添加了VE,VE+VC的CR1aa培养液,置38.5℃、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通过荧光染料Hoechst 33342对胚泡进行荧光染色,检测孵化囊胚的总细胞数。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VE时,与对照组相比,扩张囊胚发育率和胚泡的细胞总数显著提高(P〈0.01);当VE与VC联用时,发育到早期囊胚、扩张囊胚、孵化囊胚的数量和胚泡的总细胞数均低于单独使用VE的培养组。  相似文献   
27.
受体细胞去核是核移植关键步骤之一。利用脱羰秋水酰碱(Demecolcine,DM)显示牛卵母细胞染色体的位置进行去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试验:卵母细胞在DM中孵育浓度、卵母细胞在DM中孵育时间及卵母细胞成熟时间对显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成熟牛卵母细胞用离子霉素激活5 min,DM孵育2 h完全诱导去核,结果没有见到完全去核的卵母细胞;(2)挑选有第一极体的成熟牛卵母细胞,在浓度为0.5μg/mL的DM中孵育2 h显示率可达76.54%;(3)牛卵母细胞在成熟18 h可以获得73.86%的显示效果。(4)在没有去卵丘细胞的卵母细胞中添加DM取得了更好的显示效果(80.82%),囊胚的发育率也较其它组高,可达18.60%,说明未去卵丘细胞的卵母细胞添加DM更有利于显示染色体的位置,而且更有利于囊胚的发育。利用DM显示染色体的位置不仅可以高效快速的去核,同时也避免了传统去核时荧光对卵母细胞的照射。  相似文献   
28.
为了研究供体细胞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核移植重构胚的作用,比较了用于保种的冻存和新鲜的成纤维细胞做供体细胞、供体细胞不同的离心转数、供体细胞不同的血清饥饿时间及用本实验室冻存的成纤维细胞,解冻复苏后,不同传代次数对重构胚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用冷冻保存的和新鲜的成纤维细胞作为核供体,所得重构胚卵裂率、囊胚率无显著差(P>0.05);供体细胞离心800 r/min时所得重构胚效果较好,离心1500 r/min所得重构胚的卵裂率、囊胚率与其他3组相比较低;血清饥饿3~5 d组所得重构胚比其他3组好;用解冻复苏后再传2、5代的细胞进行核移植,所得重构胚的卵裂率、囊胚率无明显差异(P>0.05),显著高于传8代的细胞所得重构胚。说明供体细胞的不同处理方法对核移植重构胚发育有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体外成熟对牛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发育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研究基础上,研究了培养用水、卵泡液和成熟时间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激活后发育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将卵母细胞分别于蒸馏水和Milli-Q超纯水配制的成熟培养液中培养22~24 h, 孤雌激活后, 卵裂率无显著差异(P>0.05); 但孤雌卵在超纯水配制的胚胎培养液中培养,囊胚发育率为22.3%, 明显高于在蒸馏水配制的培养液中的囊胚发育率14.1%(P<0.05).(2)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10%、20%卵泡液,成熟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的囊胚发育率(32.3%, 30.9%)明显高于添加5%和0%卵泡液组的囊胚发育率(21.8%, 22.7%,P<0.05).卵母细胞在添加20%卵泡液的培养液中成熟培养,孤雌激活后囊胚孵化率明显低于添加0、5%、10%卵泡液组的囊胚孵化率(P<0.05).(3)成熟28 h或30 h的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其囊胚发育率(30.5%或29.4%)明显高于成熟24 h或26 h组的囊胚发育率(20.5%或22.1%,P<0.05).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旨在探究根皮素(PT)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牛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试验选取牛脂肪组织,使用Ⅳ型胶原酶分离牛ADSCs,传代培养后利用免疫荧光对牛ADSCs表面标记蛋白CD29、CD44、CD73及Vimentin进行鉴定。用不同浓度(0、100、200、500、1000μmol/L)的过氧化氢(H2O2)处理牛ADSCs 24 h,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构建牛ADSCs氧化应激模型的适宜H2O2浓度。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10、50、100μmol/L)PT作用4 h后牛ADSCs的存活率,确定PT对牛ADSCs进行预保护的适宜浓度。随后先用不同浓度(0、10、50μmol/L)PT预处理牛ADSCs 4 h,对牛ADSCs进行预保护;再利用500μmol/L H2O2处理牛ADSCs 24 h。采用试剂盒检测牛ADSCs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包括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荧光探针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及半胱天冬酶-3(Caspase-3)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500μmol/L的H2O2能引起牛ADSCs存活率极显著下降(P<0.01),可以用来诱导其发生氧化应激。10和50μmol/L的PT不会对牛ADSCs的存活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而100μmol/L的PT会引起牛ADSCs的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因此后续试验选用10、50μmol/L的PT处理牛ADSCs进行4 h的预保护。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牛ADSCs中CD29、CD44、CD73及Vimentin蛋白表达呈阳性;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0μmol/L PT预保护,0μmol/L H2O2处理)相比,500μmol/L H2O2极显著增加牛ADSCs内MDA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牛ADSCs内SOD活性(P<0.01),说明500μmol/L H2O2处理牛ADSCs引起了氧化应激。与氧化应激组(0μmol/L PT预保护,500μmol/L H2O2处理)相比,10或50μmol/L PT与500μmol/L H2O2共处理可以显著减少牛ADSCs内MDA含量(P<0.05),50μmol/L PT与500μmol/L H2O2共处理可以显著增加牛ADSCs内SOD活性(P<0.05),说明适宜浓度的PT可以缓解H2O2诱导的牛ADSCs氧化应激。ROS染色结果显示,10、50μmol/L PT与500μmol/L H2O2共处理均可极显著降低牛ADSCs内ROS含量(P<0.01),同样说明适宜浓度的PT可以缓解H2O2诱导的牛ADSCs氧化应激。此外,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500μmol/L H2O2显著增加牛ADSCs内促凋亡基因Bax和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P<0.05),极显著减少牛ADSCs内抗凋亡基因Bcl-2 mRNA相对表达量(P<0.01),说明500μmol/L H2O2处理可以引起牛ADSCs凋亡。而10或50μmol/L PT与500μmol/L H2O2共处理时,牛ADSCs内凋亡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氧化应激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在本试验的条件下,PT不会缓解H2O2诱导的牛ADSCs凋亡。综上所述,适量的PT可以有效缓解H2O2诱导的牛ADSCs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