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林业   27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2001—2002年对黑龙江省黑河市几个主要林区中的蜜环菌(Armillaria(Fr.:Fr.)staude)生物种进行了调查、采集和交配鉴定,并对其寄主种类和子实体发生规律以及培养特性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黑河地区主要有2个蜜环菌生物种,即高卢蜜环菌(Armillaria gallica)和奥氏蜜环菌(A.ostoyae);寄主主要包括栎树、榛子和杨树,其他寄住不明。高卢蜜环菌出现的概率较大。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蜜环菌子实体发生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泡桐丛枝病带毒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14.
用电镜鉴定泡桐丛枝病的带毒苗,用圆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病苗、带毒苗与健康苗之间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带毒苗与健康苗的酶谱无差异,都表现为9条酶带,病苗酶谱表现出10条酶带。  相似文献   
15.
PCR检测树木菌原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菜氏无胆甾原体和MLO的核糖体蛋白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域,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用CTAB法直接提取田间发病的桑萎缩和泡桐丛枝病树皮层的DNA,以健康树作平行对照,结果用PCR成功地从病树DNA模板中扩增出1.26kb左右的产物,而对照样品均未出带,表明此项技术可以检测MLO,并用于研究其分子系统学关系。  相似文献   
16.
柿树带化和刺槐丛枝的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植物菌原体16SrRNA基因序列,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用SDS CTAB改进法直接提取田间发病的柿树带化病、刺槐丛枝病树和健康树皮层的DNA,用PCR方法成功地从病树DNA模板中扩增出约1.17kb的特异产物,经酶切进一步证实为植物菌原体16SrDNA.此项研究表明用特异合成的引物F16/R16,经PCR扩增可以快速灵敏地检测植物菌原体.  相似文献   
17.
选择马铃薯-葡萄糖、松膏Ⅰ、松膏Ⅱ、ShawⅢ和MS共5种培养基,分别对中国东北地区5个常见蜜环菌生物种的单倍体和双倍体菌株进行培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5个蜜环菌生物种在5种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和颜色以及培养基颜色变化等方面表现大同小异。单倍体菌落颜色基本为白色,有菌索产生的菌落易变成浅褐色;双倍体菌落基本上为浅褐色或褐色,壳皮状,随着菌丝生长和菌索形成能力的提高,菌落的颜色也表现出越来越深的趋势,绝大多数培养基不变色。5个生物种单双倍体菌株间在菌丝生长和菌索形成方面存在变化,双倍体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普遍要比单倍体菌丝快,且菌索形成的能力也明显增强,菌丝生长良好的则菌索形成能力也相对较强;每个生物种不同交配类型的单倍体菌株间在同一种培养基上也基本表现相同。在5种培养基中,两个松膏培养基对促进菌丝生长和菌索的形成是最佳选择,其次是shawⅢ培养基,再次是PDA培养基,而MS培养基则最差。  相似文献   
18.
选择马铃薯-葡萄糖、松膏Ⅰ、松膏Ⅱ、ShawⅢ和MS共5种培养基,分别对中国东北地区5个常见蜜环菌生物种的单倍体和双倍体菌株进行培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5个蜜环菌生物种在5种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和颜色以及培养基颜色变化等方面表现大同小异。单倍体菌落颜色基本为白色,有菌索产生的菌落易变成浅褐色;双倍体菌落基本上为浅褐色或褐色,壳皮状,随着菌丝生长和菌索形成能力的提高,菌落的颜色也表现出越来越深的趋势,绝大多数培养基不变色。5个生物种单双倍体菌株间在菌丝生长和菌索形成方面存在变化,双倍体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普遍要比单倍体菌丝快,且菌索形成的能力也明显增强,菌丝生长良好的则菌索形成能力也相对较强;每个生物种不同交配类型的单倍体菌株间在同一种培养基上也基本表现相同。在5种培养基中,两个松膏培养基对促进菌丝生长和菌索的形成是最佳选择,其次是ShawⅢ培养基,再次是PDA培养基,而MS培养基则最差。  相似文献   
19.
蜜环菌群体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长白山保护区天然针阔混交林和张广才岭地区红松人工林内,设立5个样地,采集蜜环菌样本331号.利用体细胞非亲和性的试验方法,鉴定出东北地区林木病原菌奥氏蜜环菌在林间的遗传体密度较低,是以菌索的形式存在,并为主要传播方式.在防治中应以切断病原菌的土壤传播为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20.
这种新干基白腐病的病原菌为绒毛昂氏孔菌Onnia tom entosa。该病主要发生于成熟林分,造成干基特别是根部腐朽。被侵染树木极易风折或风倒而死亡。根据中国的材料对该病的病原菌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北美及欧洲的标本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