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蜜环菌作为天麻重要共生菌能为天麻的生长提供营养。了解区域性蜜环菌的多样性有助于选育优良的土著蜜环菌,进而提高区域性天麻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应用纯培养技术和基于ITS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金口河板厂坪天麻种植区分离的21份蜜环菌进行了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21株蜜环菌划分为6个形态类群;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分离菌株与Armillaria 同源性最近,相似性都在99% 以上,主要分布在Armillaria gallica、Armillaria sinapina和Armillaria mellea 3个种内。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科技》2019,(20):49-51
蜜环菌作为天麻重要共生菌,能为天麻的生长提供营养。了解区域性蜜环菌的多样性有助于选育优良的土著蜜环菌,进而提高区域性天麻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应用纯培养技术和基于ITS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金口河区板厂坪天麻种植区分离的21份蜜环菌进行了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21株蜜环菌划分为6个形态类群;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分离菌株与A rmillaria同源性最近,相似性都在99%以上,主要分布在Armillariagallica、Armillaria sinapina和Armillaria mellea3个种内。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不同来源的19株蜜环菌的(Armillaria spp.)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对蜜环菌的rDNA-ITS进行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并对菌索分枝数、生物量和总萜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9株蜜环菌中,12株为蜜环菌狭义种(A.mellea),2株为芥黄蜜环菌(A.sinapina),1株为头柄蜜环菌(A.cepistipes),1株为高卢蜜环菌(A.gallica),1株为奥氏蜜环菌(A.ostoyae);19株蜜环菌只有15株在PDA培养基上能形成菌索,其中,菌株MC1、MC8、MC4、MC7和MA2的菌索分枝较多,菌株MA2、MB1和MC7的生物量较大,菌株MC5的总萜含量最高。因此,19株蜜环菌通过rDNA-ITS序列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菌索的生长特征,MA2和MC7是较优良的菌株,而菌株MC5是提取总萜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4.
蜜环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天麻共生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作为一种新兴的药用真菌受到较广泛的关注,研究主要集中在蜜环菌发酵产物中活性成分、功能及在功能食品中的开发应用,而对其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有待深入。本文概述了蜜环菌属真菌的系统学研究概况以及天麻共生蜜环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5.
CBSE与其它中国蜜环菌生物种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蜜环菌生物种E(CBSE)建立时仅包括2个菌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交配型交配菌株体系,与其它中国蜜环菌生物种的相互关系也不清晰。现依据交配试验结果,将原CBS E中的92018归属CBS C,将92011归属于CBS D,即把CBS E合并为奥氏蜜环菌CBS D.Armillaria ostoyae(Romagn).Herink。  相似文献   

6.
猪苓与蜜环菌共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和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的共生关系一直是猪苓人工栽培和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综合近来的研究,主要综述了猪苓的人工栽培应用以及猪苓与蜜环菌共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正>榛蘑[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Quel],别名榛柴蘑、蜜环菌、栎蘑。子实体疏丛生或单生,菌伞肉质,扁半球形至平展,径10~14cm,伞面呈浅土黄色,伞面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暗色细毛鳞聚成斑点状,边缘有放射状条纹;撕开菌盖可见菌肉白色。菌柄细长呈圆柱形,柄多弯,高5~13cm,基部稍膨大,上端有白色斑点的菌环,内部松软至空心,呈浅褐色;菌褶直生,近白色,后期变深色;孢子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猪苓仿野生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苓属高等专性寄生性真菌,而蜜环菌是猪苓专性寄主,其他高等植物(菌材)又是蜜环菌的寄主。结合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根据猪苓和蜜环菌的生物学特性,人为创造适宜条件,建立起猪苓、蜜环菌、高等植物三者寄生链条关系,以鲜猪苓菌核为繁殖材料,以猪苓菌核或菌核组织培养的菌丝体做种,在猪苓休眠期,采用地面砌池连片双层栽培法,能有效提高猪苓人工栽培的成活率,并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可在同类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组织培养中天麻与蜜环菌的共生机理。[方法]通过用蜜环菌(Arimillia mellea)的胞内提取物、胞外提取物及活蜜环菌对天麻进行培养,分析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培养前后重量变化,研究这3种添加物对天麻生长的影响作用,探讨蜜环菌与天麻在细胞培养体系中的共生机理。[结果]蜜环菌胞内提取液对天麻生长呈一定的抑制作用;蜜环菌胞外提取液对天麻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不如活体蜜环菌的作用大。[结论]活体蜜环菌对天麻生长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大豆疫霉病(Phytophthora megasperma f.sp.glycinea Kuan&Erwin)是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对大豆生产影响很大。本文重点研究了该病的发生危害区域及病原菌分化,初步明确该病在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一些地区发生危害情况t并用国外一套鉴别寄主对黑龙江省的40份疫霉病菌标样进行测定,在采集的标样范围内,明确了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存在七个疫霉病菌生理小种,即:1、3、9、11、17、21、24号,同时初步明确了各小种的出现频率。  相似文献   

11.
2006~2007年8~9月间共4次对秦岭火地塘林区松(Larix sp.)栎(Quercus aliena)混交林、落叶松(Larixsp.)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及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下的外生菌根(ECM)真菌资源多样性以及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鉴定ECM真菌29种,16属,10科,主要属于牛肝菌科(Bolet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和鸡油菌科(Cantharellaceae)。其中11种获得了纯培养。松栎混交林下真菌种类最多,21种分布于该林下,常见种为厚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 grevillei)、灰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 laricinus)、红菇蜡伞(Hygrophorus russula)和粉红菇(Russula subdepallens);落叶松林、油松林和华山松林ECM真菌种类较少,5种分布于落叶松林下,常见种有厚环粘盖牛肝菌、亚黄粘盖牛肝菌(Suillus subaureus)、灰环粘盖牛肝菌和黄地勺菌(Spathularia flavida);8种分布于油松林下,常见种为厚环粘盖牛肝菌、亚黄粘盖牛肝菌、灰环粘盖牛肝菌和红菇蜡伞;4种分布于华山松林下,常见种为亚黄粘盖牛肝菌、粉红菇及黄丝盖伞(Incocybe fastigiata)。大多分布于海拔1600~1760m林带。表明秦岭火地塘林区ECM真菌资源丰富,不同林型下ECM真菌种类及分布有明显的差异。该研究为秦岭火地塘林区ECM真菌种质资源库的建立、资源保护以及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对区域性森林碳汇效益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的基础上,以黑河地区森林碳汇效益补偿为例,采用森林碳密度法,并结合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的有关统计结果,对该地区森林碳储量进行核算;然后采用按GDP总量配比方法,确定了森林碳汇效益的补偿标准。结果表明:截止到2007年,黑河林区森林总碳储量为3.50×106t,碳密度为178.97 t/km2,区域森林碳汇效果显著;黑河地区森林碳汇效益补偿费基准价(以万元GDP计)164.45元,截止2007年,全区应缴纳补偿费共计4.36×107元;黑河地区5×106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截止2007年平均缴纳森林碳汇补偿费约4.356×105万元,其年度应缴纳费用仅为4 356元/a,征收森林碳汇补偿费对相关企业无显著影响,表明征收区域森林碳汇效益补偿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东段水源涵养林区造林树种选择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祁连山东段水源涵养林区的土壤水文条件和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树种的成活率、生物量和生长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阳坡适宜营造水土保持林,可选树种主要有沙棘、祁连圆柏、互叶醉鱼草、锦鸡儿等;阴坡适宜营造水源涵养林,可选树种主要有青海云杉、沙棘、金露梅等。  相似文献   

14.
黑河地区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年对黑河地区水土流失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论述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界河防护林、水库水源涵养林、坡地水土保持林及废旧矿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等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为振兴地方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及制定区域性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湿地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黄河三角洲湿地试验区内选取了杨树(Populus)—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混交林、白蜡林和杨树林3种不同的植被恢复模式,并在每个模式样地中设置样方,测量其林下草本物种的多样性,调查植被的种类、盖度等,以比较林下物种的组成结构,寻求湿地生物多样性及群落演替规律。结果表明,3种不同恢复模式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分别为1.80、0.83,1.42、0.79,1.38、0.71,大小顺序为:杨树—白蜡混交林>白蜡林>杨树林。而且发现,林下物种的生活性多为多年生草本,表明林下物种的结构正趋向复杂。  相似文献   

16.
小兴安岭主要森林类型对降雪、积雪和融雪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小兴安岭林区5种主要森林类型,对其降雪、积雪和融雪等雪水文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树种组成的影响,云冷杉红松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最大,降雪截留率为39.7%,约为次生白桦林的5倍,人工落叶松的25倍。2)不同森林类型之间的截雪量大小与降雪强度有关,且在同一种森林类型的不同降雪强度中,其截留率差异也不同。3)云冷杉红松林内积雪厚度最小,3月中旬达最大值32 cm,较次生白桦林和落叶松人工林内的积雪厚度减少了约12 cm。4)不同林型内积雪融化速度有较大差异,各红松林内积雪厚度从4月中旬后平均每天减少约0.5 cm,而次生白桦林和落叶松人工林内积雪厚度平均每天减少约1.3 cm,融雪速率相对较快,易产生融雪性洪峰。因此,在东北地区实行栽针保阔,逐步改造天然次生林,使之过渡到针阔混交林,能有效地延长林内融雪时间,从而发挥森林融雪的水文效益。   相似文献   

17.
核桃楸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危害东北林区三大珍贵硬阔叶树种之一核桃楸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为核桃楸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麦秀林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现状,对麦秀林区兰科植物进行资源调查。共调查到12属14种野生兰科植物,分别占青海省兰科植物的57.14%和41.18%。麦秀林区兰科植物主要以全草、块根和块茎的方式入药。初步掌握了麦秀林区兰科植物的种类、生境、药用部位和药用功效等基础资料,为麦秀林区兰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