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双孢蘑菇现在仍然是最重要的食用蘑菇,全世界年产量约为65万吨。二次大战后,欧洲开始以粗放的方法栽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库恩菇(Kuehneromyces mutabilis)、金针菇、烟色垂膜菇(Hypholoma capnoides)、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和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  相似文献   
12.
栽培食用菌猪肚菇的学名考证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随着人们对食品多样性需求的增加,以及食用菌驯化栽培技术的提高,栽培食用菌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现在国内市场出售或出口至境外的猪肚菇(中文商品名)就是一种新兴的食用菌。猪肚菇栽培种是由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从一种野生菌中分离驯化出来的,开始被鉴定为杯蕈[Clitocybe inf  相似文献   
13.
蛹虫草人工栽培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蛹虫草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同源大型真菌.其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为加强蛹虫草的人工栽培.从料水比、菌种浓度、接种量和暗培养时间等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发现接种量(15、20、25mL/瓶)和菌种浓度(6、11、15个/mL)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料水比(1:1、1:1.2、1:1.5)和暗培养时间(2、3、4d)作用较小,并优化出高产培养条件.即料水比1:1.5、菌种浓度15个/mL.接种量25mL/瓶和暗培养时间为3d。在此优化条件下.每20g大米能生产出高达17.96g鲜子实体。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香菇栽培菌株RAPD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广东省5个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菌株或其衍生菌株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扩增指纹能有效分辨不同菌株的基因型,可为香菇的商业菌株质量监测提供快速有效的技术手段,为规范食用菌菌种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药用灵芝真菌资源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是我国灵芝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为摸清海南岛药用灵芝种类,为开发利用灵芝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采集大量标本,通过微观结构和宏观诸特征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海南岛药用灵芝有16种,表明海南岛是我国药用灵芝最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菌龄、酶的配比、酶解时间及渗透压稳定剂等多种因素对玫红穗状霉Spicellum roseum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玫红穗状霉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为:菌龄30 h,用10 mg/mL纤维素酶+10 mg/mL蜗牛酶+5 mg/mL壁酶的混合液酶解,以0.7 mol/L的KCl作渗透压稳定剂,30℃酶解3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Schumach.Fr.)Singer]发酵产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不同溶剂对花脸香蘑发酵次生代谢物质进行了分级分离提取,用二苯基苦味酰基苯肼(DPPH)法检测各级分离物的抗氧化活性;用噻唑兰(MTT)法检测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固体发酵花脸香蘑乙酸乙酯相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为发酵液乙酸乙酯相;花脸香蘑发酵液乙酸乙酯相抗肿瘤活性最高,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IC50值为50μg/ml;菌丝提取物也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抗肿瘤活性。[结论]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花脸香蘑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苯酚—硫酸法测定广东虫草菌丝体多糖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精制后的广东虫草菌丝体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苯酚—硫酸法测定广东虫草菌丝体精制多糖含量的显色条件进行优选,并对该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加样回收率,以及多糖液中色素、蛋白质的干扰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准确性高,稳定性好,测定结果可靠,且不受色素及蛋白质的影响。用苯酚—硫酸法在最佳显色条件下测得的广东虫草菌丝体多糖含量为10.52%。  相似文献   
19.
介绍采自中国罗霄山脉南端湖南省内的一种可食用鸡油菌。通过详细的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基于nrLSU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该种是近年报道于东南亚热带地区(马来西亚)的一个鸡油菌新种——淡蜡黄鸡油菌(Cantharellus cerinoalbus)。此系该物种在我国首次记录,证明了该种可自然分布至东亚亚热带地区。该种的主要鉴别特征是子实体小到中型;菌盖表面蜡质,易碎,淡黄绿色;菌褶在鸡油菌种类中相对较薄且没有或很少分叉及横脉;担孢子7.5~10(~10.5)×5~6.5(~7)μm。依此特征可与鸡油菌属其它常见种类区分。  相似文献   
20.
报道广东虫囊菌目的3个种:寄生于Periplaneta americrta(Linne)上的蜚蠊二托菌Herpomyces periplanetae Thaxter;寄生于Paederus sp.上的鸡冠状虫囊菌Laboulbenia cristata Thaxter和寄生于Nisotra sp.上的分裂虫囊菌Laboulbenia partita Thaxter。全部为广东新记录。每个种都附有显微结构图及描述。研究标本保存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IG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