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6篇
  免费   456篇
  国内免费   370篇
林业   146篇
农学   210篇
基础科学   97篇
  150篇
综合类   3320篇
农作物   94篇
水产渔业   7505篇
畜牧兽医   1450篇
园艺   119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488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614篇
  2011年   581篇
  2010年   637篇
  2009年   671篇
  2008年   709篇
  2007年   599篇
  2006年   650篇
  2005年   707篇
  2004年   544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406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99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197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204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153篇
  1986年   138篇
  1985年   112篇
  1984年   91篇
  1983年   96篇
  1982年   90篇
  1981年   64篇
  1980年   79篇
  1979年   45篇
  1977年   51篇
  1976年   50篇
  1975年   57篇
  1974年   73篇
  1973年   4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射流式鱼泵输送草鱼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射流式鱼泵输送草鱼的性能及其损伤因素,文章设计了一台喉管直径为60 mm的射流式鱼泵,开展了草鱼输送实验,并采用高速摄影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射流式鱼泵在扬程2.24m时最高草鱼输送能力达918 kg·h~(-1),其所需水功率为2.83 k W。进一步的检测表明,部分实验鱼有鳞片脱落的情况,但未出现游泳异常,解剖后也未发现内脏受损等情况;实验鱼在过泵后呼吸频率及部分血液指标存在明显变化,但在24 h内基本可以恢复。数值模拟和高速摄影方法分析得出,剪切层是造成实验鱼泵内鳞片脱落的主要原因,撞击伤是由内流偏转诱导实验鱼撞击泵内壁面产生的,包含压力梯度在内的水力因素都可能使实验鱼产生应激反应。但由于鱼类在泵内时间极短,上述因素都不会致实验鱼死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生态修复效果含义出发,构建了以水环境、沉积物环境、生物环境和渔业资源为评价指标的人工鱼(藻)礁区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并以秦皇岛鱼(藻)礁示范区为实例进行分析,实例分析结果显示鱼礁示范区生态修复效果综合评价指数(REE indx)5月和9月分别为75.5和71.5,判定结果分别为修复效果明显和有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人工鱼(藻)礁区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以为人工鱼(藻)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精浆离子和氨基酸成分及精液生理特性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圆口铜鱼精液pH值为7.3,呈弱碱性;精液浓度为39.7%,精子密度为5.3×10~9个/mL;精浆离子以Na~+含量88.7 mmol/L最高,其次是K~+,之后为Ca~(2+)、Mg~(2+)、Zn~(2+)、Cu~(2+);精浆水解氨基酸总量为2 872.69μmol/100mL,其中以脯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含量最低。该结果填补了圆口铜鱼繁殖生物学的相关数据,为圆口铜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试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100、1 000 mg/kg的组胺,制成4种等氮饲料(分别记为C、H10、H100和H1000),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102.13±0.52)g为试验对象,进行56 d的养殖试验,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组胺对黄颡鱼生长、皮肤显微结构、皮肤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力和脑中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微流水室内养殖系统,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量组胺对黄颡鱼生长(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高组胺添加量组(H1000组,组胺含量1 390 mg/kg)黄颡鱼皮肤中黑色素含量及脑组织中MC1R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添加量组(H10和H100)黄颡鱼皮肤黑色素含量和脑中MC1R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组胺添加量的增加,皮肤酪氨酸酶活力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组胺对黄颡鱼生长表现无影响,但会引起黄颡鱼体色白化,且白化程度与饲料中组胺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农技服务》2020,(1):61-62
为政和县高山区稻鱼生态养殖提供参考,分析了稻鱼生态养殖的优势,从稻田改造、品种选择、投放与管理、稻鱼越冬管理方面介绍了政和县高山区稻鱼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灌阳县"稻—灯—鱼"种养模式的示范效果以及经济、生态效益,并从水稻品种选择、育秧、开沟起垄、水肥管理、稻—灯—鱼的协调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相应的配套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促使社会治理向精确化、双向化、创新化方向发展。由互联网衍生的e家园模式已经在城市社会治理中成效显著,它可借助民众力量全方位、多维度地推动社会治理的实施,从而实现社会共治。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笔者将对e家园模式应用到乡村治理中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以1.0×106CFU·m L~(-1)拟态弧菌(Vibrio mimicus)浸浴感染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于第0、第4、第8、第16、第24、第36、第48、第60、第72小时剖杀取样,研究病理损伤及病原菌的体内动态分布。结果显示,皮肤肌肉、鳃、肠道出现病变最早,其中皮肤肌肉损伤最严重。第16小时表皮变性、坏死,鳃上皮肿胀,肠绒毛水肿;第24~第48小时表皮坏死、脱落,真皮严重出血,肌纤维变性、坏死,鳃出血,上皮局部坏死,肠上皮变性与灶性坏死;第48~第72小时皮肤肌肉坏死更严重,形成溃疡灶,鳃灶性坏死。肾、肝、脾与心36 h后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淤血、出血,变性和灶性坏死。q PCR检测发现,第4小时即在鳃、肠、皮肤肌肉检出病菌,细菌含量分别为1.3×102CFU·mg~(-1)、2.6×102CFU·mg~(-1)、4.7×102CFU·mg~(-1);鳃与皮肤肌肉中菌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第72小时皮肤肌肉中菌量达到4.5×107CFU·mg~(-1);第24小时后相继在肾、肝、脾、心检出病菌,菌量介于1.9×10~4.7×102CFU·mg~(-1)之间。结果表明皮肤、鳃和肠道是病菌的入侵位点,并在体内多组织、器官分布。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人工调控水质、药物处理的方法,稳定初到的野生淡水魟鱼,提高其成活率;通过在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生鲜饵料,诱使野生淡水魟鱼开始摄食,并逐步接受各种生鲜饵料;最终实现野生淡水魟鱼在人工养殖环境下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喀斯特洞穴鱼体的重金属污染以及对人体的健康风险,选择贵州荔波的3种洞穴鱼荔波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liboensis)、大鳞金线鲃(S.macrolepis)和越鲇(Parasilurus cochinchinensis)为研究对象,对其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运用目标危害系数法(THQ)估算人体经摄食洞穴鱼后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各重金属平均含量值与标准限值之比的高低趋势为:Zn(0.50)Cd(0.49)As(0.48)Pb(0.39)Cr(0.24)Cu(0.049)Ni(ND),表明各重金属在平均值水平上未超标。而非平均值水平下,各重金属以Cd的超标率为最高(6.7%),但处于低超标率水平(15.2%),肌肉均未超标。此外各组织以内脏的重金属含量最高,肌肉最低。3种鱼类对重金属的累积大小为:荔波金线鲃大鳞金线鲃越鲇。相关性分析表明,7种重金属在3种鱼类各年龄组中的总含量随年龄的增高而减少,其中仅Zn与年龄、体重和体长均呈显著负相关。健康风险评价显示,所有重金属的THQ和复合风险(TTHQ)均小于1,说明荔波村民摄食该3种洞穴鱼不足以造成潜在的重金属健康风险,但Cu和As的总贡献率高达90.12%,为主要风险元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