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1.
棉铃疫病病菌侵染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观察了棉铃疫病病菌(phytophthoraboehmeriae)的侵染前行为及其侵染过程,表明温度和淋溶物影响孢子囊的萌发方式,18~20℃条件下全行间接萌发,22~24℃条件下表现孢子囊直接萌发量增多,并迅速产生次级孢子囊。人工游动孢子接种证明该病菌主要为害棉铃,此外还能有效地侵染棉苗及成株叶片。在铃表在附着胞形成较棉叶上迅速,且有次级乃至三级附着胞产生。棉铃气孔是病菌入侵的主要途径;在叶表该病菌气孔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毗邻的垂周壁侵染。接种体浓度愈高,游动孢子侵染棉叶的潜育期愈短,24小时即能检出新生孢子囊,孢囊梗由气孔伸出;与此同时,在病组织中有性器官也开始形成。在棉病铃壳、内果皮、铃纤维以及种皮中均见有卵孢子。田间遗留的棉花枝叶有富集菌源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快速粗提取致病疫霉菌菌丝DNA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规模分析病菌群体、认识病菌的群体遗传变异特征,以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infestans)为材料,建立快速、简便的用于PCR扩增的病菌基因组DNA。分别大量和微量提取基因组DNA,比较2种方法所提取的DNA用于SSR标记的PCR扩增效果。结果表明:以微量粗提法所得的病菌基因组DNA质量足以用于PCR扩增,与大量提取所得的DNA的PCR扩增非常一致,并且粗提的DNA与大提的DNA一样都可以在-20℃条件下保存。基于PCR扩增的遗传标记广泛用于病菌群体的分析,该研究建立的基于玻璃珠振荡法提取疫霉菌菌丝基因组DNA的微量提取方法需材少、简便且快速有效,为规模分析疫霉菌群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旨在研究甘肃省天水马铃薯-小麦轮作模式下马铃薯根内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以马铃薯单一连续种植模式为对照,利用Illumina测序[细菌16s rRNA(V3-V4)和真菌ITS1]分析马铃薯根内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组成。结果显示,与连作对照相比,轮作模式下马铃薯根内微生物的多样性、群落组成及物种丰度均有明显差异,且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根内益生菌Pseudomonadaceae、MortierellaFlavobacterium等的丰度水平明显提高。由此得出,耕作模式影响马铃薯根内微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并且推断轮作模式下形成的根内微生物群落更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抗逆性的提高。此外,对环境因子与马铃薯根内微生物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马铃薯根内微生物与环境因子有显著的相关性(尤其土壤pH、含水量、铵态氮等因素)。上述研究结果揭示西北旱区耕作模式和环境因子对马铃薯根内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具有显著影响,该结论对西北旱区马铃薯的绿色高效生产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种薯药剂处理防治大田马铃薯晚疫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利用药剂处理马铃薯种薯的方法进行研究,比较3种杀菌剂在2种含量水平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以期确立种薯处理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应用技术,评估其生产推广价值。用商业化广泛使用的克露、安克以及银法利3种药剂和2个含量分别处理种薯,从马铃薯生长后期植株的发病率、发病部位以及发病程度等方面,系统分析不同药剂浸种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50%安克WP 350倍液的种薯处理,植株发病率最低,叶片发病数最少,发病级数最低,防治效果最好。可见,种薯处理作为马铃薯晚疫病防控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有效防控来自带菌种薯的初侵染及其初始菌源来控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DNA指纹分析在植病真菌群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植物病原真菌遗传标记的应用发展过程基础上,着重以重复序列为基础的DNA分子标记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DNA指纹分析在植物病原真菌群体遗传分析中的应用。还简要讨论了群体遗传分析对植物病理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郭亚路  刘征  严婷  杜羽  单卫星 《西北农业学报》2019,28(12):2053-2059
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辣椒疫病是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研究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 VIGS)技术,通过瞬时表达疫霉菌基因沉默信号,在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疫霉菌互作系统中建立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host-induced gene silencing,HIGS)体系,为防治辣椒疫病提供新思路。首先,在TRV2-GFP和对照TRV2-GUS的本氏烟叶片上接种表达GFP的致病疫霉菌菌株14-3-GFP,结果显示TRV2-GFP植株中致病疫霉菌的GFP表达显著降低,表明利用VIGS技术构建的HIGS体系在本氏烟草—疫霉菌体系中可行。此外,选取辣椒疫霉菌致病相关基因 PcAvh1、 Pchmp1和 PcGK4,构建到TRV2载体上,通过在本氏烟草中表达结合接种辣椒疫霉菌,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植物生长表型无明显变化,表达TRV2- PcGK4的植株对辣椒疫霉菌表现抗病,表达TRV2- PcAvh1和TRV2- Pchmp1的植株对辣椒疫霉菌的抗感性没有显著影响,表明 PcGK4可能是辣椒疫霉菌致病必须的基因之一。以上结果表明,利用HIGS技术沉默辣椒疫霉菌 PcGK4基因可有效降低辣椒疫霉菌对寄主的侵染,HIGS技术可用于辣椒疫霉菌致病关键基因的筛选和鉴定。  相似文献   
17.
由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引起的细菌性果斑病对西瓜、甜瓜等葫芦科作物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对分离自发病甜瓜的细菌性果斑病菌供试菌株FC440的抗生素抗性特点、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的致病性以及黄瓜离体叶片接种发病条件等病原生物学特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FC440对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壮观霉素,利福平和潮霉素具有抗性,对卡那霉素和四环素敏感,可侵染重要的经济作物黄瓜.离体叶片接种实验显示,不同缓冲液制备的菌悬液在供试黄瓜叶片上形成病斑存在差异,磷酸盐缓冲液(5和10 mmoL/L PBS)悬浮菌液发病较水悬浮菌液快,104 cfu PBS悬浮菌的接种量和107 cfu水悬浮菌的接种量分别可致黄瓜离体叶片在接种8 d内形成典型症状;病斑在划伤条件下以及在老龄叶片上形成快;以5 mmoL/L PBS(pH 7.4) 悬浮,106 cfu的接菌量划伤接种第一、二真叶期叶片,是离体黄瓜叶片上形成病斑的较好的接种方法.这些研究结果为利用该菌的抗生素抗性特点开展其遗传转化工作、离体接种以便规模筛选致病突变体以及研究其与寄主植物互作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反应在植物响应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获得转基因马铃薯,进一步探索 StMKK1在信号转导和胁迫响应中的功能,从四倍体栽培品种马铃薯Desiree 的cDNA中克隆到 StMKK1基因302 bp的目的片段,并将目的基因的正向片段利用EcoRⅠ和KpnⅠ,反向片段利用HindⅢ和XbaⅠ与重组载体35s-pART27进行连接,构建成35s- StMKK1-pART27-RNAi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35s- StMKK1- pART27-RNAi载体导入马铃薯品种Desiree中,得到7株沉默的阳性马铃薯转基因植株,不同的转基因植株中 StMKK1基因的沉默效率经检测均在92%以上。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致病疫霉菌SSR标记方法改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芳  权军利  单卫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06-16607
[目的]改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致病疫霉菌SSR标记方法。[方法]以2009年在宁夏固原地区采集的马铃薯晚疫病样为试验材料,提取其DNA,PCR扩增,并将其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采用12%聚丙烯凝胶电泳检测引物D13、G11,8%聚丙烯凝胶电泳检测引物PI4B、PI63、SSR4,最后采用0.1%硝酸银染色,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电泳及染色效果。[结论]该研究建立的适用于致病疫霉菌SSR标记的电泳和染色技术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获得的条带清晰等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反向遗传学方法,鉴定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对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非寄主抗病性相关的基因。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和分析T-DNA插入拟南芥突变体离体叶片对大豆疫霉菌的非寄主抗病性。结果表明:4个果胶乙酰酯酶基因AtPae7(pectin acetyl esterase 7)突变体株系中的3个对大豆疫霉菌的抗性减弱,表现为感病;qRT-PCR检测表明突变体中AtPae7的转录水平下降;生物信息学预测PAE7蛋白的N端有23个氨基酸信号肽序列,确定其为胞外分泌蛋白。说明果胶乙酰酯酶基因AtPae7参与拟南芥对大豆疫霉菌的非寄主抗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