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植物保护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品种洛夫林13是我国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抗源材料之一。它被引入陇南后,于1979年开始其抗条锈性发生变异,随后病情逐年加重。据作者调查,1984和1985年陇南洛夫林13田块已出现典型的高感植株。我国现有的条锈菌生理小种对小麦洛夫林13均无致病性,为此作者于1982—1985年对洛夫林13上的条锈菌系进行了分离培养和回接筛选,并对发现的洛夫林13菌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1990 ̄1993年调研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可在关中南北浅山和旱塬麦区越夏,越冬,完成周年侵染循环,模拟圃测定病分生孢子越夏期存活旬平均温度上限为29.5 ̄30.2℃,越夏期病菌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2种方式均可侵染稆生麦苗。  相似文献   
3.
提前接种非致病尖孢镰刀菌防治西瓜枯萎病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尖孢镰刀菌203株菌系接种在西瓜苗上,从中选出非致病尖孢镶刀菌系109个,分3个类群。用有促生作用,能在西瓜导管定殖的10个代表菌系提前接种,经温室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16和317菌系的防病效果最好。在土壤含枯萎菌量2%条件下,推迟发病7~10天。在土壤含病菌量0.01%条件下,接种后25天,交叉保护防效分别为34.6%和68.2%。防病效果随枯萎菌量的下降而提高。  相似文献   
4.
棉铃疫病病菌侵染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观察了棉铃疫病病菌(phytophthoraboehmeriae)的侵染前行为及其侵染过程,表明温度和淋溶物影响孢子囊的萌发方式,18~20℃条件下全行间接萌发,22~24℃条件下表现孢子囊直接萌发量增多,并迅速产生次级孢子囊。人工游动孢子接种证明该病菌主要为害棉铃,此外还能有效地侵染棉苗及成株叶片。在铃表在附着胞形成较棉叶上迅速,且有次级乃至三级附着胞产生。棉铃气孔是病菌入侵的主要途径;在叶表该病菌气孔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毗邻的垂周壁侵染。接种体浓度愈高,游动孢子侵染棉叶的潜育期愈短,24小时即能检出新生孢子囊,孢囊梗由气孔伸出;与此同时,在病组织中有性器官也开始形成。在棉病铃壳、内果皮、铃纤维以及种皮中均见有卵孢子。田间遗留的棉花枝叶有富集菌源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非致病菌激发诱导葫芦科植物产生抗病性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Kuc,J.1987)。Ishiha(1981)等报道了用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的一弱毒菌系防治黄瓜炭疽病的研究。而用非致病尖孢镰刀菌防治西瓜炭疽病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探索,现将初步研究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植物真菌病害生防中交叉保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重大病虫长期运动规律及超长期预测研究张硕成,赵清华(陕西省植保总站)依照协作组“重大病虫长期运动规律及超长期预测协作研究方案”,用计算机对小麦条锈病和粘虫的长期运动规律和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收集到的历史资料,其中,小麦条锈病全省资料53年,粘虫全...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副产品贸易量的增加,植物产后病害日益突出。据保守估计,在美国收获的果品和蔬菜因产后病害损失24%,在不发达国家,损失有的高达50%,而这些损失主要是产后病菌引致的。 应用杀菌剂、防腐剂一直是防治产后病害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安全、有效的产后病害防治方法——生物防治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提前接种非致病尖孢镰刀菌防活西瓜枯萎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