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97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635篇
林业   1462篇
农学   535篇
基础科学   380篇
  310篇
综合类   10320篇
农作物   127篇
水产渔业   3019篇
畜牧兽医   39714篇
园艺   447篇
植物保护   2321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449篇
  2021年   737篇
  2020年   926篇
  2019年   1412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771篇
  2016年   1191篇
  2015年   1324篇
  2014年   3828篇
  2013年   3057篇
  2012年   4122篇
  2011年   4405篇
  2010年   3849篇
  2009年   4463篇
  2008年   4600篇
  2007年   3638篇
  2006年   3648篇
  2005年   3215篇
  2004年   2312篇
  2003年   1953篇
  2002年   1606篇
  2001年   1383篇
  2000年   1003篇
  1999年   588篇
  1998年   466篇
  1997年   395篇
  1996年   360篇
  1995年   360篇
  1994年   390篇
  1993年   290篇
  1992年   314篇
  1991年   292篇
  1990年   191篇
  1989年   201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7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牛晓鸣 《中国饲料》2021,1(3):151-151
饲料添加剂的概念起始于20世纪初期,基于动物营养理论和饲养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有效提高动物的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健康生长。近几年,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饲料添加剂不再局限于微量营养素,逐渐扩展到酶制剂、生物添加剂、功能性寡糖、生物活性肽、核苷酸、甜菜碱、有机微量元素等新型饲料添加剂,这为饲料的配制研发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12.
蚯蚓因其在土壤中的掘穴、取食、消化、排泄等活动可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而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工程师",作为一种大型土壤动物,它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近年来得到了较多关注。文章分别从蚯蚓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三方面影响并结合近年来对于蚯蚓生态功能方面的研究实例来介绍其生态功能:①蚯蚓的活动对团聚体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土壤孔性、土壤结构有一定的影响。②蚯蚓在土壤中的掘穴等活动对于土壤中K、P等养分的含量和有机物质的循环有一定的影响。③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活动及其活动产生的附属物(蚓粪)对土壤酶、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对于蚯蚓生态功能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华伟 《猪业科学》2018,(11):138-139
猪群中咬尾具有诱发因素多、难于预防、潜在危害大等特点,是猪场生产管理中的难点,也是影响动物福利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养殖模式对猪群中咬尾的处理方式具有滞后性,在面对规模化养猪生产管理时存在不足。随着现代猪场管理实时监测手段的加强和数据积累,使得量化统计模型、计算机决策、三维机器视觉算法等逐渐发展起来,为现代规模猪场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手段。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猪群中咬尾方面的研究成果,希望为业界提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4.
凋落物分解是生态系统中碳和养分循环的基础,有关植物入侵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通常通过叶片凋落物性状差异来预测,并且普遍认为外来入侵植物分解更快,并籍以促进入侵地养分循环从而有利于其进一步入侵。然而,植物入侵还可能影响分解者的活性或改变分解者的功能多样性,从而改变凋落物分解,其机制尚不清楚;而且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其影响可能会有所不同。毛竹由于其克隆生长的特性,在缺乏管理的情况下往往会向邻近森林群落扩张,其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广受诟病。不过,其对生态系统影响是否符合外来入侵植物生态范式仍值得商榷。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存在毛竹扩张的7个地区建立84个观测样地,通过在受侵和未受侵群落开展凋落物分解实验研究,同时考虑了土壤分解者功能群的贡献及凋落物混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分解者功能群多样性的增加,尤其是大型土壤动物的存在,凋落物碳和氮的循环以及分解的气候敏感性均相应增加,但分解者的氮利用效率降低。凋落物混合效应加速其分解(9.5%)和氮素循环(28.9%),但不依赖于分解者功能多样性。相反,被毛竹入侵的样地分解速度减缓,分解者氮利用效率降低,但在排除了大型土壤动物的作用后,这种负效应则被逆转,毛竹入侵降低了分解者尤其是大型土壤动物的气候敏感性。上述结果表明,分解者的功能多样性能够调节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凋落物分解受植物入侵的影响。同时,上述现象不完全符合外来入侵物种的"养分促进"假说,意味着毛竹扩张从凋落物分解层面或许难以像外来入侵物种那样形成正反馈。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将分解者功能群(尤其是大型土壤动物)及其与凋落物性状的交互效应纳入相关模型,与以往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的框架相比,有利于更加可靠的预测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16.
培养肉是指用动物肌肉干细胞培养、生产可食用的肉类,培养肉技术是肉类生产方式的一种变革性创新,是一种新的动物蛋白生产技术。培养肉的生产一般先通过活体采样获得动物的肌肉组织,再从组织中分离得到肌肉干细胞并在富含营养成分的营养液中大量培养成肌肉前体细胞,最后在可食用的三维支架材料中将肌肉前体细胞分化成熟为肌肉组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十多年的超速发展,我国奶牛业已由单一品种的散养方式逐步转变为高产品种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式。然而,我国奶牛整体遗传素质不高,多为进口高产奶牛与地方奶牛的低代次改良品种,以致原奶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大规模引进高品质的奶牛品种,已成为我国优化奶牛基因、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但同时也为检疫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通过分析2018年我国进口奶牛数量、来源国、疫病检出、进境口岸及隔离检疫场分布等数据,结合各来源国的疫病防控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检疫要点,为我国全面提升进口奶牛的检疫水平、切实做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油茶皂苷是从山茶属植物种子的饼粕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活性物质,是一种三萜皂苷类物质。糖萜素是油茶皂苷与糖类的混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在动物的日粮中添加糖萜素,可以明显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抗应激能力,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提升动物的品质等。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战略,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发展环境,实现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在此基础上,畜牧养殖比例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但牛结核等一些人畜共患病也随之增多。本文分析了牛结核病在屠宰中的具体检疫,并对牛结核病在屠宰中的处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及安全意识的不断升高,其对畜产品安全及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升高。检验检疫是保障牛、羊肉食品安全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评估牛、羊肉产品质量、筛查不安全食品的关键环节。如在检疫工作中存在问题,人们的畜产品摄人安全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分析牛、羊屠宰产检疫工作中的问题与技术规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牛、羊屠宰场检疫工作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牛、羊屠宰场工作技术规范,为牛、羊屠宰场检疫工作构建完善的技术规范提供参考和依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