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9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产生是饲料能量的浪费,同时还增强了温室效应。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对保护环境和提高能量利用率均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瘤胃甲烷生成机制、排放量测定方法和营养调控进行概述,就如何减少甲烷排放进行了讨论,旨在为通过日粮营养调控措施来降低甲烷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型活性物质被应用于反刍动物饲粮中,效果十分显著。微生态制剂可通过改善反刍动物瘤胃及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和增强机体免疫,最终目的在于逐步取代抗生素,为人们提供安全的食品。论文就微生态制剂的功能以及近年来在肉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比较不同饲养标准杜寒杂交肉用绵羊增重、器官发育、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差异,确定适宜的饲养标准。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体重为(28.30±0.86)kg的杜寒杂交F1代肉羊6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4组分别饲喂按照以下饲养标准配制的饲粮:本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提出的杜寒杂交肉用绵羊饲养标准、美国NRC(2007)、英国AFRC(1993)以及我国农业行业标准的《肉羊饲养标准》(NY/T 816—2004),分别记为CARS、NRC、AFRC和HB。试验期81 d,每3 d记录1次采食量,每20 d进行1次称重,当CARS组羊只的平均体重达到44 kg时,每组选取10只羊进行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组织器官重量和肉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组羊只的实际干物质采食量,NRC组AFRC组CARS组HB组,其中NRC组与CARS和HB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和胴体重,CARS、HB、AFRC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均显著高于NRC组(P0.05);饲料转化率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CARS组HB组AFRC组NRC组;屠宰率,CARS组显著高于NRC组(P0.05),与HB、AFRC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CARS组羊只的心脏、肝脏、肾脏重量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背最长肌失水率、肌肉色亮度、红度和黄度值,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杜寒杂交肉羊在不同饲养标准下的实际日增重200~220g,从增重和屠宰性能上来看,CARS制订的饲养标准与国外饲养标准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采用中红外光谱(MIRS)分析技术能够对牛奶中各营养物质(如脂肪酸、蛋白质和矿物质)及潜在的有害物质(如掺杂物、抗生素)进行实时、快速和准确地定量分析,并以此建立预测模型来对奶牛的营养(如饲料转化率、能量利用效率和甲烷排放)、健康(如乳房炎和代谢性疾病)和生殖生理与繁殖状况进行鉴定、评估和筛选,从而为优化畜牧养殖业生产方式,发展创新畜牧养殖业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低碳、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因此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国际上最新的关于MIRS分析技术在牛奶营养物质测定及奶牛相关特性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诱食剂对7~150日龄荷斯坦犊牛增重、耗料增重比、体尺指标、部分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60头体重(33±2)kg、(7±3)日龄的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入300 mg/kg和500 mg/kg诱食剂(γ-壬内酯、乙基香兰素),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136 d,其中60~67日龄为断奶过渡期。结果表明:试验全期各组犊牛的体重均无显著差异;14~60日龄时,2个试验组犊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91~150日龄时,300 mg/kg诱食剂组犊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低于其他各组(P<0.05);在断奶过渡期内,500 mg/kg诱食剂组的耗料增重比优于其他各组(P<0.05);在犊牛断奶前后的60~67、61~90日龄,500 mg/kg诱食剂组犊牛的部分体尺增长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全期各组平均体尺增长率均无显著差异;试验全期各组的血清胰岛素、生长激素、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神经肽Y、5-羟色胺、γ-氨基丁酸含量之间均无显著...  相似文献   
16.
旨在采用GreenFeed测定系统评价胎次对干奶牛瘤胃发酵特征和甲烷(CH4)排放量的影响,进而获得在舍饲生理状态下的CH4排放规律,建立预测模型。试验共选取48头处于干奶期的荷斯坦奶牛,根据胎次分为4个组,每组12头奶牛,分别为一胎组、二胎组、三胎组、四胎及以上胎次组,试验期45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三胎、四胎及以上组活体重和代谢体重显著高于一胎、二胎组(P<0.05)。2)三胎组的氨态氮(NH3-N)浓度显著高于一胎组(P<0.05),与二胎、四胎及以上组无显著差异(P>0.05);一胎、二胎组的微生物蛋白(MCP)显著高于四胎及以上组(P<0.05),与三胎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一胎组瘤胃中戊酸显著低于三胎组(P<0.05),与二胎和四胎及以上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个处理组之间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pH、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乙丙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3)干奶牛的平均CH4排放量为336 g·d-1,三胎、四胎及以上组干奶牛的CH4排放量显著高于一胎组牛(P<0.05),与二胎组牛无显著差异(P>0.05)。4) CH4排放量与干奶牛胎次和体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47和0.61,基于体重建立预测模型:CH4排放量(g·d-1)=0.348×体重(kg)+64.018(R2=0.46)。综上可知,根据体重可以预测干奶期荷斯坦奶牛的CH4排放量。该模型还可用于验证其他生理阶段奶牛的CH4排放量。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芽孢杆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胃肠道pH值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选择35日龄断奶仔猪72头,按性别比例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每个重复为一栏。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芽孢杆菌制剂Ⅰ和芽孢杆菌制剂Ⅱ(每千克日粮中含有的活菌数分别为2.64×1010 cfu和1.89×1010 cfu)。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芽孢杆菌制剂Ⅰ、Ⅱ组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除回肠段芽孢杆菌制剂Ⅱ组pH值比对照组高外(P>0.05),其余胃肠段(胃、十二指肠段、结肠、直肠部分)各处理组pH值均比对照组pH值低(P>0.05);芽孢杆菌制剂Ⅰ与对照组相比,肝脏器官指数、胸腺器官指数、脾脏器官指数均有所提高(P>0.05);芽孢杆菌制剂Ⅱ组胸腺器官指数也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表明:芽孢杆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胃肠道pH值、免疫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是多羟基的醛、酮及其多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素,在反刍动物日粮中通常占50%以上,主要为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提供能量[1].同时碳水化合物对于维持反刍动物瘤胃的正常发酵和胃肠道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而粗纤维是维持碳水化合物这一功能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9.
首先测定分析各种麻疯树产品的营养价值.以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利木赞肉牛为试验动物,用尼龙袋法(in situ)研究了德国脱毒麻疯树种仁、江苏麻疯树饼粕、四川麻疯树种仁、黑龙江豆粕、新疆棉粕5种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降解率在瘤胃内的动态降解规律及其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脱毒脱脂的麻疯树种仁粕,蛋白质含量高达60%.德国脱毒麻疯树种仁粕的干物质、蛋白质的降解率与豆粕相似,并高于棉粕;麻疯树种仁干物质,蛋白质在24 h就已经降解95%以上;江苏麻疯树饼干物质、蛋白质降解率及降解参数均为最低;  相似文献   
20.
犊牛营养生理研究与定向培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犊牛及后备牛是成年牛的基础,这个生理阶段的消化系统发育和体驱的增长对奶牛的一生都至关重要。文章采用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方法,就犊牛出生后日粮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其消化系统的发育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得出了试验结果:8周龄犊牛胃肠道和消化腺体组织占机体活重的比重比较稳定,4个胃室差异不显著,瘤胃占体重的范围在0.89%~1.22%,皱胃的范围变异甚微,近0.47%~0.50%;肝、胰和脾脏很稳定,小肠的3部分有差异。8周龄犊牛瘤胃单位面积乳头数和乳头宽度与高度均处于一个比较恒定的范围内。8周龄犊牛小肠结构形态,包括小肠绒毛的高度和宽度以及隐窝深度和肠壁厚度变异范围比较大。血清学测定结果表明,犊牛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液生化指标中的蛋白类指标趋于下降,脂类指标趋于上升。蛋白质水平和来源的试验结果为,代乳品中蛋白质水平为22%时犊牛的血清GLU和总蛋白含量高于其余两组,CP消化率最高;蛋白质水平影响犊牛的肠绒毛形态,高蛋白水平会降低肠道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22%的CP水平有利于犊牛瘤胃乳头的发育,及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代乳品中的蛋白质来源(乳蛋白、植物性蛋白)对2~8周龄犊牛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但会影响犊牛胃肠道粘膜形态,添加植物性蛋白质可促进犊牛瘤网胃的发育。3~5月龄中国荷斯坦犊牛的试验表明,在消化能2.6 Mcal/kg前提下,CP水平为14.30%、14.88%、15.77%(蛋白能量比分别为56.3 1、57.2 1、60.9 1)的日粮,饲料转化率、乳头长都没有显著影响,犊牛血清的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生长激素、IGF-1等相关指标没有产生明显变化。新型添加剂试验表明,早期断奶犊牛日粮中添加75 mg/kg的酵母β-葡聚糖可显著提高犊牛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犊牛免疫能力[11];可提高早期断奶犊牛的小肠绒毛高度,增加小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13],优化肠道微生物结构。蜂花粉及其多糖对14~70日龄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有显著的影响。在犊牛代乳粉中添加甲酸或盐酸,可改善犊牛生长情况,降低腹泻率。总之,通过日粮因素可以对犊牛的消化系统和胃肠道结构以及生产性能进行定向调控,使之健康生长,合理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