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试验通过比较不同饲养标准条件下,杜寒杂交肉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能量和氮代谢的差异,确定适宜的饲养标准。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体重为(28.30±0.86)kg的杜寒杂交F1代肉羊6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4组分别饲喂按照以下饲养标准配制的饲粮:本试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提出的杜寒杂交肉用绵羊饲养标准、美国NRC(2007)、英国AFRC(1993)以及我国农业行业标准的《肉羊饲养标准》(NY/T 816—2004),分别记为CARS、NRC、AFRC和HB。试验期81 d。当CARS组试验羊平均体重达到37 kg时,每组选取4只羊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CARS组干物质、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FRC和NRC组(P0.05),CARS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NRC组(P0.05);CARS组消化能、代谢能、总能表观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吸收氮以及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FRC和NRC组(P0.05),与HB组差异不显著(P0.05);沉积氮和氮利用率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NRC组氮的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CARS和HB组(P0.05)。结果提示,从杜寒杂交肉羊营养物质消化利用以及能量和氮代谢的情况来看,CARS的饲养标准和国外标准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源饲粮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以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体重为(20.0±0.6) kg的杜寒杂交肉羊1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羊),分别为豆粕组、棉籽粕组、菜籽饼组、葵仁饼组以及混合饼粕(棉籽粕、菜籽饼、葵仁饼)组,配制精粗比为65∶35的饲粮。试验预试期20 d,正试期92 d,试验结束时屠宰。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杜寒杂交肉羊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之间肉羊的宰前活重、屠宰率、眼肌面积以及GR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之间胴体肌肉pH、滴水损失、肉色无显著差异(P0.05);4)豆粕组肉羊小肠重量显著低于菜籽饼组(P0.05),棉籽粕组肉羊皱胃重量以及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菜籽饼组与混合饼粕组(P0.05),各组之间其余胃肠道发育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5)相对于豆粕组,棉籽粕组、菜籽饼组、葵仁饼组和混合饼粕组利润分别提高了1.87%、4.63%、9.35%和6.30%。综上所述,在肉羊育肥阶段,用棉籽粕、菜籽饼、葵仁饼等杂粕代替豆粕作为饲粮中的主要蛋白质源是可行的,且用菜籽饼、葵仁饼以及混合饼粕代替豆粕有更高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中限制或过量添加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对育肥阶段杜寒杂交肉羊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发育和肉品质的影响,旨在评估NRC (2007)提出的脂溶性维生素推荐量是否适用于我国肉羊养殖。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120只90日龄断奶后体重为(26.00±0.11) kg的杜寒杂交肉用绵羊,根据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PC组)饲喂基础饲粮,按需要量提供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复合制剂;试验组分别在PC组基础上扣除30%的维生素A(PC-VA组)、维生素D(PC-VD组)和维生素E(PC-VE组);另设过量添加组,其3种脂溶性维生素添加量均为对照组的7.5倍(PC-7.5组)。试验期100 d。结果表明:1) PV-7.5组的眼肌面积有高于PC组的趋势(P=0.06),各组肉羊的宰前活重(LWBS)、胴体重和屠宰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肉羊内脏器官重量及其占LWBS的比例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肉羊各胃室重量及其占复胃总重的比例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2) PC-7.5组的肉色亮度值显著低于除PC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 PC-VA组和PC-VE组的背最长肌C10∶0含量有低于PC组的趋势(P=0.07),PC-VA组和PC-VE组的背最长肌C20∶0含量有低于PC-7.5组的趋势(P=0.09);PC组的背最长肌半胱氨酸(Cys)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且PC组的背最长肌丝氨酸(Ser)含量显著低于PC-VA组和PC-7.5组(P<0.05)。结果提示,扣除30%或摄入过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对杜寒杂交肉羊的屠宰性能和肌肉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影响了肌肉氨基酸含量,从而对肉品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育肥阶段杜寒杂交肉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33 kg的杜寒杂交肉用母羊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羊),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为16%]、LP14组(饲粮CP水平为14%)、LP12组(饲粮CP水平为12%)、LP10组(饲粮CP水平为10%)、LP12+NPN组[饲粮CP水平为12%,尿素水平为1%]。试验组饲粮分别补充过瘤胃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使其达到对照组饲粮中的对应的氨基酸水平。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8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饲粮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各组肉羊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肉羊的屠宰性能指标如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GR值和眼肌面积均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肉羊的器官指数均与体重有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LP10组肉羊的瓣胃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的比例显著高于LP12组和LP12+NPN组(P0.05),LP10组大肠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LP14组和LP12+NPN组(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网胃、皱胃、小肠重量及占比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4个百分点并补充过瘤胃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和尿素,杜寒杂交肉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均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说明低蛋白质饲粮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在肉羊育肥阶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在完全舍饲的条件下,用杜泊羊公羊和东弗里生羊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杂交后代的体型外貌与其父本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杜寒杂交羊和东寒杂交羊哺乳期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在3月龄断奶至6月龄,杜寒杂交羊的日增重最高,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东寒杂交羊(P0.01),小尾寒羊和东寒杂交羊断奶后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在体尺相关性状变化上也较明显,杜寒、东寒杂交羊的体高、体斜长均极显著低于小尾寒羊(P0.01);东寒杂交羊和杜寒杂交羊的胸围、胸深、胸宽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在屠宰性能方面,杜寒杂交羊宰前活重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显著高于东寒杂交羊(0.01P0.05);胴体重杜寒杂交羊高于小尾寒羊和东寒杂交羊(0.01P0.05),6月龄公羊屠宰率杜寒杂交羊高于小尾寒羊和东寒杂交羊约3个百分点,杜寒杂交羊的净肉重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和东寒杂交羊(P0.01)。杜寒杂交组合在肉用性能方面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可在生产中着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比较饲粮添加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组织器官发育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平均体重约为32 kg的杜寒杂交F1代肉羊1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采用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添加21 mg/kg莫能菌素、4×109CFU/kg地衣芽孢杆菌、3.2×109CFU/kg酿酒酵母菌、1.1 g/kg复合生物制剂(地衣芽孢杆菌≥6×109CFU/g、酿酒酵母菌≥4×109CFU/g、碱性蛋白酶≥1 000 U/g)。预试期10 d,正试期56 d,每2 d记录1次采食量,每20 d进行1次称重,当复合生物制剂组羊只的平均体重达到约50 kg时,每组选取10只羊进行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组织器官重量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复合生物制剂组平均日增重、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和复合生物制剂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地衣芽孢杆菌组、酿酒酵母菌组、复合生物制剂组复胃重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合生物制剂组复胃重量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莫能菌素组(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酿酒酵母菌组、复合生物制剂组小肠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莫能菌素组(P0.05)。3)酿酒酵母菌组肾脏重量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内脏器官重量占宰前活重比例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4)各组肉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得出,从作为饲料添加剂对肉羊生产性能作用效果来看,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复合生物制剂可以替代莫能菌素,地衣芽孢杆菌好于酿酒酵母菌,复合生物制剂最佳。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中部分扣除或过量添加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对杜寒杂交肉羊育肥阶段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旨在为我国肉羊饲养标准中脂溶性维生素需要量参数的制订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120只90日龄断奶后体重为(26.0±0.1) kg的杜寒杂交肉羊,根据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PC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扣除任何维生素;试验组分别在PC组基础上扣除30%的维生素A(PC-VA组)、维生素D(PC-VD组)和维生素E(PC-VE组);另设过量添加组,其3种脂溶性维生素添加量均为对照组的7.5倍(PC-7.5组)。预试期10 d,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第60~90天,PC-VE组公羊干物质采食量(DMI)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PC-7.5组母羊平均日增重(ADG)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5); PC-7.5组母羊饲料转化率(FCR)最高(P 0.05),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部分扣除维生素E和试验周期对公羊DMI和ADG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摄入高倍剂量脂溶性维生素和试验周期对母羊ADG和FCR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摄入高倍剂量脂溶性维生素和试验周期对肉羊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果提示,饲粮长期扣除30%的维生素E或摄入过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可降低杜寒杂交肉羊增重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对肉羊生长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20~35 kg杜寒杂交公羔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21只平均体重为(19.14±2.37)kg公羔随机分为3组,按照自由采食(AL组)、自由采食量的70%(IR70组)和自由采食量的40%(IR40组)3个水平饲喂,每组7只羊,每只羊为1个重复.当AL组的试验羊体重达到35 kg时进行屠宰试验,测定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重要内脏器官的重量和发育情况.试验期66 d.结果表明:不同的饲喂水平对净增重、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生长性能和部分屠宰指标表现为相同的变化规律,即AL组>IR70组>IR40组,3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净肉率和胴体净肉率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L组瘤胃重占复胃总重比例最高,为67.08%,与IR70组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重占宰前活重比例以AL组最高,显著高于IR70和IR40组(P<0.05).结果提示,饲喂水平对肉用绵羊生长性能、复胃的重量与发育、主要生理器官的发育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试验结果与NRC( 2007)肉羊的饲养标准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宁夏肉羊杂交改良效果、筛选出优质杂交改良的主推品种,试验选择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代(杜寒杂一代)和本地滩羊×小尾寒羊杂交F1代(滩寒杂一代),对其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杜寒杂一代的生长发育、增重效果和产肉性能均显著好于滩寒杂一代,杂种优势显著,羔羊肉用体型明显,饲料报酬高,养殖经济效益突出。  相似文献   

10.
MyoD基因在不同品种肉羊肌肉中表达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yoD基因是调控脊椎动物胚胎期肌肉生长的主要基因。本试验采用RT-PCR方法,研究MyoD基因mRNA在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暂定名)、小尾寒羊、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小尾寒羊(♀)杂交羊3组肉羊品种胸肌、背最长肌、半腱肌中表达量的差异,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MyoD基因进行肌肉部位蛋白定位。结果表明,MyoD基因mRNA和蛋白在3个不同品种的3种肌肉中均能表达,从同一品种内表达水平来看,MyoD基因mRNA在不同肌肉部位中表达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中乾华羊呈现胸肌背最长肌半腱肌的趋势;杂交羊呈现背最长肌胸肌半腱肌的趋势;小尾寒羊呈现半腱肌胸肌背最长肌的趋势。从品种间MyoD基因mRNA表达水平来看,在3组肉羊胸肌部位均有表达,且表达量差异均显著(P0.05);3组肉羊半腱肌部位均有表达,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与杂交羊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与小尾寒羊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杂交羊与小尾寒羊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MyoD基因mRNA在3组肉羊背最长肌部位均有表达,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与杂交羊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与小尾寒羊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杂交羊与小尾寒羊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添加不同酸浓度的青贮玉米对生长育肥期杜寒杂交羊的屠宰和分割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32只杜寒杂交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单栏饲养。分别饲喂经浓度为0%(对照组)、0.3%、0.6%、1.0%混合酸发酵的青贮玉米,饲喂期75 d,其中预试期15 d,饲养结束后将试验羊全部屠宰并测定屠宰分割指标。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平均屠宰率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羊各部位的分割率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不同浓度有机酸处理的青贮玉米对肉用绵羊的屠宰分割性能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选择东北细毛羊×德国肉用美利奴的杂交一代肉羊12只,分成对照组、试验Ⅰ组和Ⅱ组,每组4只,研究谷胱甘肽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谷胱甘肽显著提高了肉羊的日增重(P<0.05),试验Ⅰ组、Ⅱ组分别提高了14.6%和11.4%;降低了肉羊的料重比(P<0.05),试验Ⅰ组、Ⅱ组分别降低了11.0%和8.1%。试验Ⅰ组的净肉率和GR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的宰前活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肉的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Ⅱ组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熟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宰后45 min内肉的pH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Ⅰ组24 h的pH极显著地高于其他2组(P<0.01)。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全株玉米青贮、全株玉米和饲料桑混合青贮对东宝黑头羊增重、屠宰性能以及育肥效益的影响,选取45只10月龄,体重(30.3±1.3)kg的东宝黑头羊,按照饲喂日粮的种类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玉米秸秆青贮+精料),试验Ⅰ组(全株玉米青贮+精料),试验Ⅱ组(全株玉米和饲料桑混合青贮+精料),预试验7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试验Ⅰ、Ⅱ组末重、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Ⅱ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试验Ⅰ、Ⅱ组胴体重、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Ⅰ、Ⅱ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Ⅰ组和对照组(P<0.05),而Ⅰ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除试验Ⅰ、Ⅱ组瘤胃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器官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和对照组均盈利,按活羊出售分析,试验Ⅱ组净收益最高,按屠宰出售分析,试验Ⅰ组净收益最高。提示:日粮中添加全株玉米青贮、全株玉米和饲料桑青贮,可提高肉羊的增重性能和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全株玉米青贮、全株玉米和饲料桑混合青贮对东宝黑头羊增重、屠宰性能以及育肥效益的影响,选取45只10月龄,体重(30.3±1.3)kg的东宝黑头羊,按照饲喂日粮的种类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玉米秸秆青贮+精料),试验Ⅰ组(全株玉米青贮+精料),试验Ⅱ组(全株玉米和饲料桑混合青贮+精料),预试验7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试验Ⅰ、Ⅱ组末重、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Ⅱ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试验Ⅰ、Ⅱ组胴体重、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Ⅰ、Ⅱ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Ⅰ组和对照组(P<0.05),而Ⅰ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除试验Ⅰ、Ⅱ组瘤胃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器官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和对照组均盈利,按活羊出售分析,试验Ⅱ组净收益最高,按屠宰出售分析,试验Ⅰ组净收益最高。提示:日粮中添加全株玉米青贮、全株玉米和饲料桑青贮,可提高肉羊的增重性能和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不同能量、蛋白和粗纤维水平对太湖鹅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的影响,将3种营养成分在不同饲养阶段均采用单因子设计,分为高、中、低3种水平。育雏期(0~4周龄)粗蛋白为17%、19%和21%;代谢能为10.5、11.0和11.5 MJ/kg;粗纤维为3.5%、5.0%和6.5%。育肥期(5~11周龄)粗蛋白为15.5%、16.5%和17.5%;代谢能为10.00、10.65和11.75 MJ/kg;粗纤维为5.0%、6.5%和8.5%。每种营养成分在分成3种水平时,其它营养成分为中等水平,营养成分相同的3个中等水平组合并为一组。将刚出壳雏鹅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公母各半。每组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观测各组增重、饲料转化比和屠宰性能。结果表明:在育雏期中等蛋白组增重显著大于其它组(P0.05),低蛋白组饲料转化比显著大于高蛋白组(P0.05);不同代谢能水平增重和饲料转化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高粗纤维组的饲料转化比显著大于其它组(P0.05)。在育肥期不同蛋白水平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饲料转化比差异均显著(P0.05),低蛋白组最低,中等蛋白组最高;中等代谢能组增重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高代谢能组饲料转化比显著小于低代谢能组(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的增重和饲料转化比差异均显著(P0.05),且均为中等粗纤维组最好,高粗纤维组最差。屠宰测定结果显示,仅见低能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高、中能组(P0.05),其它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建议太湖鹅育雏期日粮采用19%粗蛋白质、10.50 MJ/kg代谢能和3.5%粗纤维为宜;育肥期日粮采用15.5%粗蛋白、10.65 MJ/kg代谢能和6.5%粗纤维为宜。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6,(8):36-40
为比较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不同肉用绵羊杂交羔羊肉中氨基酸及常规养分,选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6月龄左右、体重45 kg左右的小尾寒羊、杜泊羊×小尾寒羊F1(杜寒F1)及东弗里生羊×小尾寒羊F1(东寒F1)公羔各5只屠宰并测定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3种杂交羔羊肉中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和总磷含量三者均差异不显著(P0.05);粗脂肪含量三者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小尾寒羊最高(15.98%),杜寒F1最低(11.34%);钙含量东寒F1极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1),而杜寒F1与小尾寒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氨基酸(TAA)含量杜寒F1分别极显著高于东寒F1和小尾寒羊(P0.01),小尾寒羊和东寒F1接近,差异不显著(P0.05);羊肉中含有的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中,除精氨酸(Arg)、苏氨酸(Thr)含量3种羊肉中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他氨基酸含量三者间均有不同程度差异,并且三者的E/T值均超过了40%;与羊肉风味有关的氨基酸中,杜寒F1天冬氨酸(Asp)显著高于东寒F1和小尾寒羊(P0.05),谷氨酸(Glu)也以杜寒F1最高(12.05%),小尾寒羊最低(11.86%),但三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杂交羔羊肉不仅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同时肉的风味也有所改善,杜寒F1与东寒F1羔羊肉的营养价值和肉品质比较接近,但以杜寒F1的肉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选取30只健康、体重[(42.5±3.1)kg]相近的6月龄杜寒杂交F1代肉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G1组)试验羊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G2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沙葱粉的基础饲粮,沙葱粉按照每只每天20 g的量添加,试验组(G3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基础饲粮,微生物发酵饲料按照每只每天100 g的量添加。试验期为75 d,其中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60 d。在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3只羊进行屠宰,分别从肾脏周围、腹部皮下以及尾部采集脂肪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与G1组相比,1)G2组和G3组肉羊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G2组肾周、腹部皮下以及尾部脂肪组织中亚油酸(C18∶2cis-6)、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的含量以及PUFA/饱和脂肪酸(SFA)的值显著提高(P0.05),硬脂酸(C18∶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G3组腹部皮下和尾部脂肪组织中DH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肾周脂肪组织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C18∶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3)G2组和G3组尾部脂肪组织中n-6 PUFA的含量以及n-6/n-3的值显著提高(P0.05),G2组肾周脂肪组织中n-3 PUF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G3组肾周脂肪组织中PUFA/SFA的值显著降低(P0.05);4)G2组和G3组腹部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中SOD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5)肉羊腹部皮下(R2=0.967)、尾部(R2=0.965)和肾周脂肪组织(R2=0.992)中M DA含量和SOD活性与PUFA沉积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01),其中MDA对多元回归方程的贡献为负增加,而SOD为正增加。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和微生物发酵饲料均能够提高舍饲杜寒杂交肉羊的生长性能;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可有效改善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并可提高脂肪氧化稳定性,改善脂肪品质;饲粮中添加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改善效果欠佳,但可提高脂肪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结果表明杜寒F1组合的平均日增重313 g,饲料报酬5.17∶1,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12.59%和10.71%;比萨寒F1提高14.23%和12.82%;比陶寒F1提高10.99%和16.34%,差异显著(P<0.05).杜寒F1和杜寒F2 增重和饲料报酬接近.杜寒F1和杜寒F2屠宰率分别比小尾寒羊高5.9和1.8个百分点.胴体重以杜寒F2 (23.8 kg)和陶寒F1 (23.7 kg) 最高,小尾寒羊最低(20.87 kg);净肉率分别比小尾寒羊高4.2和4.6个百分点.眼肌面积以杜寒F2最大(3.5cm2),杜寒F1比小尾寒羊高3cm2;其他指标5个组间近似(P>0.05).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选用杜寒杂交一代羔羊(杜寒F1)与小尾寒羊羔羊各10只,研究同一饲养水平条件下,两者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品质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杜寒F1羔羊0~3月龄、3~6月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小尾寒羊羔羊提高44.86%和38.58%(P<0.05);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分别比小尾寒羊羔羊高出17.46%和19.93%(P<0.05);杜寒F1羔羊背最长肌肉中粗脂肪和钙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羔羊(P<0.05)。综合以上结果:杜寒F1羔羊的增重速度、屠宰性能产肉力和肉品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适合用作肥羔生产。  相似文献   

20.
饲粮物理结构对杜寒公羊育肥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物理结构对杜寒公羊育肥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27.00±3.75) kg的2月龄健康杜寒公羊24只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将2组羊分为全混合粉料型饲粮组(对照组)和全混合颗粒型饲粮组(试验组)。2组饲粮配方相同,育肥11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100 d。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净肉率、肌肉的亮度(L*)和红度(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羊肉中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镁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肉比、内脏器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H45 min、滴水损失率、失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屠宰率、GR值、眼肌面积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粉料型饲粮制作成颗粒型饲粮可以显著提高杜寒公羊育肥性能、净肉率、饲料转化率、羊肉新鲜度,也可以显著提高羊肉中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镁含量,延长羊肉保鲜时间,提高羊肉品质。综上所述,饲粮物理结构显著影响杜寒公羊的育肥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