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7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30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灵仙通络方对C518大鼠膝关节退变软骨细胞增殖、Ⅱ型胶原(COL-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影响。方法 选取C518 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株,随机分为中药组(灵仙通络方)、西药组(氨糖美辛)和对照组(氯化钠溶液),进行培养、诱导退变等处理,于给药后第 1、2、3 d,分别检测中药组、西药组和对照组不同浓度下对软骨细胞增殖、COL-Ⅱ及MMP-13表达的影响。结果 同一时间点的中药组、西药组不同浓度之间噻唑蓝(MT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的MTT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OL-Ⅱ免疫组化染色中,中药组与西药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染色指数χ2=16.26,df=2,P<0.01)。在 MMP-13 免疫组化染色中,对照组较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染色指数χ2=54.31,df=2,P<0.01)。结论 C518 大鼠膝关节退变软骨细胞经灵仙通络方干预后能够促进其增殖,调节COL-Ⅱ、MMP-13的表达,延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2.
本试验应用不同消化分离途径获取犬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调节培养液中雌激素(E2)和孕酮(P4)的浓度,采用MTT法测定E2和P4浓度水平对犬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利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细胞并测定细胞孕酮受体(PR)表达与激素浓度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E2浓度变化(15、30、100 pg/mL)对犬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和PR的表达均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P>0.05);P4(15、30 ng/mL)对犬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P4(3、15、30 ng/mL)对犬子宫内膜基质细胞PR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其影响程度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苜蓿黄酮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与抗氧化的影响。试验利用含不同浓度0 μg/mL(对照组)、25 μg/mL(试验Ⅰ)、50 μg/mL(试验Ⅱ)、75 μg/mL(试验Ⅲ)、100 μg/mL(试验Ⅳ)苜蓿黄酮的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结果表明,1)细胞培养第3天,各组细胞增殖无显著差异,但第5天试验Ⅱ~Ⅳ组细胞增殖能力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I组(P<0.01)。2)试验Ⅱ~Ⅳ组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试验Ⅰ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组、Ⅱ组、Ⅳ组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与试验Ⅲ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但对照组与试验Ⅲ组差异不显著。3)试验Ⅳ组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而试验Ⅲ组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Ⅱ和Ⅲ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而各处理组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差异不显著。4)试验Ⅱ和Ⅲ组细胞p53、Caspase-3、SOCS3和STA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因此,苜蓿黄酮能够促进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提高细胞抗氧化的能力,抑制细胞凋亡,其中添加浓度为75 μg/mL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4.
细胞周期蛋白B(Cyclin B)是影响卵母细胞发育成熟的重要基因。文章构建了PmCyB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和慢病毒包装复合物在293T细胞中包装成慢病毒颗粒。利用包装好的慢病毒颗粒,感染干扰了Cyclin B1基因的Hela细胞,研究了PmCyB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siRNA干扰细胞自身的Cyclin B1后,转染对照组病毒液的Hela细胞增殖减缓;同时,干扰后转入含有PmCyB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Hela细胞增殖速度明显要高于转染对照组病毒液的Hela细胞的增殖速度。这一结果表明,PmCyB基因的过表达能补偿Cyclin B1缺失导致的细胞增殖减缓的现象,说明PmCyB基因具有细胞周期调控功能,是细胞增殖与分化的重要调控基因,且功能可能与人类的Cyclin B1相似。人类的Cyclin B1是卵母细胞发育成熟的重要基因。由此可以推断,PmCyB基因可能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卵巢发育成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本试验旨在比较3种植物多糖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脾脏B淋巴细胞体外增强免疫活性的研究.通过酶学检测法测定3种植物多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安全浓度,MTT法比较3种植物多糖单独刺激和PHA协同刺激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的影响,同时比较3种植物多糖单独刺激及与LPS协同刺激对鸡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芪多糖和桑叶多糖具有较高的细胞安全浓度,在64~512 μg/mL时,3种植物多糖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脾脏B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较强.结果表明,3种植物多糖对鸡外周血和脾脏淋巴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外增殖作用,其中黄芪多糖的增殖作用最强,桑叶多糖其次,山药多糖最差.  相似文献   
76.
以拟南芥为供试材料,从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分子指标3个层次研究了镉(Cd)的毒理效应,筛选Cd敏感生物标记物。分子指标的研究以18S rRNA为看家基因, 错配修复基因MutS 2 homolog(atMSH2), atMSH3,atMSH7,细胞增殖核抗原1 和2(atPCNA1和atPCNA2)为检测目的基因,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研究Cd胁迫对上述错配修复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0、0.125、0.25、1.0、3.0 mg·L^-1)Cd 处理7 d后,根长随Cd胁迫强度的增加而降低; 0.125 mg·L^-1 Cd处理下,地上部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而在0.25、1.0和3.0 mg·L^-1 Cd时降低,但仍高于对照;幼苗叶片数、地上部鲜重、叶绿素含量变化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地上部atMSH2,atPCNA1,atPCNA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与Cd胁迫浓度呈明显的倒U字型关系,分别在0.125,0.25和0.125 mg·L^-1 Cd时达到最大值。以上结果表明,地上部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与上述3个错配修复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改变趋势相符,且均对Cd污染胁迫较敏感,可以作为检测Cd污染及其相关生物学效应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77.
普通株型玉米不同密度下种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摘 要:选择普通株型的玉米品种农大108,在设置固定的三种密度前提下,通过调整株行距种植比例,探索不同密度产量水平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高密度的产量较低密度下有较大的增产,大小行种植对于普通株型的农大108来说,产量没有明显的变化,产量与密度有密切相关性,与种植模式没有太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马齿苋活性成分中抑脂成分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  李玉萍  周春丽  苏虎  黄婷  程翔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94-14195
[目的]筛选马齿苋中具有抑脂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MTT法测定马齿苋各活性成分对前脂肪细胞3T3-L1增殖的影响。[结果]马齿苋多糖、生物碱、黄酮具有较好抑制前脂肪细胞3T3-L1增殖的作用,马齿苋生物碱、黄酮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而马齿苋不饱和脂肪酸则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马齿苋多糖、生物碱、黄酮具有抑脂作用。  相似文献   
79.
丁酸钠对鲫鱼生长和肠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初始体质量(6.02±0.16) g的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研究对象, 在鲫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 g/kg1.0 g/kg2.5 g/kg5.0 g/kg7.5 g/kg的包膜丁酸钠, 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 研究不同浓度包膜丁酸钠通过促进鲫鱼肠细胞增殖对其生长作用的影响。实验在室内养殖系统中进行, 每水族缸饲喂30, 每处理组3个重复, 以鱼体质量3%~5%投喂量, 日投喂3, 试验持续7。实验结果表明: 在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对鲫鱼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显著提高了鲫鱼前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以及肠道细胞增殖因子CREBCDX2基因的表达。当丁酸钠添加量为2.5 g/kg, 鲫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肥满度最高,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5.76%16.46%28.91%8.37%; 与对照组相比, 丁酸钠添加量达到2.5 g/kg, 鲫鱼干物质与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前肠绒毛高度、肠道CREB基因和CDX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 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36%6.21%34.22%51.11%42.13%(P<0.05)。上述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丁酸钠可能通过显著提高鲫鱼肠绒毛高度和肠道细胞增殖因子CREBCDX2基因的表达量, 从而促进其生长, 适宜添加量为2.5 g/kg

  相似文献   
80.
黄芪多糖脂质体对鸡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黄芪多糖(APS)被制备成黄芪多糖脂质体后是否能够提高其生物活性,用MTT法测定了其对鸡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APS溶液和空白脂质体作为对照。结果显示:APS脂质体在125~15.625μg.mL-1时无论是单独作用还是协同植物血凝素(PHA)作用均能显著促进鸡T淋巴细胞的增殖,并且在125~31.25μg.mL-1时,效果显著优于APS溶液和空白脂质体(P<0.05);APS脂质体在125~15.625μg.mL-1时无论是单独作用还是协同脂多糖(LPS)作用均能显著促进鸡B淋巴细胞的增殖,并且在31.25μg.mL-1的效果显著优于APS溶液和空白脂质体(P<0.05)。表明:APS脂质体能够提高APS促进鸡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因此,脂质体作为APS的载体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