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7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30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91.
黄芪多糖和淫羊藿多糖对培养细胞增殖和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安全浓度范围内的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和淫羊藿多糖(epimedium polysaccharide,EPS)分别加入到培养12h和24h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测定加药后CEF增殖率和成层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种多糖均能促进细胞增殖和延缓细胞衰老,EPS的作用强于APS,具有一定的量效、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492.
根据中兽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和正交试验设计法将藿香、苍术、黄柏和石膏4味中药的有效部位按照不同剂量组合成8个不同中药有效部位复方,利用MTT法检测高温刺激小鼠肠道淋巴细胞增殖情况,探讨各个复方对高温刺激小鼠肠道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及其组方机制。结果表明:以中药有效部位复方A1B1C1D1(黄柏生物碱、藿香挥发油、苍术挥发油各200μg/mL,石膏水提物100μg/mL)对高温刺激小鼠肠道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效果最优,复方中以藿香挥发油和黄柏生物碱为主药,苍术挥发油和石膏水提物为臣、佐药,以藿香挥发油和苍术挥发油交互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493.
胚胎及胚后发育期鸭腔上囊淋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CNA免疫组化法和TUNEL染色法,并结合光、电镜技术研究天府肉鸭胚胎及胚后发育期腔上囊淋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胚胎期腔上囊淋巴细胞增殖明显,其滤泡淋巴细胞增殖指数(PIF)随胚龄增加而逐渐增高,26d胚龄达峰值。胚后期各组滤泡皮质淋巴细胞增殖指数(PIC)和髓质淋巴细胞增殖指数(PIM)均呈下降趋势;各组PIM均明显高于PIC。胚胎期腔上囊滤泡淋巴细胞凋亡指数(AIF)随胚龄增大而逐渐增高。胚后期O~3周龄滤泡髓质淋巴细胞凋亡指数(AIM)继续增高,滤泡皮质淋巴细胞凋亡指数(AIC)则无明显变化;AIC和AIM在5周龄下降,17周龄明显升高,29周龄达峰值。胚后0~14周龄,各组AIM均明显高、于AIC,而17~29周龄AIM则明显低于AIC。凋亡淋巴细胞核呈现多种形态,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结果提示淋巴细胞增殖与凋亡在鸭腔上囊胚胎及胚后发育的整个过程中普遍存在,具有明显增龄变化特性,二者协同参与腔上囊发育和退化过程。  相似文献   
494.
ZEB1在细胞增殖分化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关于ZEB1在鸡胸肌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功能及其与miRNA互作的研究极少。为探索miRNA如何通过靶向ZEB1参与调节鸡胸肌细胞增殖分化,实验检测了ZEB1在55周龄和20周龄鸡胸肌组织中的表达,使用Target Scan及miRDB在线软件预测鸡ZEB1基因的靶向miRNA,构建ZEB1野生型、突变型双荧光报告载体,并在DF1细胞中验证了ZEB1的靶向miRNA,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说明miR-200a通过特异性结合ZEB1 3'非编码区种子序列直接靶向并抑制ZEB1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由于miR-200a在55周龄鸡胸肌表达下调,对ZEB1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ZEB1在55周龄固始鸡胸肌组织表达较20周龄显著升高(P0.01)。本研究首次在鸡上证明miR-200a是ZEB1的靶向miRNA,且miR-200a可能通过靶向ZEB1参与调节鸡胸肌细胞的增殖分化,为深入理解miRNAs在家禽及其他鸟类中的分子调节机制提供了基础与依据。  相似文献   
495.
为了获得牛成纤维细胞最佳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建立成纤维细胞特征鉴定方法,试验采集牛耳皮肤组织块,利用眼科剪修剪成大小为0.5 ~2 mm3的组织块,分别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胶原酶Ⅱ+组织块黏附法、双酶消化法(胰蛋白酶+胶原酶Ⅱ)+组织块黏附法进行原代牛耳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观察各方法培养的细胞生长情况,利用成纤维细胞特异...  相似文献   
496.
正扬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比较了层黏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胶原蛋白以及睾丸支持细胞4种不同培养系统对鸡精原干细胞(SSCs)体外增殖的作用效果。采用三酶两步消化法分离SSCs,细胞经明胶差速纯化后培养,将传至3代的SSCs重新接种于层黏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胶原蛋白包被的培养皿中以及睾丸支持细胞制备的饲养层上,通过形态学、5-乙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细胞增殖、qRT-PCR技术检测不同培养系统对鸡精原干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三组基质蛋白及睾丸支持细胞都能够促进鸡SSCs的体外  相似文献   
497.
为了观察地黄多糖对创面愈合小鼠脾脏的影响,试验采用将60只昆明种小白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创伤模型组和地黄多糖治疗组;末次给药后1h,取各组小鼠脾脏称重,计算脾指数;分离单细胞悬液碘化丙啶染色,采用FACSAria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ModFit软件进行脾细胞增殖指数分析;并进一步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60只小鼠,实验结果全部符合要求。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脾指数明显降低;而:冶疗组脾指数升高。②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脾细胞的增殖指数降低;治疗组可提高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指数。③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纽CD3+CD4+与CD3+CD8+比值降低;治疗组CD3+CD4+与CD3+CD8+比值升高。说明地黄多糖通过提高创伤小鼠脾指数,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纠正CD4+与CD8+比值,提高创伤小鼠脾脏免疫功能,进而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98.
为探明由促卵泡刺激素(FSH)激活的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ERKl/2)通路在颗粒细胞(GC)增殖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分离培养的SD大鼠GC为材料,研究了FSH激活的ERK1/2通路对GC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FSH快速诱导了ERK1/2的磷酸化,这种诱导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FSH作用0.33h时其磷酸化水平达到最高,用磷酸蛋白激酶A(PKA)的特异性抑制剂H89抑制PKA活性,显著降低了FSH和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forskolin)对ERK1/2的激活作用.以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为GC增殖指标,以甾体生成快速调节蛋白(StAR)和甾体生成为GC分化指标,检测发现50 ng/mL的FSH以时间依赖方式诱导了PCNA蛋白的表达,FSH处理2h,PCNA蛋白水平达到最高;用UO126(ERK1/2的特异性抑制剂)阻断ERK1/2通路发现,FSH对PCNA和甾体生成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进一步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SH组StAR信号明显增强,抑制ERK1/2活性显著降低了StAR的荧光强度.可见,FSH激活的ERK1/2通路促进了PCNA和甾体的生成,诱导了GC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499.
血小板对体外培养的猪PBMC增殖反应和IL—2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通过采取10头猪的血液,经30次实验探讨了自体和异体血小板(PL)对体外培养的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反应和IL-2分泌的影响。证明了PL对猪PBMC的增殖的反应和IL-2分泌均有增强作用。同时也比较了PL和红细胞(RBC)对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并初步探讨了PL对淋巴细胞激活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500.
 【目的】欲构建具有较好交叉免疫保护效果的多组分重组亚单位疫苗,从而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分子克隆和重组表达技术获得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6种主要毒力因子rApxI、rApxII、rApxIII、rApxIV、rApfa和rOMP。并设立以灭活苗(5×108cfu)为试验I组,以重组蛋白rApxI、rApxII、rApxIII和rOMP为试验II组,以rApxI、rApxII、rApxIII、rApxIV、rApfa和rOMP为试验III组,以PBS为空白对照组。分3次免疫BALB/c小鼠,每次间隔2周,第3次免疫后的第7天以APP1型(5×109cfu)和APP2型(5×1010cfu)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试验II组的4种抗体水平(ApxI、ApxII、ApxIII和OMP)和脾淋巴细胞诱生IL-2水平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也一直高于其它3组(P>0.05)。且试验II组对APP1型保护作用(9/10)明显高于试验I组(6/10)、试验III组(5/10)和对照组(0/10),而对APP2型保护作用(无肺脏损伤)也明显优于其它3组(典型肺部损伤),显示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与免疫攻毒保护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结论】试验II组通过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不同血清型APP的攻击提供了很好的交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