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林业   37篇
农学   86篇
基础科学   42篇
  58篇
综合类   298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31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1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微分干涉差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烟草假单胞杆菌菌落的发生、形成及排列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菌落中该菌呈平卧状紧密排列;菌落边缘整齐;菌落表面及菌体之间有细菌的分泌物。微分干涉差显微镜观察表明:该菌菌落的发生、形成按分层式进行,即细菌先在培养基平面上繁殖成一层,然后在该层的中心隆起,分裂繁殖成第2层,并继续按此方式形成第3层、第4层等。菌落的边缘呈梯田状,菌体平卧紧密排列。  相似文献   
52.
采用时间和非时间双重作业的实验范式,以11 s和23 s为目标时距,探讨了干扰项数(1,3或5个无意义音节)和延迟时间(0 s,9 s或27 s)对预期式时距估计的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在双重作业中,干扰项数没有显著的影响时距估计,延迟时间表现出显著的主效应.干扰项数和延迟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实验结果说明了单一的注意模型、变化/分割模型不能对时距估计的干扰效应做出全面的解释,时间分段综合模型促进了时间认知研究向综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3.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iRNA-mediated Smad3 silence on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in activated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METHODS: HSCs-T6 cell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blank group, negative control group and siRNA-Smad3 transfection group. The siRNA-Smad3 was transfected into HSCs-T6 cell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transfection, cell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by CCK-8, cell apoptosis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protein levels of P53 and Bcl-2 were determined by immunocytochemistry.RESULTS: HSCs prolife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at the time points of 24 h, 48 h and 72 h after transfection. Meanwhile, the apoptosis of HSC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siRNA-Smad3 transfection group (P<0.01).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cells,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53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Bcl-2 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48 h after transfection in siRNA-Smad3 transfection group (P<0.01).CONCLUSION: The siRNA-mediated Smad3 silence significantly inhibits HSCs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s apoptosis by up-regulating the P53 expression and down-regulating the Bcl-2 expression in HSCs.  相似文献   
54.
在米脂山地微灌枣树示范基地进行原状土涌泉根灌入渗试验,研究了多点源交汇入渗条件下涌泉根灌湿润体特征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涌泉根灌多点源交汇入渗孔洞处和交汇面处的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入渗时间均符合幂函数关系,交汇面处的湿润锋运移速度比孔洞处的快,最终交汇入渗湿润土体沿孔洞布置方向的剖面形状近似带状;在孔洞底部周围的中间区域...  相似文献   
55.
本研究通过把构建的短发夹结构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导入鸡胚,检测鸡胚性腺分化期质粒载体在鸡胚体内代谢情况及雌性鸡胚性腺中芳香化酶基因(CYP19A1)mRNA表达效率,进而探讨利用该方法在鸡胚体内进行特定基因干涉的可行性.实验针对CYP19A1基因构建了4条特异性表达载体,一条非特异性表达载体.每个实验组选取45个新鲜种蛋作为实验材料进行胚盘下腔注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鸡胚发育12d时,检测各处理组鸡胚肝脏组织中质粒存在情况,并取其左侧性腺组织进行目标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导入组在12日胚龄时所有鸡胚基因组中均可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荧光定量结果显示,导入特异性表达载体cyp-580、cyp-1083和cyp-1295后,对应雌性鸡胚性腺CYP19A1 mRNA表达效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干涉效率分别为:73%、52%和85%;特异性表达载体cyp-1403组CYP19A1mRNA表达效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本实验为诱导鸡胚性反转提供了新方法并建立了鸡胚发育期特定基因体内干涉新平台.  相似文献   
56.
RNA干涉技术与棉花高油育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子脂肪酸既是重要的食用油,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但是关于棉子遗传改良的研究报道甚少。研究表明,PEPcase和ACCase的相对活性决定种子的蛋白质与油脂的含量,应用RNAi技术抑制PEPcase催化活性,可以提高脂肪酸总量。本文概述了棉花油分与RNAi技术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应用RNAi技术改良棉花高油分育种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7.
棉花FAD 2-1基因的克隆及其ihpRNA和amiRNA干扰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棉花△-12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GhFAD2-1)的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含有1158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棉花FAD2-1是种子中编码催化油酸形成不饱和脂肪酸的关键酶的基因,选取GhFAD2-1基因中的一段特异的515 bp片段,构建了种子特异性启动子NAPIN调控的ihpRNA干扰表达载体pFGC1008-NAPIN-FAD2-1,同时构建了针对GhFAD2-1基因的人工miRNA表达载体pCAMBIA1302- amiRNA-FAD2-1。  相似文献   
58.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种由双链RNA诱发的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现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基因表达调节新机制,广泛地存在于真菌、植物和动物中。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试验证明,RNAi作为一种基因功能研究的新手段,在动物繁殖研究中发挥了极其高效的作用。作者主要介绍了RNAi的研究历史、分子机制、作用特点、生物学意义及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9.
RNAi及沉默通路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由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介导的细胞内双链mRNA特异性降解的现象,属于转录后的基因沉默机制。迄今为止,RNAi已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研究基因功能的最新和最有效的方法,并且在治疗人类和动物疾病中也有很大潜力。作者主要综述了RNAi的过程、小RNA的生物发生学及沉默通路的保护和调控。  相似文献   
60.
RNAi (RNA interference) 是一种由dsRNA参与、对靶基因表达进行干扰或沉默的现象。由此发展起来的RNAi基因沉默技术已成为当今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改良的一个重要手段。该技术已经在靶向病原物(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基因沉默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产生了一批抗病性增强的转基因植物。人工设计和合成的amiRNAs和ata siRNAs的成功研发加快了RNAi技术的应用。本文对RNAi基因沉默机制、RNAi技术研发进展及其在植物抗病性遗传改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