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4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13篇
  38篇
综合类   235篇
农作物   3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我国并无专门针对荞麦的播种机,荞麦生产机械化水平极低。为此,设计了2BF-3大垄双行荞麦播种机,采用45~50 cm大垄距种植,一垄双行,行距8~10 cm,种肥分施;整机质量150 kg,配套动力≥8.9 k W,不需要动力输出。田间试验证实:大垄双行荞麦播种机播量精确且可调,播深一致且可调,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各行排种量一致性变异系数、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种子破损率分别为28.1%、1.4%、0.5%、0.1%,均较大幅度小于标准值,机具的通过性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82.
试验旨在探究野乔菜替代部分基础日粮对从江香猪肌肉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影响。选取体重约20 kg的从江香猪40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前期试验Ⅰ、Ⅱ、Ⅲ组分别以野乔菜替代10%、20%和30%的基础日粮,试验后期分别用野乔菜替代20%、30%和40%的基础日粮。育肥期结束后,每组随机抽取3头屠宰,取背最长肌用于脂肪酸和氨基酸测定。结果显示:①野乔菜替代不同比例基础日粮对从江香猪肌肉脂肪酸含量有一定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亚油酸、试验Ⅰ、Ⅱ组亚麻酸、试验Ⅱ组花生二烯酸和试验Ⅰ组花生四烯酸分别提高了54.69%、43.57%、62.50%、25.00%和127.10%;各试验组中,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必需脂肪酸(EFA)总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野乔菜替代部分基础日粮对氨基酸含量有一定影响。对照组天门冬氨酸显著低于试验Ⅰ(P<0.05)、极显著低于Ⅲ组(P<0.01);试验Ⅲ组甘氨酸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甲硫氨酸、赖氨酸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EAA/TAA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综上所述,野乔菜替代部分基础日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从江香猪肌肉PUFA和EFA含量,显著提高了部分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83.
以耐盐荞麦品种川荞1号和盐敏感荞麦品种TQ-0808 为试验材料袁研究不同浓度K+和Mg2+对盐胁迫下荞麦种子萌 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K+和Mg2+均对盐胁迫下荞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10 mg/L K+和Mg2+对耐盐荞麦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15 mg/L K+和Mg2+对盐敏感荞麦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且最适浓度K+和Mg2+对盐敏感荞麦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耐盐荞麦品种。  相似文献   
84.
为了选育适宜贵州种植的高产、优质荞麦新品种,以贵州地方品种八担山细米苦荞为亲本,采用系统选择法选育而成六苦3号荞麦新品种.在贵州省2009-2010年荞麦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为145.1 kg/667m2,较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2.16%,居参试品种第1位,2年9点次,8个试点增产,增产点占88.9%,增产6%以上的有7个点,达77.8%.该品种于2011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荞2011001号).  相似文献   
85.
考察了不同滚筒温度、滚筒转速、料液比对滚筒干燥工艺制得的荞麦雪花片质构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滚筒温度由135℃增加到165℃时,荞麦雪花片质构特性值增大显著,每个参数都增加了70%左右;当滚筒转速由2 r·min-1增加到4 r·min-1时,荞麦雪花片坚实度增加了23.6%,稠度增加了11.6%,粘聚性增加了44.7%,粘度指数增加了30.8%;当料液比从1:1增加到1:1.4时,荞麦雪花片质构特性值都增大了20%,且滚筒温度、转速及料液比与质构特性的相关性强,相关系数R2都在0.96到1.0之间。本研究对不同工艺条件下荞麦雪花片质构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分析推测荞麦淀粉糊化过程中结构的变化及荞麦雪花片内部蜂窝结构的变化是导致荞麦雪花片质构特性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6.
The extracts from hulls, brans and flours of Fagopyrum esculentum Möench (FEM, three varieties) and Fagopyrum tartaricum L. Gaerth (FTG, seven varieties) were screened for free and bound phenolic content or total phenolic content (TPC), as well as 1,1 diphenyl-2-picryl hydrazyl (DPPH)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and reducing power. Free phenolics were predominant in buckwheat hulls, brans and flours. FEM hulls extract exhibited the highest reducing power and DPPH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with the average EC50 84.54 μg mL?1 and IC50 11.54 μg mL?1 respectively, FTG brans extract had the highest average TPC (24.87 mg GAE g?1 DW), and FEM flours extract showed the lowest TPC, reducing power and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Furthermore, the correlations among TPC, DPPH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and reducing power of all the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s) between reducing power and DPPH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of buckwheat hulls, between TPC and DPPH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of buckwheat flours were 0.76 and 0.79, respectively (P<>0.05).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maining indexes of hulls and flours, as well as the ten buckwheat brans. Th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some non-phenolic compounds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total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hulls, brans and flours of buckwheat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buckwheat hulls and brans, rather than flours, are good source of antioxidants.  相似文献   
87.
为明确荞麦品种间在不同种类盐胁迫下耐盐性的差异,以16个荞麦品种为材料,设置了NaCl、Na2SO4和NaHCO3 3种单盐处理,研究了其对荞麦发芽率、发芽势、相对伤害率等的影响,最后对荞麦的耐盐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荞麦对3种盐胁迫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以NaHCO3处理时16个荞麦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指数均相对较低,对荞麦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最明显;NaCl对荞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小,其中荞杂1号、平荞2号和川荞1号的萌发率和对照处理一致。荞麦种类间以甜荞的耐盐性高于苦荞。耐盐性综合性评价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苦荞品种为九江苦荞和云荞1号,甜荞品种为宁荞1号和贵红甜1号。  相似文献   
88.
以马齿苋、黑豆和苦荞麦等为原料,经过发酵和炒制等工艺开发出了一种风味马齿苋野菜酱。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干马齿苋的蒸制时间为10 min,大豆油用量为40 g,白砂糖用量为3.55 g,同时确定了马齿苋野菜酱的最佳配方。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马齿苋酱风味浓郁、无异味;颜色呈暗红色、明亮,口感酸甜适口;汁液均匀、无分层和沉淀。  相似文献   
89.
90.
荞麦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杂粮作物,具有良好的药用和营养价值。本文以20个荞麦品种为材料,系统分析了不同荞麦品种种壳的营养功能成分差异。结果发现:不同荞麦品种种壳的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黄酮含量以‘正宁红花’、‘宣威甜荞’和‘米荞1号’最高,分别为12.8、12.5和10.6 mg/g,‘定甜2号’含量最低,比其分别高66.2%、62.3%和37.7%。芦丁含量以‘米荞1号’最高,为3.66 mg/g,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木质素含量以‘米荞1号’最高,为34.6%,‘苦刺荞’含量最低(21.9%),比其高58.1%,而纤维素含量则表现相反。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在各品种间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综合可看出,‘米荞1号’品种种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荞麦壳制品开发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