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8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林业   158篇
农学   246篇
基础科学   24篇
  105篇
综合类   1178篇
农作物   20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38篇
园艺   194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浅析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变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变是由于植物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在褐变过程中,酚类物质被氧化后产生醌类物质,这些物质呈棕褐色,它们会逐渐扩散到培养基中,抑制其他酶的活性,毒害培养的材料,使组织和培养基变褐甚至变黑。在木本植物,尤其是热带木本植物及少量草本植物中,此现象较为严重。一褐变的影响因素褐变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随植物品种、外植体的部位、及生理状态等的不同危害的程度也有不同。(一)植物品种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不同品种间的褐变现象是不同的,由于酚类物质的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上的差异,有些植物品种组培难以成功,有些…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为抑制杨桃贮藏与加工过程中发生的酶促褐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种酚类物质作底物,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不同杨桃品种果实及其贮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5个甜杨桃品种果实中测有PPO活性,该活性均强烈催化焦性没食子酸的氧化反应,但对绿原酸的氧化活性很弱。不同杨桃品种的PPO活性有很大差异,蜜丝甜杨桃PPO对焦性没食子酸的氧化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品种,而酸杨桃PPO活性极弱。甜杨桃PPO对焦性没食子酸的Km值为3.79~6.80 mmol/L,其Km值因品种不同而异。在果实贮藏期间,3个甜杨桃品种果实中的PPO活性均呈先降再升高而后又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在杨桃制品的加工中宜选用酸杨桃、新加坡红杨桃、马来西亚1号杨桃等PPO活性低的杨桃品种作为加工原料,以有利于酶促褐变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3.
 Pichiamembranefaciens能有效抑制桃果实采后软腐病。笔者观测和比较接种拮抗酵母菌P .mem branefaciens和软腐病菌Rhizopusstolonifer对采后桃果实多酚氧化酶 (PPO)、过氧化物酶 (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诱导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桃果实接种P .membranefaciens +R .stolonifer 2 4h后 ,PPO和PAL活性开始升高 ,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只接种R .stolonifer也能诱导桃果实PPO和PAL活性的增加 ,但效果不如接种拮抗菌 +病原菌的好。然而 ,接种拮抗菌 +病原菌和只接种病原菌对诱导POD活性都没有明显的作用。可以认为 ,拮抗菌诱导抗性相关酶活性的提高是发挥抑病作用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4.
发酵对珍珠稗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珍珠稗中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如植酸和多酚类植物质,它们的存在影响了人体对珍珠稗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利用酵母和乳酸菌单一菌株和混合菌株,以珍珠稗粉为原料配制的增减基,经72小时在30℃下培养发酵,测定其植酸和多酚的含量,含量显著降低,植酸含量降低更多。  相似文献   
105.
套袋对枇杷果实PAL、PPO、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解放钟枇杷套袋后的果实为试材,在果锈发生严重期至成熟期,每隔10d定期测定套袋果与不套袋果果实中PAL、PPO、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套袋后,果实的PAL、PPO、POD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PAL、PPO、POD活性的提高,可抑制果锈的发生;PAL活性提高有利于套袋果实的着色;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可能与套袋果实风味品质变差有关。  相似文献   
106.
各种桉树扦插生根能力不同,通过对刚果12号桉W5无性纱,尾叶桉MLA无性系,窿缘桉,柠檬桉插条茎解剖结构和其内含物多物质分布研究发现,桉树的射线相对较发达,木射线木质化程度相对较低及多酚物质含量多,分布广,较易产生诱导根原基。  相似文献   
107.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烟草根系生长过程中根系和叶片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及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烟根内3种内源激素含量和两种酶活性的相关性,初步阐明了内源激素对烟草生根的诱导原理。  相似文献   
108.
沈莉  朱凤妹  杜彬  张跃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02-5404
[目的]为鸡腿菇的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新鲜鸡腿菇中提取多酚氧化酶(PPO)的粗酶液,研究pH值和温度对鸡腿菇PPO活性的影响,分析其热稳定性,并探讨亚硫酸氢钠、抗坏血酸和柠檬酸3种抑制剂对鸡腿菇PPO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在强酸性和强碱性环境中,PPO都会失去活性。PPO酶活性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说明PPO是一种热敏感性酶。3种抑制剂对鸡腿菇PPO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NaHSO3的抑制作用最强,抗坏血酸和柠檬酸次之。[结论]在鸡腿菇的加工过程中,添加NaHSO3能有效降低PPO活性和防止褐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9.
对水杨酸(SA)处理及其挑战接种辣椒疫霉菌的4个抗性不同的辣椒品系体内木质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SA诱导的供试品系与未经诱导的相同品系相比,木质素含量增高,PPO、POD、PAL活性增强,其中木质素的含量与抗病性呈显著正相关;挑战接种后两者相比,SA处理的供试材料的木质素含量和PPO、POD、PAL活性的增强幅度更大,其中抗、耐病品系的增加早且增加幅度高于感病、高感品系。值得注意的是,经SA诱导的各供试品系接种后木质素含量与抗病性也呈显著相关。木质素含量与相关酶活性的上述变化趋势与SA对各品系的诱抗效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10.
5%氟铃脲乳油在棉田生态系统中的安全使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HPLC建立了棉田生态系统中氟铃脲的残留行为、消解动态,及其对棉田土壤中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影响,为其环境和生态安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土壤和棉籽样品中的氟铃脲残留物用甲醇提取,而棉叶样品中的氟铃脲用二氯甲烷提取,土壤样品和棉叶样品均过弗罗里硅土柱用乙酸乙酯淋洗。棉籽样品过弗罗里硅土柱采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混合淋洗液,浓缩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带UVD)进行检测;当添加浓度为0.022、0.050、0.504mg·kg-1时,添加回收率为80.05%~105.16%,变异系数为1.17%~7.98%,最小检出量为2.36×10-9g。(2)氟铃脲在棉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长沙4.19和7.73d,天津9.76和7.99d,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氟铃脲在使用剂量下,有效成分在棉籽中的残留量为LOD,保证了棉籽使用的安全性。(3)氟铃脲对各浓度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施药初期,各浓度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均被抑制,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之后0.504mg·kg-1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逐渐恢复到和对照相一致,5.040mg·kg-1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则从第6d起一直处于被激活状态,而10.080mg·kg-1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则在整个培养期间一直处于被抑制状态。(4)从施药后第1d到第14d,低浓度(0.504和5.040mg·kg-1)氟铃脲处理的土壤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被激活,之后逐渐恢复到和对照一致。而高浓度处理(10.080mg·kg-1)的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从施药后第1d到第14d一直处于被抑制状态,从第14d开始一直到培养结束均处于被激活的状态。(5)氟铃脲0.504和5.040mg·kg-1处理均不会对土壤脲酶和多酚氧化酶造成不利影响,根据试验氟铃脲在长沙和天津两地的土壤原始附着量分别为0.541和0.653mg·kg-1,按氟铃脲的使用剂量施药,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