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林业   3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0篇
  40篇
综合类   63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89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In this experiment, 500 bp cDNA of myostatin gene was cloned from a Beijing duck's breast, The duck myostatin gene was found to have 98, 96, 95, 88, and 87% sequence similarity at the cDNA level with domestic goose, chicken, domestic pigeon, human, and pig, respectively. The predicted amino acid sequence has an overall similarity with a comparable region of turkey 99%, domestic goose 98%, and chicken 99%. Conserved domains of deduced amino acids showed that it belonged to the TGF-beta family. Myostatin expression in breast muscle was higher at 28, 35, and 42 days than at 7, 14, and 21 days. The pattern of myostatin expression was closely parallel to the trend of breast muscle growth, suggesting that myostatin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breast muscle development. It was possible to postulate that myostatin may be a major determinant of muscle mass in breast muscle, as shown in other species.  相似文献   
992.
通过500多头次采用母鸭诱情法采精和食指定位法输精,对番鸭本品种人工授精方法、输精量、输精间隔时间、输精时间以及稀释液对受精率影响等进行系列研究.结果表明:番鸭平均采精量为1.07±0.26mL只-1,密度为(1.85±0.23)×109mL-1,活力为7.5-9.8;以16:00-17:00输精,输精量0.05mL只-1,间隔6d输精1次为好,受精率可达89.11%;采用人工授精,公鸭利用率比自然交配提高20倍,可大幅度提高饲养效益;用不同稀释液(生理盐水、蛋黄葡萄糖液和磷酸缓冲液)按11稀释番鸭精液与原精液输精比较,以磷酸缓冲液稀释组的受精率(90.01%)较高,但与原精组受精率(89.09%)差异不显著(P>0.05);用磷酸缓冲液和Lake液以11稀释后在2-5℃保存24h输精,受精率分别为30.56%和45.32%  相似文献   
993.
从2~44周龄隔周屠宰20羽绍鸭(公母各半),测定其血清脂蛋白相对含量、孕酮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活力.结果表明,开产前4周,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相对含量和孕酮浓度开始升高,开产时达到最大值;绍鸭血清孕酮浓度显著高于相同生长期的SterlingRanger母鸡;绍鸭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随日龄增大而下降,并均高于相同生长期的北京白鸡Ⅲ系原始群和7世代选择群  相似文献   
994.
加热过程中鸭肉嫩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阐明加热过程中鸭肉嫩度变化的机制,取新鲜番鸭胸、腿肉,分别在50 ℃、55 ℃、60 ℃、65 ℃、70 ℃、75 ℃、80 ℃、85 ℃和90 ℃水中加热,测定样品剪切力值,并在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肌原纤维结构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加热对鸭肉的超微结构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剪切力值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关键的加热温度在60~70 ℃左右,鸭胸肉在60 ℃时剪切力达到最大值,鸭腿肉在65 ℃时达到最大值,鸭肉在加热过程中剪切力值的变化与其超微结构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95.
儿茶素对肉鸭生产性能与屠宰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4日龄双鬼头肉鸭24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栏),共24栏,每栏10只,安排采食相应的日粮,分别为处理1(基础日粮),处理2(基础日粮 100 mg/kg乙氧喹),处理3(基础日粮 400 mg/kg V-E),处理4(基础日粮 1 000 mg/kg V-E),处理5(基础日粮 400 mg/kg大叶种儿茶素),处理6(基础日粮 1 000 mg/kg大叶种儿茶素),处理7(基础日粮 400 mg/kg小叶种儿茶素),处理8(基础日粮 1 000 mg/kg小叶种儿茶素),进行为期28 d的试验,每14 d为一个阶段,考察不同抗氧化剂不同剂量对双鬼头肉鸭生产性能、屠宰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肉鸭日粮中添加儿茶素不影响肉鸭生产性能;2)在肉鸭日粮中添加儿茶素对半净膛率、腿肌率和胸肌率没有显著影响,对屠宰率、全净膛率和腹脂率有显著改善效果;3)在肉鸭日粮中添加儿茶素能显著影响肉鸭血液的生化指标,减少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和球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996.
原料鸭组成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4种原料鸭(番鸭、高邮鸭、荆江鸭、樱桃谷鸭)的水分、脂肪、游离脂肪酸、系水率和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越高,剪切力值越低。不同品种胸腿肉间剪切力差异显著(P<0.05),不同品种胸腿肉间失水率差异不显著(P>0.05)。原料鸭肌肉脂肪中含量最高的游离脂肪酸为油酸(C18∶1),番鸭、高邮鸭、荆江鸭、樱桃谷鸭分别为7.65、16.10和12.80、13.58mg/g(脂肪),其余含量较高的游离脂肪酸依次为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硬脂酸(C18∶0),含量较低的游离脂肪酸为棕榈油酸(C16∶1)、亚麻酸(C18∶3),樱桃谷鸭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总量高于其他3个品种。  相似文献   
997.
白番鸭的生长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白番鸭的生长特点、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等进行观测、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1-60日龄是公母白番鸭日增重最快的阶段,饲料转化率为3.14;10日龄前公母鸭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10日龄后公母鸭的绝对增重差异显著(P<0.01),且随着日龄的增加公母鸭体重差异越来越大,至150日龄公鸭比母鸭重1.51kg,为此建议10日龄后公母鸭分开饲养;番鸭60日龄体重与90日龄体重呈较强相关(r♀=0.7727,r♂=0.5824),育种上可用65-70日龄的体重来估测个体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998.
重庆市部分地区鸭源大肠杆菌的O抗原血清型及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庆市5个区、县的部分规模化鸭场收集以心包炎、肝周炎及腹膜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病死鸭,无菌采取其心血和肝脏后接种,分离出30株细菌,经细菌的形态特性和生化特性分析,鉴定为大肠杆菌.该试验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了O抗原单价血清型鉴定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30株分离菌中有23株定型分属于11种血清型,其中以O78,O93,O92和O21为优势血清型(共占46.67%).30株分离菌对2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50%,其中耐受7种药物以上的有28株,占93.3%,耐受10种药物以上的有23株,占76.6%,表明重庆地区部分养鸭场鸭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999.
根据GenBank中水禽源1型副粘病毒(ZJ1)P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运用RT-PCR技术从1株雏番鸭源禽1型副粘病毒(PX2/03)的基因组中扩增出P全基因的cDNA.测序结果表明,P基因全长1441 nt,包含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395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P基因比对发现,该基因与近年来分离的鹅源禽1型副粘病毒分离株的亲缘关系很近.以分别含BamHⅠ、XhoⅠ的1对引物对该目的基因进行亚克隆后插入到pET32 a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了pETP原核重组载体,将该重组载体转化入BL21(DE3)后,成功诱导表达了分子质量大小约为62 ku的P融合蛋白,经W estern b lotting检测证实表达产物具有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000.
将HRP溶液注入北京鸭食管的腹侧壁内,追踪其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结果表明,标记的神经元在脑干仅位于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DMX)。DMX 的前区单一亚核中央及双亚核段的背侧亚核和前中区背侧亚核发出纤维支配颈部食管和胸部食管。DMX 的闭合区尚发出纤维支配颈部食管的后段。因而注射颈部食管后段在 DMX 内出现的是前后两个分离且相距甚远的标记区。食管的传入几乎全由副交感途径入脑,脊神经节内的标记神经元十分少见。标记神经元以颈静脉节最多,部分出现于结状节和岩神经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