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5篇
林业   129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7篇
  53篇
综合类   352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102篇
畜牧兽医   98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植物精油对冷藏大黄鱼优势腐败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天然植物精油对冷藏大黄鱼贮藏过程中优势腐败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实验首先对冷藏大黄鱼的优势腐败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实验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4种植物精油或其组分对腐败菌株的抑菌活性;在阐明植物精油抗菌活性的基础上,再对植物精油处理后的大黄鱼气味进行感官可接受度检验,以筛选出具有高效抗菌活性和良好感官接受性的精油保鲜剂;实验通过细菌形态扫描电镜观察、胞内乳酸脱氢酶及核酸释放研究山苍子精油对不同腐败菌株的膜损伤作用,以初步阐明其抗菌机制;最后,通过检测微生物数量、产硫菌数量、挥发性盐基氮(TVB-N)及组胺含量变化来考察山苍子精油对冷藏大黄鱼潜在的保鲜效果;从冷藏大黄鱼中分离得到6株优势腐败菌,分别为腐败希瓦氏菌4株,热杀索丝菌1株,温和气单胞菌1株;14种植物精油对腐败菌株具有不同抑制活性,其中肉桂醛抑菌活性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μL/mL,其次为丁香酚、百里香酚、柠檬醛、柠檬草及山苍子精油,最低抑菌浓度均≤0.5μL/mL;丁香酚、百里香酚、柠檬醛、柠檬草及山苍子精油使用后未导致大黄鱼气味的感官劣化,且可矫正大黄鱼肉的腥味;山苍子精油可破坏腐败菌株的细胞膜,并导致胞内蛋白酶和核酸外泄。经4μL/mL山苍子精油处理后,冷藏过程中大黄鱼片的菌落总数、产硫菌数、TVB-N及组胺含量显著降低。研究表明,肉桂醛、丁香酚、百里香酚、柠檬醛、柠檬草及山苍子精油对大黄鱼特定腐败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芳香酚和富含柠檬醛的精油使用后不影响大黄鱼的感官接受性,有望作为天然保鲜剂用于冷藏海产品的保鲜。  相似文献   
102.
短期玉米秸秆还田对冷凉地区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吐丝期,利用传统涂布平板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设置常规秸秆不还田(CK)、秸秆深翻还田(SF)和秸秆旋耕还田(XG)3个处理,研究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揭示冷凉地区玉米秸秆还田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冷凉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较大,秸秆还田土壤中可培养真菌数为SFXGCK;秸秆还田后土壤真菌优势菌群发生变化,CK优势菌为马拉色氏霉菌属、被孢霉属和葡萄孢属,XG优势菌为被孢霉属;XG和SF表层土壤中耐冷酵母菌属和被孢霉属是优势菌;SF处理20~30 cm土层优势菌为葡萄孢属。真菌菌群Alpha多样性、群落组成丰度、RDA(Redundancy analysis)和菌群相似性综合分析可知,SF和XG 0~20 cm土层菌群差异小;SF和XG均能增加10~30 cm土层真菌群落丰度。  相似文献   
103.
104.
系统介绍孙光荣教授有关“中医优势病种”的论述。“中医优势病种”是指中医治疗疗效确切、药物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的病种;或西医治疗尚未有好方法、好疗效,但中医却能明显改善某个症状的病种;以及艾滋病、非典等传染性疾病。“中医优势病种”主要包含病毒感染性疾病、功能失调性疾病、疾病缓解期或慢性期、原因不明的各类疾病、病情复杂的疑难杂症以及疾病的综合调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5.
两品种茶园茶蚜和假眼小绿叶蝉天敌优势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施药,合理保护和利用天敌进行茶园害虫的综合防治,开展乌牛早和白毫早茶园主要害虫茶蚜和假眼小绿叶蝉的优势种天敌评定和比较。对两品种茶园间害虫及其天敌的数量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两品种茶园之间春夏季2种害虫和8种天敌差异均不显著,秋冬季草间小黑蛛(3.7160)和茶色新圆蛛(4.3144)差异极显著;乌牛早茶园春夏季与秋冬季之间八点球腹蛛(2.6298)差异显著,白毫早茶园茶色新圆蛛(4.0056)差异极显著,草间小黑蛛(2.8160)和粽管巢蛛(2.1408)差异显著,其余差异均不显著。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生态位分析方法对两品种茶园2种害虫与其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等方面关系进行分析,综合评判出天敌优势种,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春夏季两品种茶园茶蚜前3位优势种天敌均是锥腹肖蛸、三突花蟹蛛和粽管巢蛛,但位次不同;假眼小绿叶蝉前1、2位天敌均是粽管巢蛛和锥腹肖蛸,但第3位天敌不同。秋冬季两品种茶园茶蚜前3位的天敌中均有鳞纹肖蛸和八点球腹蛛,假眼小绿叶蝉前3位天敌中均有草间小黑蛛和粽管巢蛛。春夏季和秋冬季比较,茶蚜前3位天敌乌牛早茶园中只有三突花蟹蛛相同,白毫早茶园只有锥腹肖蛸相同;假眼小绿叶蝉前3位天敌中,乌牛早茶园只有粽管巢蛛相同,而白毫早茶园有锥腹肖蛸和粽管巢蛛2种天敌相同。春夏季茶树品种对茶蚜天敌优势种影响大。茶树品种不同,茶园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条件也不完全相同,从而影响茶树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差异,造成害虫优势种天敌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6.
奎屯市昆虫种类调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奎屯市昆虫资源进行了考察,共采集标本800余件,鉴定标本200件,分属10目、75科、144种,讨论了该地区的优势类群,其中,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均是奎屯市的优势目,白星花金龟(Postosia brevitarsis Lewis)、榆长斑蚜(Tinocallis saltans)、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杨梦尼夜蛾(Orthosia incerta Hvfnagel)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07.
以转基因耐盐碱棉花、转基因抗病棉花和转基因抗旱棉花3种转非抗虫基因棉花为材料,研究不同表达性状的转基因棉花种植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食物网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转基因棉花在节肢动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指数上与其对照受体棉花无显著差异(P0.05)。转基因棉花与其对应受体间的群落相似性指数均较高(73.18%~77.65%),食物网结构参数上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3种转非抗虫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多样性及食物网结构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8.
敦煌阳关保护区湿地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χ2检验和Pearson 相关系数检验以及Spearman 秩相关系数检验方法,分析了甘肃敦煌阳关保护区湿地植物群落中16 个优势种的种间关联性,从而可为其湿地的保护、管理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多物种总体关联性检验结果显示16 个优势种总体种间呈负关联,表明该群落结构不稳定;χ2检验中呈正相关的物种对有53 个,呈负相关的物种对有67 个,正负关联比为0.79;Spearman 秩相关系数检验与χ2检验和Pearson 相关系数检验相比,有较高的灵敏度,其中52 个种对呈正相关,68 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76;3 种检验结果都表明,大多数种间关联程度不显著,且负关联的种对数多于正关联,说明敦煌阳关保护区湿地植物群落比较脆弱,群落的结构简单,仍处于演替之中。根据Spearman 秩相关系数结果,将16 个优势种划分为3 种类型的生态种组。种间关联性分析对全面认识阳关保护区湿地优势种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可为该保护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Pen a 1是虾中的主要过敏原,已知其5个抗原表位在过敏反应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全蛋白抗体和表位特异性抗体,检测Pen a 1经体外模拟胃液(simulated gastric fluid,SGF)消化后其抗原表位免疫原性的变化情况,为研究人体消化对Pen a 1的影响机理及脱敏食品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为原材料,提取纯化虾过敏原Pen a 1,采用Fmoc化学法合成Pen a 1抗原表位的5个多肽片段(No.1-No.5),分别与载体蛋白KLH和牛血清蛋白BSA偶联制备人工免疫原和包被原。用Pen a 1和制备的多肽免疫原免疫新西兰纯种白兔获得全白蛋抗体和特异性表位抗体。参照美国药典模拟人体胃液的条件消化处理Pen a 1,利用SDS-PAGE和Tricine-SDS-PAGE观察消化后Pen a 1分子量变化;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blot)定性观察Pen a 1消化后生成的新蛋白片段与各抗体的结合情况;再经竞争抑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i-ELISA)定量检测消化后的Pen a 1和表位多肽与各抗体结合能力,从而得出Pen a 1经SGF消化后各抗原表位免疫原性的变化程度。【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Pen a 1随SGF消化时间的延长逐渐被降解,在22 kD处生成一些较稳定的新蛋白片段,Tricine-SDS-PAGE结果表明在1.7-18 kD之间无新蛋白片段生成。Western-blot表明消化后分解生成的小分子蛋白与六种抗体发生不同程度结合,其中全蛋白抗体和No.4抗体几乎与生成的所有小分子蛋白结合,在22 kD左右处生成的稳定新蛋白片段均与No.3、4、5抗体有较强的结合,而与No.1、2抗体结合较弱甚至无结合,表明该蛋白携带No.3、4、5表位,而基本无No.1、2表位。ci-ELISA结果显示,Pen a 1经SGF消化后对全蛋白抗体和5个表位抗体的抑制率均显著下降,说明经过消化后Pena1及其抗原表位的免疫原性均明显降低,各抗原表位消化稳定性排序为No.4>No.2>No.1>No.3>No.5,其中No. 2、1、3之间无显著性差异;ci-ELISA检测表位多肽经消化后其免疫原性也显著下降,消化稳定性排序为No.1> No.2 >No.3>No.4>No.5,其中No.2、3、4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合免疫印迹结果可知No.4抗原表位消化稳定性最高,但其表位多肽消化稳定性没有显著高于其它所有表位多肽,说明在消化过程中Pen a 1结构对该表位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其保持较高的消化稳定性;No.1、2、3次之,3个表位间无显著性差异;No.5消化稳定性最差,表明Pen a 1空间结构对其无明显保护作用。【结论】建立了一种用表位抗体检测过敏原经模拟消化后抗原表位消化稳定性的方法。Pen a 1经SGF消化后,免疫原性降低,分解生成部分较稳定的蛋白片段,但仍具有致敏性;5个抗原表位中No.4消化稳定最高,No.5最差。  相似文献   
110.
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Faldermann)]是一种为害多种作物的重要地下害虫,为了解其近年的发生动态以便针对性防治,于2010-2013年对其成虫出土规律进行了周年系统研究,并对其发生期和发生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3年华北大黑鳃金龟的出土盛期仍在5月份,与文献相比总体一致,但出土期略滞后并且时间有所延长;而2013年始发期明显晚于其他年份,对其气象因素分析发现,2013年春季干旱,首次降雨在5月26日,明显晚于其他年份,其始发期也较其他年份偏晚,说明土壤湿度可能影响成虫出土始期。出土盛期成虫出土量与气象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成虫日出土量与平均相对湿度关联最密切,其次是日均温和降雨量。研究结果为华北大黑鳃金龟的预测预报以及针对性防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