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5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1981年在浙江象山县水牛体内发现一种新的菲策属吸虫,体型粗短,长度小等,体长8.0~11.9毫米,宽4~5毫米,虫体中部两侧近平行;肠支扭曲,盲端仅达虫体中部,睾丸巨大,略带前后倾斜排列,与最近似种泰国菲策吸虫的区别在于后者外观呈瓜子形,肠支直而无扭曲,睾丸小而前后排列,卵巢呈球形。作者定名为水牛菲策吸虫(Fischoederius bubalis n.sp.)  相似文献   
82.
维生素A对秸杆NDF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飞  莫放 《中国奶牛》2000,(4):18-20
试验采用3×3拉丁方设计,肉牛日粮中维生素A含量分别为1180国际单位、18680国际单位和36180国际单位,通过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玉米秸秆NDF降解率的测定,结果表明维生素A36180国际单位较维生素A1180国际单位组能显著提高瘤胃中乙酸浓度和玉米秸杆NDF有效降解率(p<0.05).  相似文献   
83.
瘤胃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如何获得完整的瘤胃微生物总DNA是对瘤胃微生物在分子水平研究中关键的一步。瘤胃微生物总DNA分子片段很大,大概在15kb~20kb,因此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提取方法来获得完整的总DNA片段。笔者研究采用物理方法如玻璃珠研磨震荡法、反复冻融法、超声波破碎法、液氮研磨法等,化学方法如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C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等),酶解法(溶菌酶、蛋白酶K等)相结合,并对其进行比较,选择最佳的提取方法,使其符合以后PCR扩增要求以及其它后续研究工作。试验结果表明用玻璃珠研磨震荡加CTAB提取液的方法、反复冻融加SDS提取液的方法提取的瘤胃微生物总DNA的效果高于其它方法,并且通过电泳以及PCR检测,所提取的DNA的量适于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84.
在稻草基础日粮中分别补饲25%(处理MSL25)、50%(处理MSL50)与75%(处理MSL75)的苜蓿,研究了不同补饲处理对山羊瘤胃内蛋白微循环效率与增重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瘤胃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量与吞噬速率总体上均随苜蓿补饲水平的增加而下降,但处理MSL50与MSL75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瘤胃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量与吞噬速率均在吞噬时间60 min时达到最高值;不同处理的日增重和总增重均表现为:MSL25相似文献   
85.
为分离筛选用于牛活菌制剂的乳酸菌菌株,本试验采用API 50CHL对从牛瘤胃中分离的60株乳酸菌进行生化鉴定,对鉴定出的菌株进行耐酸、耐碱、耐氧、生长温度、耐药和抑菌性测定。结果显示,经生化鉴定出的3株乳酸菌分别为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和乳明串珠菌(L.holzapfelii),分别命名为L1、L2和L3。其中,L1耐酸性最强,L2耐碱性最强,L1在37~40℃均生长良好且兼性厌氧;L1、L2、L3耐药率分别为80%、67%、53%;3株乳酸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L1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直径为18.3mm和16.4mm。结果表明,L1、L2可作为抗性乳酸菌活菌制剂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86.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奶需求量逐渐增加,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丰富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优点备受人民青睐,人们对牛肉需求量呈上升趋势,同时对其品质和食品质量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肉牛的营养需要及肥育、瘤胃的代谢与营养调控、饲料替抗与绿色添加剂的开发、本地特色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冀北地区肉牛饲养管理与肥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7.
目前如何获得完整的瘤胃微生物总DNA是对瘤胃微生物在分子水平研究中关键的一步。瘤胃微生物总DNA分子片段很大,大概在15kb ̄20kb,因此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提取方法来获得完整的总DNA片段。笔者研究采用物理方法如玻璃珠研磨震荡法、反复冻融法、超声波破碎法、液氮研磨法等,化学方法如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dodecylsulfate,SDS)、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CetyltrimethylAmmoniumBromide,CTAB等),酶解法(溶菌酶、蛋白酶K等)相结合,并对其进行比较,选择最佳的提取方法,使其符合以后PCR扩增要求以及其它后续研究工作。试验结果表明用玻璃珠研磨震荡加CTAB提取液的方法、反复冻融加SDS提取液的方法提取的瘤胃微生物总DNA的效果高于其它方法,并且通过电泳以及PCR检测,所提取的DNA的量适于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88.
通过饲料养分调控瘤胃氮代谢是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效率的一种有效方式,其中能量和蛋白质对瘤胃氮代谢的影响尤为显著。能量和蛋白质通过调控瘤胃中的微生物进而影响瘤胃氮代谢过程,但两者对瘤胃中不同微生物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本文综述了瘤胃中的氮降解过程、尿素氮循环、能氮平衡对瘤胃氮代谢的调控以及能量和蛋白质与瘤胃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效率和减少反刍动物氮排放量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2 Achillea moschata essential oils extracted from plants collected in 2 different valleys of the Italian Alps and 3 pure compounds of oils — bornyl acetate (BOR), camphor (CAM), and eucalyptol (EUCA) — on in vitro ruminal fermentation and microbiota. An in vitro batch fermentation experiment (Exp. 1) tested the addition of all of the substances (2 essential oils and 3 compounds) in fermentation bottles (120 mL) at 48 h of incubation, whereas a subsequent in vitro continuous culture experiment (Exp. 2) evaluated the pure compounds added to the fermenters (2 L) for a longer incubation period (9 d). In both experiments, total mixed rations were incubated with the additives, and samples without additives were included as the control (CTR). Each treatment was tested in duplicate and was repeated in 3 and 2 fermentation runs in Exp. 1 and 2, respectively. Gas production (GP) in Exp. 1 was similar for all of the treatments, and short chain volatile fatty acid (SCFA) production was similar in both experiments except for a decrease of SCFA produced (P = 0.029) due to EUCA addition in Exp. 2. Compared to CTR, BOR and CAM reduced the valerate proportion (P = 0.04) in Exp. 1, and increased (P < 0.01) the acetate proportion in Exp. 2. All treatments increased (P < 0.01) total protozoa counts (+36.7% and +48.4% compared to CTR on average for Exp. 1 and 2, respectively). In Exp. 1, all of the treatments lowered the Bacteroidetes and Firmicutes and increased the Proteobacteria relative abundances (P < 0.05), whereas in Exp. 2, the EUCA addition increased (P = 0.012) the Ruminococcus. In Exp. 1, methane (CH4) as a proportion of the GP was lowered (P = 0.004) by the addition of CAM and EUCA compared to CTR, whereas in Exp. 2, EUCA reduced the amount of stoichiometrically calculated CH4 compared to CTR. Overall, essential oils extracted from A. moschata and the pure compounds did not depress in vitro rumen fermentation, except for EUCA in Exp. 2. In both experiments, an increase of the protozoal population occurred for all the additives.  相似文献   
90.
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饲粮消化和吸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入探索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代谢活动和功能作用,对反刍动物健康和促进饲草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传统瘤胃微生物纯培养方法,组学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对瘤胃微生物种类、代谢途径、功能进行解释,宏组学联用为系统理解瘤胃微生物降解纤维物质分子机理提供新方式,并受到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总结了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在瘤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并围绕宏组学技术联合应用进行综述,为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