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4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北美红杉1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基本培养基筛选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水平对比试验得到北美红杉组织培养的不定芽诱导、增殖、生根等生长阶段的优化配比培养基,以期建立北美红杉高效的快繁体系。结果表明:确定最佳消毒方法为75%乙醇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0.1%氯化汞消毒处理10 min,无菌水冲洗4次;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0 mg·L~(-1)+NAA 0.10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不定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芽率高达2 153.3%,且芽生长健壮;最佳不定芽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0 mg·L~(-1)+NAA 0.10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增殖系数高达15.8;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KT 1.5 mg·L~(-1)+IBA 1.0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其生根率达90.0%,根多且粗长,植株高大健壮;最佳移栽基质为V_(炉渣)∶V_(原土)∶V_(腐殖土)=1∶1∶1,植株成活率达91.7%。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川贝母组培快繁实用技术,包括外植体的选择、无菌体系的建立、培养基和激素的选择、培养条件等内容,以期为川贝母的组培快繁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何承忠  李旦  龙娇  江涛  李贾林  胥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59-4660
[目的]研究膏桐自毒化感作用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膏桐嫩叶和枯叶的水浸提液(1∶50 w/v)作床,分别浇灌清水和浸提液,测定膏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1∶50浓度的膏桐嫩叶和枯叶水浸提液均可以促进膏桐种子的萌发,且嫩叶浸提液的效果优于枯叶浸提液,尤其以嫩叶浸提液作床后浇灌蒸馏水的处理方式最佳。[结论]在1∶50浓度时,膏桐嫩叶和枯叶水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日粮中添加纳豆芽孢杆菌对断奶后犊牛瘤胃及肠道中主要的纤维分解菌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 faciens)、白色瘤胃球菌(Ruminobacter albus)、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和脂解厌氧孤杆菌(Anaerovibrio lipolytica)数量的影响.选取8头断奶犊牛,处理组犊牛日粮中添加含菌量为1010 CFU的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采集犊牛瘤胃食糜提取总DNA,利用种属特异性引物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计算菌群数量变化.结果表明,脂解厌氧弧杆菌是对照组犊牛消化道中的优势纤维分解菌;琥珀酸丝状杆菌、白色瘤胃球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存在于除十二指肠之外的其他肠道中.与对照相比,在处理组瘤胃、空肠和回肠中都检测到了黄色瘤胃球菌,犊牛其他肠道部位的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均有增加,回肠中琥珀酸丝状杆菌、白色瘤胃球菌及溶纤维丁酸弧菌的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69.3%、86.2%和76.5%.本研究表明纳豆芽孢杆菌促进了以上几种纤维分解功能菌群在断奶后犊牛消化道中的定植和生长.  相似文献   
5.
漆树作为重要的经济树种,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扩繁,但在其组织培养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污染和褐变。本研究使用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苯扎氯胺,乙醇和升汞克服污染;使用半胱氨酸,MS和White培养基克服褐变。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新复极差法多重比较分析,通过统计污染率、褐变率和成活率,得出最佳消毒方法以75%乙醇浸泡1 min,1%苯扎氯胺浸泡 1 min,0.1%升汞浸泡20 min效果最好,污染率为1.15%,并得出最佳防治褐变培养基以添加100 mg/L半胱氨酸的White培养基效果最好,褐变率为1.15%,并将成活率提高到97.63%。试验所建立的漆树高效、稳定的无菌体系,为后期其完整的植物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赵健  李旦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6):12-17
本研究以华北落叶松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进行华北落叶松离体器官发生的初步探究。试验采用不同消毒方法对华北落叶松成熟合子胚进行消毒,设计了以6-BA、NAA及蔗糖为试验因素的L934正交试验进行华北落叶松不定芽的诱导研究,并且在不定芽伸长试验中添加了少量活性炭。试验结果表明,(1)将种子在用流水冲洗12 h,75%酒精消毒3 min,再转入0.1%升汞消毒10 min所获得的综合效果较好;(2)光照条件下(约2000 lx),DCR培养基+4 mg/L 6-BA+0.1 mg/L NAA+40 g/L蔗糖为诱导不定芽的最佳组合,其中6-BA影响作用显著,NAA、蔗糖则无显著影响;(3)1.0 g/L活性炭对不定芽伸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伸长达0.43 cm。以上研究为华北落叶松组培器官发生及进一步的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荷斯坦奶牛瘤胃微生物脲酶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从荷斯坦奶牛瘤胃中分离活性脲酶。从奶牛瘤胃中收集瘤胃内容物,通过离心和超声破碎的方法得到不含菌体细胞的瘤胃液(CFRF)和瘤胃菌体蛋白液(RCP),利用85%硫酸铵盐析,并透析后,用HiTrap Capto Q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脲酶。将纯化后的脲酶用活性PAGE分离,并利用改良的Fishbein染色法,确定脲酶条带位置,切胶,经胰蛋白酶消化后,用LC-MS/MS分析,并用SEQUEST软件在NCBI数据库搜索与质谱信号相匹配的肽段和蛋白质。结果表明从CFRF和RCP中分离出较高活性的脲酶,但经染色后只有RCP脲酶显示活性条带。经质谱分析,最终鉴定出了3种微生物来源脲酶,分别与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和嗜碱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durans)相似。这说明绕过纯培养微生物,直接从瘤胃中分离脲酶,来研究其性质和来源是可行的,尤其适合对未培养微生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动物肠道微生物定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6S rRNA为靶序列的寡核苷酸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已广泛应用于分析环境中复杂的微生物群落构成。作者简要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对其在动物肠道中微生物鉴定和计数上的应用进行了概述,最后探讨了FISH技术的局限性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蜂产品降价竞争,我认为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然现象。武汉市最初只有一家经营蜂王浆,可以自由定价,销路打开,就会获得丰厚的利润。由于利润的产生吸引了更多的经营者,由一家发展到十几家甚至上百家经营。市场无人调控,比例失调,以至达到饱和甚至过剩的地步,微利或者无利经营。经营者为了各自的生存,抢占市场,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低价格,你降我也降,商场成了战场,价格大滑,从此危机产生了。河南信阳地区棉麻公司总经理就不把宝压在一个企业上,他看准歌舞市场潜力很大,立即着手建了一个歌舞厅。1996年经营红麻,利润丰厚,总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日粮添加植物油对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采用3×3拉丁方设计,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交肉牛研究不添加油脂(对照组)、添加4%豆油(豆油组)或4%胡麻油(胡麻油组)对瘤胃pH值、NH3-N浓度、VFA以及瘤胃细菌和原虫的影响。3组日粮精粗比均为35﹕65,每期试验为21d,共3期。【结果】添加油脂对瘤胃内pH值没有影响(P>0.05);对照组和胡麻油组瘤胃NH3-N浓度显著高于豆油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豆油组和胡麻油组显著降低了瘤胃乙酸、丙酸、丁酸、总挥发性酸浓度以及总细菌、蛋白分解菌、纤维分解菌及原虫的数量(P<0.05),但对乙酸与丙酸比例以及淀粉分解菌数量两个指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豆油组和胡麻油组纤维分解菌和原虫的数量依次分别为6.79×108、5.71×108、5.92×108;10.67×104、7.11×104、9.56×104 CFU•ml-1;两个加油组显著降低了瘤胃纤维分解菌和原虫数(P<0.05)。【结论】日粮添加4%豆油和胡麻油对瘤胃发酵及主要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抑制效应,但二者抑制效应大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