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9篇
  43篇
综合类   22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258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41.
β-防御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β-防御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阳离子多肽。它具有抗细菌、真菌、螺旋体和部分带囊膜病毒及杀伤肿瘤细胞等多功能效应,在解决细菌耐药、抗病毒、调动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抗肿瘤方面有重要作用,并且一般不产生耐药性,因而其已成为当前学术界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研究热点。文章就β-防御素的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作用机理、应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42.
分子标记技术在寄生虫分类鉴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标记与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和生化标记3类遗传标记技术相比,具有直接以DNA的形式表现,在动物的任何生长阶段都可检测,遍布整个基因组,多态性高,检测手段简单迅速,无基因多效性,能够明确辨别等位基因,试验重复性好等优点.目前,在寄生虫分类鉴定上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有RFLP,PCR-RFLP,RAPD和AFLP.文章综述了4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优缺点以及在寄生虫分类鉴定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43.
通过PCR—RFLP方法,检测外来品种大约克猪和江苏省地方品种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以及培育品种苏钟猪共144头,结果表明PGC1基因序列经Aul I酶切后存在AA、AT和TT 3种基因型,其中大约克猪中AA基因型占优势,A等位基因频率为0.7,而江苏省地方品种猪中,TT占绝对优势,T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99,其中梅山猪和二花脸猪均为TT型。PGC1基因的PCR—RFLP基因型分布x2检验结果表明,大约克猪与苏钟猪.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差异极显著;苏钟猪与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差异极显著;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44.
采用PCR-RFLP方法,对采自安徽怀远、河南范县及安徽舒城的3个群体共112尾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线粒体DNA(mtDNA)的D-loop区段进行PCR扩增,使用11种核酸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结果显示,在11种内切酶中,8种有酶切位点,4种存在个体间变异,共产生7种单倍型。怀远、范县和舒城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33、0.0083、0.0011,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6048、0.8370、0.2344。范县与怀远、舒城群体间的Rogers遗传距离分别为0.3456和0.6847,怀远和舒城群体间的Rogers遗传距离为0.6326。SspⅠ的酶切类型C组成的单倍型在舒城群体中占87.5%,而在范县群体中为0;同时发现,SspⅠ的酶切类型C、D和XspⅠ的酶切类型B分别组成的单倍型仅在范县群体中存在。  相似文献   
645.
一株对美国白蛾高毒力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基因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白蛾是一种重要的检疫害虫,为进行有效地控制,筛选出了一株对其具有高毒力的苏云金芽孢杆菌。HYW-8是从黑龙江伊春市土壤中通过抗生素筛选法分离到的一株形成小菱形晶体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利用PCR-RFLP对其基因型进行鉴定,并采用浸液法对美国白蛾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发现,菌株HYW-8含有cry1Ab、cry1E基因和一种未知cry2基因。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对美国白蛾具有很高的杀虫毒力,LC_(50)为7.4×10~5芽孢/mL,低于标准菌株HD-1。因此,HYW-8对防治美国白蛾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46.
对采自于天津市蓟县、宁河县以及山西省太原市的3个人工繁殖群体共136尾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的mtDNA D-loop区段进行PCR扩增,用14种核酸内切限制酶酶切后,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表明:在14种内切酶中,9种有酶切位点;蓟县和太原两个群体(90尾鱼)中,个体间没有变异,只有一种单倍型,两群体内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均为0;宁河县群体46尾鱼中存在2种单倍型,有2个个体与蓟县和太原群体的XspⅠ和MboⅠ酶切图谱不同,其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850、0.001312;宁河县群体与蓟县(或太原)群体间的核苷酸歧化距离以及Rogers遗传距离分别为0.000015和0.0435;χ2检验结果显示,3个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认为团头鲂mtDNA D-loop区段的遗传多样性很低。  相似文献   
647.
PCR-RFLP技术在兽医寄生虫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是在基因组上寻找多态性位点,揭示个体或群体间遗传变异或评估种间亲缘关系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由于其具有丰富的多态性、操作的可重复性、遗传信息的忠实性等优点,PCR-RFLP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十分活跃.寄生虫的遗传变异现象十分普遍,用PCR-RFLP技术精确分析寄生虫遗传变异的研究意义重大.因此,PCR-RFLP技术近年来在兽医寄生虫学虫种分类、流行病学调查、种群变异、确定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药物治疗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648.
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大通牦牛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和Κ-酪蛋白(Κ- casein,Κ-CN)基因部分序列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大通牦牛群体中被检测的两个位点均存在遗传多态 性。GH基因PCR—RFLP位点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1755和0.8255;(?)-CN基因PCR-RFLP 位点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1117和0.8 883。GH基因和(?)-CN基因PCR-RFLP位点的基因 型分布均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定理(P<0.01)。大通牦牛群体内平均基因一致度和基因多样度分 别为0.7561和0.24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