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林业   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301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87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发酵黄芪对断奶仔猪日增重、腹泻率及免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发酵黄芪添加于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与基础日粮及抗生素作比较,研究其对断奶仔猪日增重、腹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础日粮组相比,发酵黄芪能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降低腹泻率及免疫能力;与抗生素组相比,发酵黄芪能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提高免疫能力。为生产新型功能饲料提供良好途径,为中药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2.
根据GenBank中BVDV-1、BVDV-2、CSFV及新出现瘟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引物,建立了能鉴别诊断BVDV与CSFV的Nested-PCR检测方法;确定其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建立的Nested-PCR能从BVDV标准毒株、猪源BVDV毒株中扩增198bp特异性片段,对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特异性;其敏感性可检测到0.195fg RNA模板量;经重复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稳定性。初步应用检测表明,猪BVDV阳性率较高,达36.0%;牛血清及其制品、猪瘟活疫苗BVDV污染严重。本试验建立的Nested-PCR具有敏感、特异和稳定等特点,可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3.
探索以乳酸菌为主、配合中药制剂制成复方制剂——广灵散治疗犬腹泻的临床效果。将30例腹泻犬随机分成广灵散治疗组和抗生素治疗组。结果表明,各药物对犬腹泻的有效率达到100%;抗生素组治愈时间较广灵散组短;肠道菌群检测结果显示,抗生素在杀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同时也使肠道中益生菌(乳酸杆菌)的数量减少,肠道菌群的不平衡性仍没有解决。而广灵散组虽然在治疗时间上比抗生素组长,但广灵散不仅能减少大肠杆菌的数量,而且能增加肠道中益生菌(乳酸杆菌)的数量,使肠道菌群恢复平衡。  相似文献   
104.
105.
1株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BVDV阳性仔猪病料中分离病毒,为开展猪源BVDV病原学研究奠定基础。将处理后BVDV阳性仔猪组织样品接种MDBK细胞,分离到1株猪源BVDV,命名为SD0803株。通过细胞培养、直接免疫荧光、5′-UTR与Npro PCR扩增、电镜观察、TCID50测定及对其分子进化特征加以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在MDBK细胞上盲传至13代未出现细胞病变。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呈阳性荧光信号。PCR扩增分别获得5′-UTR与Npro预期大小DNA片段。电镜观察,病毒粒子略呈圆形,有囊膜,直径约50nm。病毒滴度为10-6.5 TCID50.0.2 mL-1。SD0803 5′-UTR、Npro序列进化分析显示,该分离株属于BVDV-1,与已知BVDV-1各亚型之间同源性较低,单独成一分支。结果表明,成功分离鉴定1株猪源BVDV SD0803,该毒株为非致病变型BVDV-1,极有可能为BVDV-1新的亚型。  相似文献   
106.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ORF3和M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福建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毒株ORF3和M基因变异情况,本研究从4个不同规模猪场发生仔猪“顽固性腹泻”疾病的病料中扩增到4株PEDV的ORF3和M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株PEDV ORF3基因均含有675个碱基,编码224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登录的代表性PEDV核苷酸的同源性为89.7%~100.0%,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4.7%~99.6%,其中FJPT毒株核苷酸的同源性与CV777 truncated毒株最低,仅为89.7%,FJNP毒株核苷酸的同源性与中国北方流行的CH ZKFG 11毒株最高,达100.0%.M基因含有681个碱基,编码226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登录的代表性PEDV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4.8%~100.0%,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4.8%~99.6%,其中FJPT毒株核苷酸的同源性与日本D89752毒株最低,仅为94.8%,FJNP毒株核苷酸的同源性与韩国CPF193、泰国毒株最高,达100.0%.4株PEDV毒株均与国内外流行强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与attenuate DR13弱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07.
采用RT-PCR扩增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TGEV)SC-H株S基因N端主要抗原位点片段(大小约为1 916bp)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SC-L株S1基因(大小约为2 367bp),插入pMDl9-T simple载体,经酶切与测序鉴定后,构建重组质粒pMD19-T-TS与pMD19-T-PS1。从T载体上将PS1、TS基因切下,以亚克隆方法插入双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pVAXD,构建能同时表达TGEV S基因和PEDV S1基因的重组质粒pVAXD-PS1-TS。对重组质粒进行PCR与酶切鉴定后,以脂质体转染法转染COS7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后细胞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正确且能够在COS7细胞中得到表达,转染的细胞呈现特异性荧光。真核表达质粒pVAXD-PS1-TS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PEDV和TGEV的二联核酸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从陕西杨凌某发病牛场采取腹泻犊牛病料5份,经微生物学诊断,从中分离出革兰阴性疑似致病菌6株。经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生化试验鉴定,6株分离菌均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分离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致病菌对氯霉素、菌必治、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及卡那霉素等高度敏感;对妥布霉素、呋喃妥因和复达欣等中度敏感,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及红霉素等有较强的耐药性。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小鼠有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109.
猪流行性腹泻病,是造成养猪业经济损失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本文是针对某养猪场的病死猪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通过病毒的分离培养及RT-PCR鉴定,确诊病死猪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应加强对猪流行性腹泻病的诊断及监控。  相似文献   
110.
大樱桃褐斑病病原菌鉴定与田间流行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有效防控大樱褐斑病,【方法】采用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单胞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开展了樱桃褐斑病原菌、田间流行学和品种抗病性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明确了褐斑病病原菌为核果钉孢菌(Passalora circum-scissa)。田间流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6月下旬或7月初始见褐斑病发生,7月下旬进入发病高峰,与降雨程度关系密切;7月下旬或8月初检测到褐斑病菌孢子,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孢子释放高峰期。不同大樱桃主栽品种褐斑病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明确了烟台樱桃褐斑病初次防治关键期为6月中旬。【结论】研究结果为有针对性地田间防控大樱桃褐斑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