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2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20篇
  57篇
综合类   21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冷却猪肉贮藏过程中主要腐败菌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确定冷却猪肉贮藏过程中对腐败的群体效应起关键作用的腐败菌,为微生物的控制和货架期的延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接种单一的和混合细菌于猪肉表面,托盘包装后在4℃下贮藏,测定不同贮藏时间的品质状况,对不同组别的品质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冷却猪肉在托盘包装贮藏时,单一菌类与混合菌组被聚为3组,单一菌类为一组,不同混合菌类被聚为两组。气单胞菌、热杀索丝菌、肠杆菌科细菌和假单胞菌的混合菌组与自然污染的微生物组聚在同一组中,且距离最小,其欧氏平方距离为45.797。因此,影响肉品腐败不是单独的某一类微生物的作用,而是多种腐败菌的相互作用。【结论】冷却猪肉低温贮藏时,在混合细菌(包括气单胞菌、热杀索丝菌、肠杆菌科细菌和假单胞菌)导致产品腐败的进程中,气单胞菌对腐败的群体效应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2.
邹毅峰  林朝朋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7):113-114,122
根据目前鲜猪肉的物流模式特点,分别检测了常温运输销售、常温运输低温销售、低温运输销售、低温运输冰温销售等4种模式下鲜猪肉的新鲜度(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温度对鲜猪肉的新鲜度变化显著;运输作为鲜猪肉运输的起始环节,其温度控制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后续环节中猪肉的新鲜度变化;采用冰温销售的模式,可更大程度地保持猪肉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143.
用低场核磁共振(NMR)研究了微生物转谷氨酰酶(MTG)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质子核磁共振弛豫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NMR结果拟合后得到的水有4个组分,合并为对应水的3种状态即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和对照相比,加酶处理后显著降低了猪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加入2 U·g-1剂量的MTG后,T22b值(对应于不易流动水)由226 ms(峰值)降低到188 ms.然而,当酶浓度增加时,T22b没有进一步降低.对衰减NMR信号拟合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显示,前两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变异方差的80%,并且加酶和对照在样品评分图上显著分开.加入MTG后,凝胶中水质子的移动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44.
保鲜猪肉消费习惯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京市为例分析了居民的保鲜猪肉消费行为,结果显示消费习惯是决定消费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居民对于不同保鲜猪肉产品的中长期消费行为变化不一致.多数产品的短期销量变化模式相似,表现为周末消费量增大.通过挖掘关联规则,发现对一些较高档产品的要求是同步的.定义了社区间消费行为的相似度,并应用于社区的聚类,结果显示南京市城区有显著不同的猪肉消费类型小区.为了实现产业效益的最大化,应当合理地利用居民消费习惯的差异,来安排生猪出栏和猪肉产品调度.  相似文献   
145.
An 84‐day growth trial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dietary replacements fish oil with pork lard (PL) or rapeseed oil (RO) on growth and quality of gibel carp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 CAS III) (initial body weight: 158.2 ± 0.2 g), and responses of the fish refed fish oil (FO) diet. Three isonitrogenous (crude protein: 30%) and isolipid (crude lipid: 10%) diets were formulated containing 7.73% FO, PL or RO. Five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including FO group (FO), PL group (PL), RO group (RO), group fed PL for 42 days and refed FO for 42 days (PL+rFO), RO and refed FO group (RO+rFO) was tested. At the end of first 42 days, the fish fed PL and RO had higher mortality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P > 0.05). At the end of whole experiment, fish fed PL and RO showed higher plasma cortisol than FO fish (P < 0.05). RO+rFO fish showed higher lysozyme activity than RO fish (P < 0.05). Fish growth and feed utilization, composition of whole body and muscle, free amino acids, texture, off‐flavour substances or sensory attributes were not affected by dietary treatments (P > 0.05). PL and RO diet decreased muscle EPA, DHA and n‐3/n‐6 ratio (P < 0.05), while FO‐refeeding had recovery effect.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replacement of FO by PL and RO does not affect the growth, feed utilization or fish tasting quality in gibel carp. Fish muscle fatty acids modified by dietary PL and RO can be recovered by refeeding with FO diet.  相似文献   
146.
根据安徽省16个城市343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消费者对安全猪肉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在消费者文化程度、家庭是否存在风险敏感人群、对猪肉质量关注程度、对猪肉质量的评价等常见因素基础上,增加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事件经历、消费者居住地与安全猪肉销售点距离、对猪肉质量安全事件关注程度3个新解释变量。结果表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事件经历、对猪肉质量安全事件关注程度对其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居住地与安全猪肉销售点距离对其购买意愿有显著反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7.
猪肉剩余货架期快速预测电化学设备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生鲜猪肉等短货架期食品对微生物快速检测的巨大需求,该研究依据微生物呼吸作用的电子传递规律,采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结合构建的微生物生长预测模型(4~30℃)决定系数R2为0.9954以上,试制了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生鲜猪肉剩余货架期的电化学预测设备,并采用Labview编程语言开发了信号采集和数据分析软件。结果表明该设备检测时间为20 min,可预测4~30℃范围内生鲜肉的剩余货架期,预测准确度为1.02~1.06,研究结果为采用电化学方法预测食品中微生物含量及其货架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8.
日粮中复合添加剂水平与猪肉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 kg左右、健康的168头"大长"二元杂交阉公猪为试验动物,自行配制的肉猪用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和复合生物活性物质添加剂为试验因素,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平分成21个组(第21组为对照组), 得到15种施用水平组合及其15种试验日粮,进行93 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采食 1号饲粮(其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和复合生物活性物质分别按999.32、1 739.48和5 710.33 mg·kg-1水平组合)的第1组试猪,测定的试验指标都较佳:肉色、pH1、大理石纹、嫩度、系水力、粗蛋白、肌间脂肪和粗灰分分别达到3.33分、6.48、3.33分、57.50 N、92.50%、20.48%、6.72%和1.49% ,极显著地优于对照组16.67%、4.85%、24.72%、14.75%、13.59%、6.56%、23.30%和30.70%(P<0.01);试验条件下,肉质性状的主要指标与3种复合添加剂水平呈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对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寻优得出各复合添加剂(或其各个活性成分)在猪饲粮中的最佳添加量分别是复合维生素887.50 mg·kg-1(VE 283.23,VC 212.42,VB2 70.80,VH 0.42);复合微量元素2 191.67 mg·kg-1(Fe 130.69,Cu 191.02,Cr 0.61,Se 0.301);复合生物活性物质6 773.78 mg·kg-1[肉碱 94.58 mg·kg-1,甜菜碱 2 837.68 mg·kg-1,益生菌 189.17亿·kg-1].  相似文献   
149.
猪肉脯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猪肉脯的原辅料配比及烘烤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猪肉脯的原辅料配比为:白砂糖7%,食盐3%,料酒2.5%,三聚磷酸钠0.15%;烘烤工艺条件为:烘干温度为65℃,烘干时间为5h,烘烤温度为250℃,烘烤时间为3min时,产品风味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5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冷却猪肉中生物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建立同时测定冷却猪肉中多种生物胺的方法。样品经0.4 mol/L高氯酸提取后用丹磺酰氯柱前衍生,流动相为乙腈和水,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Ex)340 nm,发射波长(Em)515 nm。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色胺、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亚精胺和精胺8种生物胺能在25 min内得到很好分离。线性范围为0.5-20μg/mL(R^2〉0.99),回收率在82.43%-97.1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