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4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330篇
林业   977篇
农学   330篇
基础科学   100篇
  286篇
综合类   2388篇
农作物   494篇
水产渔业   165篇
畜牧兽医   1007篇
园艺   374篇
植物保护   27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518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400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本研究旨在探讨牦牛不同部位皮肤内血管和神经的分布情况,及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不同部位皮肤上的定位及相对表达量,探究牦牛皮肤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采用HE、Masson’s三色和Verhoeff VG染色法,对成年牦牛皮肤内血管和神经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对HIF-1α的mRNA和蛋白在成年牦牛皮肤组织中表达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颈部血管与神经密度最高,前臂部和小腿部次之,跖部最低,部位间差异显著(P<0.05)。HIF-1α主要表达在表皮层、毛囊的上皮根鞘、皮脂腺、汗腺、血管、神经;颈部、前臂部和小腿部强阳性表达,跖部阳性表达。HIF-1α mRNA的相对表达量跖部明显低于其他部位(P<0.05),其他三个部位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颈部最高,跖部最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成年牦牛不同部位皮肤内不同血管和神经形态结构相似,密度从颈部到前肢再到后肢差异显著。HIF-1α的差异性表达进一步说明皮肤在牦牛适应低氧环境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3.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cesses determining the proper course of gestation and its physiological termination in cows is the adhesion of epithelial cells allowing for direct contact of maternal and foetal parts of the placenta. Throughout pregnancy, placental cells are under strict hormonal control, which among others regulates the concentration and activity of specific proteins participating in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remodelling of foetal membranes.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progesterone and prostaglandin F on the adhesion of epithelial cells at early-mid pregnancy in cows. Additionally, the impact of selected hormones on anti-adhesive properties of decorin was evaluated. Caruncular epithelial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healthy cows during pregnancy, immediately after slaughter. Primary cell cultures derived from the 2nd and 4th month of gestation were used in the experiments. The viability of cells was assessed by MTT assay. The adhesion of cells to fibronectin was measure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The activity of metalloproteinases was confirmed by the metalloproteinase assay. Progesterone (10–5 and 10–7 mol/L) and prostaglandin F (10–4, 10–5 and 10–7 mol/L) increased the viability of bovine caruncular epithelial cells in the 2nd month of pregnancy. The treatment with prostaglandin F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number of adherent cells from the 2nd month of gestation at the doses of 10–4 and 10–5 mol/L. Both progesterone and prostaglandin F were shown to have an effect of decorin resulting in both a decrease in metalloproteinase activity and an increase in adhesion of cells to fibronectin.  相似文献   
84.
为有效快速测定饲料中斑蝥黄和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含量,饲料经甲醇、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液萃取后,在氮气保护下浓缩,用甲基叔丁基醚-乙腈溶液复溶,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斑蝥黄浓度为1.25~10.0μg/mL,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为2.50~2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斑蝥黄和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的检测限为0.06 mg/kg,定量限为0.20 mg/kg。斑蝥黄5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2.8%~82.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1%~1.06%;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5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2.0%~82.8%,RSD为0.46%~1.41%。说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适用于测定饲料中斑蝥黄和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含量。  相似文献   
85.
为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在LPS(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chicken embryonic fibroblast cell line,DF-1)炎症模型中对IL-1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以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ers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对炎症信号通路NF-κBp65和p38MAPK的调节机制。将DF-1细胞分为对照组(C)、LPS组(L)、APS组(A)以及APS+LPS组(A+L),分别在LPS刺激后6,12,24,48,72 h检测各组细胞IL-1β、TNF-α、NF-κBp65、p38MAPK和SOCS3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研究发现,当LPS终质量浓度为2 mg/L时可诱导DF-1细胞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而APS终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为本试验最佳抗炎浓度。与对照组相比,APS组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在6~72 h均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APS+LPS组SOCS3 mRNA表达在6~72 h均显著升高(P<0.05),NF-κBp65、IL-1β和TNF-αmRNA表达在6~72 h均显著降低(P<0.05),而p38MAPK变化不显著(P>0.05)。在DF-1细胞中,APS单独处理可以促进IL-1β和TNF-α等细胞因子释放而增强免疫;APS和LPS共处理时,APS通过抑制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的释放发挥抗炎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与高表达的SOCS3对NF-κBp65过度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6.
探讨不同年龄组家兔胃肠道各段CD8+T细胞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CD8+T细胞的作用奠定形态学基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不同年龄组(幼年组、青年组、老年组)家兔胃肠道内CD8+T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家兔的CD8+T细胞多呈圆形、椭圆形或呈不规则形。在不同年龄组家兔,胃肠不同部位的分布有如下特点:家兔的CD8+T细胞主要分布于胃肠道的固有层中;青年组CD8+T细胞的分布数量显著高于幼年组和老年组;各肠段之间CD8+T细胞分布的数量差异不显著,但其分布的总量按照小肠、大肠、胃的顺序依次降低。研究结果显示,CD8+T细胞在家兔小肠的分布最多,并且其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青年家兔胃肠的分布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87.
2021年1月12—19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出现35只死亡的野生疣鼻天鹅。经现场调查,市级和省级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疑似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最终确定为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疫情发生后,通过现场调查、座谈及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对此次疫情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追溯疫情的可能来源,分析疫情的扩散风险,继而提出针对性的应急处置措施。调查发现,此次疫情由迁徙候鸟带毒引入引起的可能性较大;野生鸟类未及时开展免疫,导致体内抗体水平低下是疫情暴发的内源因素。由于迅速采取了合理的应急处理措施,此次疫情得到迅速控制,避免了疫情扩散。本次疫情警示,必须切实做好禽流感的强制免疫和监测工作,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及其附近场所珍稀禽类的免疫,以降低疫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8.
89.
为了探究chi-miR-107-3p和菱形家族蛋白2(rhomboid family member 2,RHBDF2)基因在不同品种(系)和光控增绒绒山羊兴盛前期(5~7月份)皮肤毛囊重建时的表达差异,本试验在7月份采集内蒙古阿拉善型绒山羊、敏盖绒山羊和光控增绒技术处理的阿尔巴斯型绒山羊体侧皮肤毛囊组织,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组织形态比较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hi-miR-107-3p和RHBDF2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在皮肤毛囊兴盛前期,阿拉善型绒山羊次级毛囊正处于重建阶段,敏盖绒山羊和阿尔巴斯型绒山羊(光控增绒)次级毛囊重建已基本完成;在阿拉善型绒山羊皮肤组织中chi-miR-107-3p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敏盖绒山羊和阿尔巴斯型绒山羊(光控增绒)(P<0.01),而RHBDF2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其他两品种(系)(P<0.01),且RHBDF2基因表达量在敏盖绒山羊皮肤组织中显著低于阿尔巴斯型绒山羊(P<0.05)。不同品种(系)和光控增绒绒山羊皮肤毛囊兴盛前期组织显微结构与chi-miR-107-3p、RHBDF2基因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结果相一致,次级毛囊重建初期chi-miR-107-3p表达量较高,而RHBDF2基因表达量极低,随着次级毛囊重建完成,chi-miR-107-3p表达量明显降低,RHBDF2基因表达量逐渐增高,且在不同品种(系)内蒙古绒山羊绒毛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机制基本相同。因此,chi-miR-107-3p和RHBDF2基因是绒山羊皮肤毛囊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90.
本研究旨在探索延边黄牛肌球蛋白重链3(MYH3)和肌球蛋白重链8(MYH8)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应用DNA直接测序法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型技术对120头24月龄延边黄牛MYH3、MYH8基因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并结合延边黄牛生长性状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MYH3基因的29602748位点检测到一处T>G突变,包含2个等位基因:T和G,存在3种基因型:TG、TT和GG;在MYH8基因的29406042位点检测到一处C>T突变,包含2个等位基因:C和T,存在3种基因型:CT、CC和TT。关联分析显示,MYH3基因29602748位点T>G突变显著影响24月龄延边黄牛十字部高和腰角宽,表现为GG基因型十字部高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腰角宽显著高于TT和TG基因型(P<0.05)。MYH8基因29406042位点C>T突变显著影响24月龄延边黄牛体重和胸围,表现为CT和TT基因型体重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TT基因型胸围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MYH3、MYH8基因多态性与延边黄牛的部分生长性状相关,可作为现代肉牛育种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